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olloid Interface Sci.杂志:广州大学黄勇潮课题组在光电催化产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学术   2024-10-09 07:45   北京  
第一作者汪莹莹
讯作者叶凯航、黄勇潮
DOI:10.1016/j.jcis.2024.05.218

本文亮点

本工作开发了由BiVO4和FeVO4组成的异质结光阳极,表面涂有氧化铁镍(NiFeOx /FeVO4/BiVO4)。BiVO4和FeVO4之间形成的界面(Bi-VO4-Fe桥)增强了界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性能。

前言

2024年6月,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广州大学黄勇潮老师团队在光电催化产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开发了由BiVO4和FeVO4组成的异质结光阳极,表面涂有氧化铁镍(NiFeOx /FeVO4/BiVO4)。BiVO4和FeVO4之间形成的界面(Bi-VO4-Fe桥)增强了界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性能。论文第一作者为:汪莹莹,论文通讯作者为:叶凯航,黄勇潮。

背景介绍

光电化学(PEC)分解水作为一种潜在的低成本、可扩展的太阳能绿色氢合成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它在单个半导体/电解质系统中集成了太阳能到电和电到燃料的转换。光电极材料的电荷严重复合和析氧动力学反应缓慢限制了PEC反应的光电转换效率。BiVO4作为PEC光阳极材料的典型代表之一,也面临着以上的科学难题。因此,科研者采取了异质结工程、负载助催化剂和离子掺杂等策略解决BiVO4的缺点,从而提高其太阳能制氢效率。
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相同阴离子基团异质结的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促进光电化学水氧化。优化后的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在1.23 V vs. RHE下,光电流密度为5.59 mA/cm2,并且在AM 1.5G模拟太阳光下具有长期稳定性。通过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表明性能的提高得益于FeVO4的高导电性、内置电场的形成以及通过电催化剂影响OOH*的形成促进水的反应动力学,从而提高了电荷转移和分离效率。本章节工作为构建异质结构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从而提高了PEC水氧化的性能。

