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中山大学韩治际教授课题组:人工叶绿素用于红光驱动CO₂还原

学术   2024-10-31 07:46   北京  
第一作者杨霜
讯作者韩治际
DOI:10.1038/s41467-024-50084-8

本文亮点

亮点1. 该研究体系不含贵金属,利用一系列含氟卟啉及含氟二氢卟吩作为光敏剂(图1),以λ= 630 nm的红光作为光源进行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卟啉及二氢卟吩上的氟取代个数对催化体系的转换数有明显的提高,且氟取代个数越多,卟啉和二氢卟吩作为光敏剂时体系的转化数比值越接近(图2)。当光敏剂为全氟二氢卟吩时,可实现高达1790 ± 52的转换数,且光催化CO2还原为CO的选择性为100%。此外,在λ= 730 nm时,该体系依然可以高效进行,最高转化数为510。
亮点2. 在使用高浓度的催化剂和光敏剂时,该体系的稳定性可超过240 小时。同时,该体系可以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条件下进行,在1%和5%的二氧化碳浓度下,体系依然保持着97.7%和95.6%的高选择性(图2)。
亮点3. 机理研究表明,二氢卟吩及chlorinphlorin是红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两个关键中间体。卟啉通过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转化为相应的二氢卟吩和chlorinphlorin是卟啉化合物在红光驱动还原中一个重要的光化学过程(图3),而卟啉环上氟原子的取代被证明是促进这种转变并提高催化活性的有效策略。

前言

2024年7月,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韩治际教授团队在均相光催化还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以一系列仿生叶绿素氟代二氢卟吩为光敏剂,在红光下高效地催化CO2还原为CO。论文受Nature Portfolio 和Springer Nature Communities 邀请在“Behind the paper”栏目分享该论文的研究经历:“Synthetic chlorophylls for red-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论文第一作者为:杨霜,论文通讯作者为:韩治际教授。

背景介绍

光驱动将二氧化碳还原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策略。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紫外及可见光驱动反应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谱中,600 nm以下的光子仅占约19%,因此,利用更长波长的太阳光实现光催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屈指可数,且主要集中在贵金属体系,主要原因在于吸收长波长的光敏分子通常难以提供二氧化碳还原中所需的高活化能。在自然界中,叶绿素通过捕获低能量的太阳光,最终驱动质子还原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然而在已知的文献中,能够利用低能量太阳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非贵金属分子体系仅有一例,且转化次数(TON)小于1。

本文所用设备


图文简析

图1. 叶绿素a和卟啉类光敏剂的结构
要点:本文设计合成了不同个数氟取代的卟啉、二氢卟吩及全氟取代的四氢卟吩。

图2. 卟啉及二氢卟吩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要点:无论是卟啉还是卟吩作为体系的光敏分子,氟取代个数增加都会提高其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并缩小卟啉和卟吩性能的差异(图2a-c)。增加催化剂和光敏剂的浓度,极大地提高了体系的稳定性,最高稳定性超过240 h(图2d-e)。该体系还可以在低浓度的CO2下进行,并保持较高的CO选择性(图2f)。
图3. 红光驱动二氧化碳还原的催化机理
要点:通过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电化学的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如图3的催化机理:卟啉(FxTPP)通过连续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转化为相应的二氢卟吩(FxCh)和chlorinphlorin (FxChPh)。在630 nm红光光源的激发下,BIH将FxChPh还原为 FxChPh-FxChPh-将电子转移给铁卟啉催化剂,将Fe3+还原为Fe0,从而催化CO2还原为CO。

全文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开发了一系列含氟卟啉及含氟二氢卟吩作为光敏分子在红光驱动CO2还原中的应用。与先前报道的体系相比,该体系不含贵金属,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且具有较长的稳定性。机理研究表明,二氢卟吩及chlorinphlorin是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卟啉向二氢卟吩及chlorinphlorin的转化是卟啉作为红光光敏剂的重要光化学过程,而氟原子的引入可以促进这种转化过程且提高了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活性。这项工作为开发利用低能量太阳光,高效催化二氧化还原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介绍

  
韩治际,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有机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助理。获得主要奖项包括美国化学学会学生奖,美国罗切斯特大学Sherman-Clarke, Elon Huntington Hooker, Messersmith等研究生奖。2018年获得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资助。曾以第一或者单独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ent. Sci., Acc. Chem. Res.等期刊发表论文,篇均被引超过130次,总论文在科睿唯安作者影响力射束图中的百分位中位数为97%,入选2020-2023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课题组链接:https://ce.sysu.edu.cn/zh-hans/teacher/783

文献信息

 
Yang, S.; Yuan, H.; Guo, K.; Wei, Z.; Ming, M.; Yi, J.; Jiang, L., Han, Z., Fluorinated chlorin chromophores for red-light-driven CO2 reduction. Nat. Commun. 2024, 15, 570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084-8 
Springer Nature Communities“Behind the paper”栏目:
https://communities.springernature.com/posts/synthetic-chlorophylls-for-red-light-driven-co2-reduction?channel_id=behind-the-paper

往期推荐

#JACS杂志: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院士课题组在光氧化甲烷制甲酸的最新研究成果

#J. Mater. Chem. C 湖北工业大学程正旺等:构建纳米棒状TiO₂/Cu₃N p–n异质结实现高效可见光分解水制氢

#Chem. Eng. J.杂志:广东工业大学黄少铭课题组在光催化裂解水制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Small杂志:广州大学黄勇潮老师团队在光电催化产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泊菲莱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智能化、高精度、高性能的高科技设备企业。泊菲莱科技拥有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已应用于新能源、药物合成、精细化工等各类科研领域,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多款产品也远销海外。泊菲莱科技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等称号,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符合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五星级标准。
泊菲莱科技不仅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也一直秉持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创见、实干、卓越”的企业精神,作为科技型高新企业,积极创导高科技智能设备等尖端科技,不断革新,不断挑战,以卓越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壮大。

新设备推荐


泊菲莱科技
介绍光化学领域发展方向,完善与光催化有关的产品知识及相关实验操作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