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更新
<徐鑫律师|13220730098>
分享[用得上的法律知识]
写下这些真实的法律故事,是为了指出法律风险,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希望大家看完后能知道遇到类似情况时该怎么应对。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或者加律师个人微信,获取更多精彩内容,共同探讨医疗纠纷案件的相关话题。
12家鉴定机构拒绝受理,新生儿医疗纠纷带来的深刻教训
让每个生命都被认真对待,让每起纠纷都被公平解决。--徐鑫律师
医疗纠纷是每一个家庭都希望永远不会面对的难题,但当它发生时,患者和医疗机构往往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寻找解决方案。然而,证据链条的完整性往往决定了纠纷的走向。今天要讨论的这起新生儿死亡案例,就因为“是否进行尸检”的决定而成为医疗纠纷的典型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教训。
悲剧的起点:新生儿的短暂生命
2022年8月20日,陈某某怀着期待的心情,在某甲健院顺利分娩。新生儿本应是家庭的希望,却因出生后立即出现重度窒息而被送入某乙健院抢救治疗。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施救,但新生儿的状况并没有好转,最终于9月3日不幸去世。
在患儿去世后,某乙健院出具了一份《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其中记载死亡原因为呼吸心力衰竭。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家属悲痛万分,但仍然理智地选择按照法律程序着手处理医疗纠纷。
纠纷的导火索:告知书与特别告知
9月4日,患方向某甲健院发送了一份《告知书》,内容明确表示家属对乙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记载的死亡原因无异议,但希望甲医院如对死亡原因存在异议,能尽快告知,以便双方协商解决。然而,甲医院并未直接回答是否对死亡原因存有异议,而是在次日向患方发送了一份《特别告知》。
这份《特别告知》称:“为公平公正依法处理该医疗纠纷,请你方不要放弃尸检,因为尸检可以明确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纠纷解决提供有力依据。如果你方继续放弃尸检,请签字确认。”
家属最终因疫情封控和其他现实因素放弃了尸检,签署了确认文件。然而,这一决定却为随后的诉讼埋下隐患。
核心争议:是否履行尸检告知义务
根据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23条和第26条,患者死亡后,医疗机构应当告知家属尸检的相关规定,包括尸检的意义、启动条件、时间要求、保存条件及拒绝尸检可能带来的后果。尸检需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如果具备尸体冻存条件,最长可延长至7天。若家属拒绝尸检或延误尸检时间,责任则由家属承担。
在本案中,患方认为甲医院没有充分履行尸检告知义务,导致尸检未能进行。然而,法院根据甲医院发送的《特别告知》及家属签署的文件,认定甲医院已经完成了告知义务。因此,家属的这一主张未获支持。
患方举证失败:诉讼受阻的根本原因
医疗纠纷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举证责任。《民法典》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实行过错责任原则,患者需要证明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并且过错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然而,本案中,因家属放弃尸检,无法明确患儿死亡的具体原因。
更为棘手的是,家属在诉讼过程中向12家鉴定机构申请死因鉴定,却全部遭到拒绝。主要原因包括:
未进行尸体解剖,具体死因无法明确;
送检材料中缺少完整病历和相关资料;
医患双方未就死因达成一致,导致鉴定条件不充分。
鉴定机构的多次拒绝,直接导致患方在诉讼中举证不足,最终承担了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法院判决驳回其赔偿请求。
甲医院的应对策略:责任转移的艺术
从法律的角度看,甲医院在处理本案中采取的应对策略,成功地规避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首先,甲医院通过《特别告知》提醒患方尸检的重要性,不仅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告知义务,还将决定权交回给患方手中。这种方式有效避免了在死因认定问题上的直接对抗。
其次,甲医院在回复患方告知书时,并未正面回应是否对死亡原因存有异议,而是巧妙地将关注点转移到“是否进行尸检”上。这一策略避免了对死亡原因进行明确表态,同时通过“建议尸检”构建了己方的无过错证据链。
病因与死因:医学与法律的双重困境
根据患方申请的某鉴定机构的《死亡文证审查函》分析,新生儿的死亡原因是因中毒窒息引发脑损伤所致。这一结果虽然部分支持了患方关于“出生时窒息导致后续病变”的说法,但由于缺乏尸检数据,难以将诊疗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因果关系。
这一困境再次凸显尸检在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尸检不仅是查明死亡原因的医学手段,也是认定医疗过错的法律工具。没有尸检报告,医学上的“病因”与法律上的“死因”就难以完全重合,从而影响案件的最终裁定。
患方的疏忽与教训
本案中,患方在初期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尽管患方本意是希望甲医院明确是否对死亡证明存有异议,但甲医院的“特别告知”实际上已经在提醒家属不要放弃尸检。这种提醒并非甲医院的义务所在,而是一种“防御性应对”,目的是避免因尸检未进行而被推定存在过错。
如果患方能够积极接受尸检,即便结果未必完全对其有利,至少可以在诉讼中增加更多证据支持。而最终因患方放弃尸检,导致后续鉴定无法进行,案件被迫搁浅,维权失败。
经验与建议:医患双方如何避免类似纠纷
对医疗机构的建议
1.严格履行尸检告知义务,并留存完整的书面记录。
2.面对死亡纠纷,应尽可能引导患方进行尸检,避免因死因争议影响后续纠纷处理。
对患者的建议
1.在医疗纠纷中,重视尸检的重要性,及时完成相关程序。
2.妥善保存病历及其他相关资料,并咨询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建议。
对公众的普法建议
尸检不仅是医学行为,也是法律行为。对于所有涉及医疗纠纷的家庭,充分认识尸检的法律意义,既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也是防止纠纷复杂化的重要措施。
结语
本案中,患方放弃尸检的决定,最终让他们在诉讼中举证失败,教训深刻。医疗纠纷处理不仅需要医学上的努力,更需要法律层面的清晰逻辑和证据支持。希望通过本案的分析,医患双方都能从中吸取经验,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起医疗纠纷都应被公平解决。
愿我们通过理性与法律,减少悲剧,增进理解。
开始文章前插入一句,介绍一下我的专栏:医疗纠纷诉讼全流程拆解。这个专栏旨在【手把手教你如何打医疗纠纷官司】,涉及从纠纷发生到诉讼结束的各个环节。从诉讼实务角度和直接上手使用角度切入,让你在各个环节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识别图片二维码,订阅专栏内容,我定期为您更新干货知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建议。由于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建议您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获得针对您个案的法律意见。
徐鑫律师,专职律师,长期关注医疗纠纷案件
毕业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曾从事省级医学会从事医疗事故鉴定
曾从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
曾从事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工作
三甲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