中秋的吃物

文摘   文学   2024-09-17 08:37   江苏  

  地处里下河的扬州人,最有口福。一近中秋,便能吃到新鲜的莲藕、芋艿和菱角。



  莲藕,既可做菜,又可闲食。生食清脆,熟食香糯。从前,街头巷尾都有水煮莲藕卖。卖水煮莲藕的多是种藕人,推一车胳膊粗细的鲜藕进城,带一口大铁锅,现煮现卖,生意极好。



  最美味的吃法,自然还是做糯米甜藕。选粗壮的藕段,两头留节,切开一头,灌满糯米,与冰糖、红枣、莲子、桂花同煮。出锅,再去两节,切片装盘,浇上汤汁,便是一道糯香软、藕甜润的时令美食。糯米甜藕,须趁热吃。凉了,滋味便差了。


  藕夹,是中秋节饭桌上不可缺少的大菜。只是这道大菜,做起来相当费功夫。首先选取相对匀称的藕节,切成两两相连的薄片,在片之间涂满肉馅,再裹上面浆或蛋清,在油锅中炸至黄金色。



  芋艿,扬州人称做芋头。芋头一般不做汤,常与青菜烩,或与猪肉红烧。



  芋头上市之时,也是扁豆上市之时。中秋时节的饭桌上,便又多了一碗别具风味的芋头烧扁豆。


  芋头也可作闲食。家乡高邮有中秋节煮食芋头的习俗,选拇指大的芋头仔,洗净后带皮煮,不放任何调料。水煮的芋头仔,肉质粘滑,以绵白糖佐食,更加香甜可口。



  菱角,扬州人叫老菱,高邮人叫家菱(家,不读jiā,读作gā)。之所以叫家菱,是为了跟另一种叫野菱的菱角相区分。家菱,个大肉嫩,水煮后,菱壳发黄,韧而不坚,牙齿一磕,就能开口。野菱,个小肉粉,水煮后,菱壳发黑,坚硬如铁,没一口好牙,还真吃不来。记得儿时,中秋节前,家家都会煮一大锅菱角,无论走到哪家,都能得到一大捧,直吃得嘴角生泡。


  菱角也可做菜。用菱米烧老鹅或小鸡,就是一道美味的时鲜菜。



水晶月饼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国人的习俗。


  月饼起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唐宋时期。因为苏东坡《留别廉守》诗云:“编萑以苴猪,瑾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有人便断章取义地认为,诗中“小饼”就是月饼。一说始于元末农民起义。说是张士诚或朱元璋利用中秋节亲友互赠食物习俗,制作月饼,并在月饼中夹藏字条,约定人们八月十五日起义,反抗元朝统治。此说,大约是后人的附会。


  月饼在明代成为时令食品,应该没问题。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清代美食大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收录了两种月饼的制作方法,其一云:“用山东飞面(精细面粉),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月饼因地域食俗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等品种。我们这儿,以苏式和广式月饼最常见。苏式月饼,饼皮香酥薄脆,重油重糖,老人孩子不宜多食;广式月饼,饼皮松软厚实,口感清淡,更似寻常糕点。


  家乡高邮,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月饼,外形似荷包蛋,饼皮色泽如雪,馅心晶莹剔透,名为水晶月饼。



  水晶月饼,以临泽最盛名。家乡一向有“界首五香茶干,临泽水晶月饼”之说。界首与临泽,皆是家乡繁华至今的千年古镇。


  水晶月饼,馅心以甘糖腌渍的荤油为主,配以花生碎、核桃仁、葵花籽、南瓜籽和红绿丝、青梅、金桔等各种蜜饯果脯。荤油是家乡人的说法,即猪大油或猪板油。水晶月饼都选用最精纯的猪板油做馅心。只有最精纯的猪板油,才能入口即化,而无肥腻之感。据说,正宗的水晶月饼,荤油一般都用绵白糖腌渍,时间往往长达一个多月。


  水晶月饼宜热食。其法一是蒸,二是烤。蒸要注意隔水,否则饼皮受湿,不光失味,还破坏美感。烤则讲究火候,文火细烤,饼皮微黄即可。烤后的水晶月饼,皮脆馅润,也是最佳食法。


  好多年没有吃到家乡的水晶月饼,也不知如今还有没有。




往期文章

——————————————————

幼儿班的杨老师

记忆中的高邮饭店

家乡的美食

大蛇

从前的冷饮店

渔父乱弹
此平台仅发布广陵渔父本人及朋友的文学作品,欢迎交流,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