本文所用设备


图文解析

NiFeOx/FeVO4/BiVO4复合光阳极的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简单来说,通过简单的光电镀方法在BiVO4样品表面生长FeOOH。随后,在其表面滴加含有0.2 mol/L VO(acac)2的DMSO溶液并煅烧得到FeVO4/BiVO4样品。最后通过简易的浸泡处理在FeVO4/BiVO4样品上生长出NiFeOx层,最终得到NiFeOx/FeVO4/BiVO4复合光阳极。    
为了进一步研究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深入观察。从图中的TEM图片观察到NiFeOx/FeVO4/BiVO4样品具有蠕虫状晶粒形态。图1c为NiFeOx/FeVO4/BiVO4样品的HR-TEM图片。从图片中可以观察到0.300 nm和0.622 nm的晶格条纹,其分别对应于BiVO4的(121)晶面和FeVO4的(001)晶面。该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FeVO4/BiVO4异质结。另外,在表面上可以观察到一层属于NiFeOx(约5 nm)厚的非晶型结构(蓝色虚线区域)。图1d为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图,可以得到NiFeOx/FeVO4/BiVO4复合电极中各元素组成和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Bi、V、O、Fe和Ni均匀分布在选定区域,表明成功地合成了NiFeOx/FeVO4/BiVO4样品。
图1. 电极的结构表征
BiVO4、FeVO4/BiVO4、NiFeOx /BiVO4和NiFeOx/ FeVO4/BiVO4样品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在三电极体系电化学池中进行,光照强度为100 mW/cm2,电解液为0.5 mol/L硼酸钾电解质溶液。BiVO4电极在1.23 V vs. RHE下表现出的较弱的光电流密度约为1.44 mA/cm2,而FeVO4/BiVO4光电流密度为4.03 mA/cm2。与纯BiVO4光阳极相比,FeVO4/BiVO4光阳极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密度,这个结果表明通过Bi-VO4-Fe界面桥调制内建电场可以显著提高PEC性能。在FeVO4/BiVO4表面负载NiFeOx助催化剂后,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在1.23 V vs. RHE下表现出5.59 mA/cm2的高电流密度,这表明了NiFeOx层作为OEC材料提高了PEC的性能。    
FeVO4/BiVO4ηtran值(69.3%,1.23 V)较BiVO4(32.1%,1.23 V)有明显提高(图2c),这主要是由于FeVO4/BiVO4的表面OER活性位点显著增加所致。NiFeOx/FeVO4/BiVO4具有最大的ηtran值,在1.23 V vs. RHE下,ηtran值达到87.7%,表明NiFeOx电催化剂进一步提高了样品的ηtran。NiFeOx的存在为光生空穴移向表面提供了驱动力,并加速了表面水氧化动力学,从而提高了PEC性能。图2d为样品的电荷分离效率图。NiFeOx/FeVO4/BiVO4具有最大的ηsep值,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Bi-VO4-Fe界面桥调制内建电场可以加速体相电荷分离。由图2b可以看出, 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在0.72 V vs. RHE下具有1.98%的最大偏置光电转化效率(ABPE),表明了该电极具有较高的PEC水氧化效率。此外,稳定性也是衡量光电极材料性能的关键。图2e为FeVO4/BiVO4、NiFeOx/BiVO4和NiFeOx/FeVO4/BiVO4样品在0.75 V vs. RHE电压下的J-T测试图。从图可以看出,在6h长时间照射后,FeVO4/BiVO4的光电流密度从2 mA/cm2下降到1 mA/cm2,表明该光阳极在光照下不稳定。NiFeOx/BiVO4样品在14 h光照下,其光电流密度稍微下降。而NiFeOx/FeVO4/BiVO4样品在0.75 V vs. RHE电压下具有4.2 mA/cm2的光电流密度,并且经过14小时的长时间光照后其光电流密度无明显衰减,表明NiFeOx不仅可以作为电催化剂来提高PEC的性能,还可以起到防止光腐蚀的作用。此外,通过气相色谱法测量了NiFeOx/FeVO4/BiVO4样品在6h光照射后的气体产生量并计算其法拉第效率。法拉第效率可以用来评价体系中光生电子用于产氢的效率或光生空穴用于产氧的效率。图2f是NiFeOx/FeVO4/BiVO4样品产物H2O2的产量图和法拉第效率曲线图。NiFeOx/FeVO4/BiVO4产生的O2H2气体分别为417.3和208.1 μmol/cm2;平均法拉第效率约为90%,表明该光阳极具有优异的PEC分解水性能。   
图2 光电极的性能,稳定性和产物检测
为了阐明光生载流子的迁移行为,对BiVO4、FeVO4/BiVO4、NiFeOx/BiVO4和NiFeOx/FeVO4/BiVO4进行了光学和电化学表征。图3a为样品在1.23 V vs. RHE电压下进行的斩波计时电流法测试图。由图可见,NiFeOx/FeVO4/BiVO4的光电流密度明显的高于其他三种样品,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电荷分离效率。根据图3a中的瞬态尖峰计算瞬态光电流衰减速率与衰减时间(τD)的关系,定量确定光电流瞬态动力学。图3b为样品的归一化瞬态电流-时间图。在形成异质结和负载NiFeOx电催化剂后,τD从1.85 s显著延长到4.45 s,表明NiFeOx/FeVO4/BiVO4具有极高的载流子分离能力,这与PEC结果一致。此外,通过稳态光致发光光谱(PL)观察光生和空穴的分离情况。图3c为样品的荧光谱图(PL)。在365和730 nm处的峰值是由发射波长和双频产生的特征峰,而510 nm处的发射峰值是由带间转换产生的。其中,NiFeOx/FeVO4/BiVO4样品具有最低的峰强度表明其具有优异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能力。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可以分析光电极的电荷传输动力学。图3d为样品的EIS图,EIS的Nyquist图是在等效Randles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拟合的,其中,RSCPERCT分别代表溶液电阻、常相位角元件和半导体与电解质界面的电荷转移电阻。样品的RCT拟合值的顺序如下:NiFeOx/FeVO4/BiVO4(117.6 Ω cm2)< NiFeOx/BiVO4(161.2 Ω cm2)< FeVO4/BiVO4(195.6 Ω cm2)< BiVO4(401.4 Ω cm2)。显然,三元复合电极NiFeOx/FeVO4/BiVO4在这四种样品中显示出最小的电荷转移电阻,表明其具有最优的电荷传输动力学。为了进一步探究光阳极的光生载流子转移动力学,在黑暗中测量了样品的莫特-肖特基曲线(图3e)。所制备的光阳极均呈现正斜率,表明所制备的光阳极是n型半导体。载流子密度(Nd)可以通过Mott-Schottky计算获得。由图可以看出,NiFeOx/FeVO4/BiVO4样品具有最大的Nd值为6.02×1018 cm3,远高于BiVO4、FeVO4/BiVO4和NiFeOx /BiVO4,表明NiFeOx/FeVO4/BiVO4具有最佳的载流子分离能力。如图3f所示,NiFeOx/FeVO4/BiVO4在四种光阳极中具有最高的Cdl值。上述结果表明,NiFeOx/FeVO4/BiVO4具有更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参与水的氧化反应。    
图3 光电载流子的分析

全文小结

    
我们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具有Bi-VO4-Fe界面桥的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材料。系统的结构分析证实了内建电场的形成改变了活性中心周围的电荷分布,从而增强了体电荷转移。此外,高电导率的FeVO4和NiFeOx有效地增强了体相电子/空穴分离和界面水的动力学。得益于这种协同效应,在AM 1.5G模拟太阳光照射下,NiFeOx/FeVO4/BiVO4光阳极在1.23 V vs. RHE电压下具有5.59 mA/cm2的光电流密度,同时该光阳极还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本章节工作不仅解决了BiVO4体/界面电荷严重复合的重要问题,而且揭示了内建电场在改善PEC水氧化中的作用。

作者介绍

  
黄勇潮,广州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生态和能源化工技术,主要从事环境化学与技术、化工能源等,致力于绿色、经济型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文献信息

 
Yingying Wang, Jincheng Huang, Yuxuan Chen,Hao Yang,Kai-Hang Ye*,
Yongchao Huang*, Modulating built-in electric field via Bi-VO4 -Fe interfacial bridges to enhance charge separation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672 (2024) 12–2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79724012177?via%3Dihub

1

END

1


往期推荐

#Adv. Funct. Mater.杂志:苏州大学路建美教授团队在光催化CO₂还原和抗生素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J. Water Process Eng.杂志:南昌大学陈建新课题组在光助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Chinese J. Catal杂志:深圳技术大学苏耀荣课题组在结晶氮化碳高选择性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Sep. Purif. Technol.杂志:中山大学李传浩课题组-优化亚纳米Pd-Pt合金簇的d带

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化、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泊菲莱科技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应用于新能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各类科研领域,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多款产品也远销海外。泊菲莱科技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五星级标准。
泊菲莱科技不仅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见、实干、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科技型高新企业,积极创导高科技智能设备等尖端科技,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以卓越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新设备推荐


泊菲莱科技
介绍光化学领域发展方向,完善与光催化有关的产品知识及相关实验操作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