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杂志:中科院化学所钟羽武研究员课题组有机小分子光催化产氢新进展

学术   2024-09-05 07:45   北京  
第一作者唐坤
讯作者钟羽武
DOI:10.1016/j.chempr.2024.03.010


本文亮点

  • 单一发色团有机小分子光催化剂用于可见光照下的水还原制氢;
  • 有机光催化剂具有结构分离的光吸收和化学反应位点;
  • 氢气生成经过两个吡啶氢自由基的均质消除机理。

前言

2024年4月,Chem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钟羽武研究员团队在光催化产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一类含有多个吡啶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光催化剂,实现无金属添加条件下的可见光催化水还原制氢。论文第一作者:唐坤。

背景介绍

光催化水还原制备氢气是对太阳能进行转化和储存的理想方法之一,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开发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分子型光催化剂相对于聚合物体系催化剂而言,具有较高的原子利用率、相对清晰的反应机理以及易于制备合成和结构调控等优点。然而,目前报道的单分子型光催化剂的案例极少,且绝大多数为金属配合物,普遍效率欠缺且依赖酸性环境。此工作设计与合成了一类纯有机的小分子作为光催化剂,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理,对于设计高效、稳定及低成本的光催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用设备


图文解析


图1. 设计合成的催化剂1-7的化学结构
设计合成了以芘为核心二吡啶苯基氨基为取代基的有机小分子结构,其中部分结构中的吡啶取代基被替换为苯基作为对照。   
图2.催化剂1-7的光催化水还原产氢性能
催化剂1在牺牲剂TEOA和水的存在下具有光催化活性,不含吡啶基的相似结构2无相应活性,说明吡啶基团在此反应中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1在pH=6-10的条件下活性相似,说明H+不直接参与此反应中的决速步。具有吡啶-吡啶分子内相邻结构的催化剂4表现出显著高于5和6的活性,表明存在分子内过程的可能性。在优化的条件下,催化剂1在28小时连续光照条件下的TON可达281。   
图3. 催化剂1的稳态及瞬态光谱测试
稳态光谱表明催化剂1-7在可见区下均有较强吸收,纳秒瞬态吸收光谱观察到化合物1的三线态激发态,其寿命在加入TEOA后显著降低,说明发生了TEOA到31*的电子转移过程;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加入TEOA后超快瞬态吸收光谱中550 nm处出现 31*接受电子后生成的自由基信号(1-·)。        

 

    
图4. 催化剂1体系的电子自旋共振谱
在以DMPO为捕获剂的催化剂1体系中,顺磁实验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六线信号,根据其超精细耦合裂分常数可以推测为碳自由基信号,此信号只出现在水存在的条件下,且催化剂2的体系中为观察到;此外,在外飞行时间质谱中,光照后出现化合物1与多个DMPO结构单元的加合物的信号,且加合物存在与DMPO数量相同的额外氢原子。基于以上信息推测该自由基的未成对电子分布在化合物1的取代氨基侧链上,且吡啶氮原子经过质子化以及接收电子生成吡啶氢自由基。
图5. 基于催化剂4的DFT计算
DFT计算支持了吡啶氢自由基中间体的结构,催化剂4从TEOA得电子后生成还原态的自由基4-·,自旋密度主要分布于芘核上,随后发生分子内的电子转移,电子转移至末端吡啶基并且吡啶拔取水分子中的一个质子,形成吡啶氢自由基,优化结果表明此时自旋密度分布于吡啶氢环上并延伸至相邻苯环。此结构可经历进一步的光子吸收、电子质子转移后在另一个侧链上形成另一个吡啶氢结构,整个分子为双自由基。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双自由基间的能量相差极小(0.3 kcal/mol),说明两个自由基结构间的耦合较弱,每个吡啶氢自由基结构单元可独立生成,这对于催化剂的多步电子和质子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相邻吡啶氢自由基之间可发生均质消除生成氢气分子,DFT计算得到了相应的过渡态结构。    
图6. 提出的光催化产氢机理

全文小结

    
这项工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金属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小分子有机光催化剂进行水还原制氢。与常用的金属基催化剂不同,有机光催化剂的模块化合成和π电子的离域使我们能够相对容易地改变其化学结构和由此产生的光催化活性。在这些光催化剂的设计中,一个特别有趣的点是,这些小分子具有相当紧凑的结构但独立的功能位点:其芘核用于可见光吸收,末端吡啶基团作为电子和质子受体以及反应位点。分子的不同片段多次独立地发生作用,以实现连续的光子吸收和H2形成。这种功能分离策略可能为未来单发色团光催化剂的分子设计和性能提高提供重要指导。

作者介绍

  
唐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电活性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相关机理研究。

文献信息

 
Kun Tang, Jiang-Yang Shao, Jikun Li, Shumu Li, Jian-Hong Tang, Ran Duan, Jiannian Yao and Yu-Wu Zhong*, Pyridine-terminated small molecular photocatalyst for water reduction. 
Chem 2024, DOI:10.1016/j.chempr.2024.03.01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451929424001190?dgcid=coauthor


往期推荐

#Matter杂志| 中南大学刘又年团队在COFs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Int. J. Hydrogen Energy杂志:中国科学院大学卢灿忠教授团队在光催化制氢领域的研究成果

#Appl. Catal. B江苏大学夏杰祥课题组:碳化聚合物点/钾掺杂氮化碳纳米片vdW异质结材料构筑及其增强CO₂还原性能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代梅、丁浩 Water Research:超薄S型异质结通过光催化活化PMS加速高价Co的形成

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化、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泊菲莱科技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应用于新能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各类科研领域,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多款产品也远销海外。泊菲莱科技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五星级标准。
泊菲莱科技不仅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见、实干、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科技型高新企业,积极创导高科技智能设备等尖端科技,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以卓越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新设备推荐


泊菲莱科技
介绍光化学领域发展方向,完善与光催化有关的产品知识及相关实验操作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