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僧团自恣
文化
2024-10-17 19:50
缅甸
礼敬彼世尊、 阿拉汉 、正自觉者!
全书电子版下载:
《佛教戒律》v2.1
第十六章 自恣
正如我们上章所述,布萨(Uposatha)仪式定期为比丘们提供机会,去责难同修比丘们所犯的任何未除之罪。然而,有许多因素可能会阻止比丘利用这些定期集会做出此种责难。诵波罗提木叉可能太过耗时,以至于他不愿延长集会。雨安居以外的月份,僧团的构成可能每周都有变化,他不确定他们是否具备公平裁决该诤事的能力或意愿,而且他们自己可能也无法判断被责难者和责难者的可靠性。但是,在雨安居的几个月里,僧团相对稳定,如果他感觉其想要责难的人或受责难者的同伙很可能会报复,不情愿破雨安居(的因素)将阻止他提出诤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想把个人的方便和舒适置于律之上,而责难将永远没有机会被听闻。
由于这种原因,佛陀允许,在每年的雨安居结束时,未破雨安居的比丘们可以用自恣(pavāraṇā)代替一次布萨仪式,届时,每位比丘都给其同修们机会,使他们以见到、听闻或怀疑的任何所犯之罪责难自己。如果自恣过程中没有责难,那么,比丘们每人都能以清净的名声自由地踏上各自的旅途。如果出现责难,这时就应彻底地将其解决。
给与自恣的集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理想时机。因为不诵波罗提木叉,也因为有规定,如果出现冗长、拖沓的讨论,可以缩短自恣程序,这样,就有更多时间考虑责难。由于参与的比丘们多半已经共住了三个月,他们可以很好地评估责难者和受责难者的品性。又由于雨安居在第二天早晨就结束了,责难者就比较没有理由担心来自受责难者的报复,因为他无须继续留在该僧团中。
此外,围绕自恣的学处营造了一种可以听闻责难的氛围。一方面,每位参与者都被认为会邀请责难,任何拒绝给与责难许可的人看起来都像是要掩盖什么。如果僧团认定责难者聪明、贤能,他们可以无视受责难者拒绝给与许可,进而对其进行质询。另一方面,如果比丘怀疑他的一位同修犯了罪,但在自恣集会中却连该诤事都未提出,若他试图在晚些时候提出该事,他就犯一个罪。这样,双方都受到鼓励,将律置于他们自己眼前的方便与安逸之上。正如佛陀最初允许自恣时所言,其目的是促进比丘间彼此和合,帮助他们出罪,并培养他们对律的尊重。
由于自恣是布萨仪式的另一种形式,围绕它的许多学处与那些围绕布萨的学处相同。本章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两者中)学处与程序有所不同的部分。
l 自恣日
自恣通常在雨安居的最后一天举行。然而,如果比丘们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但不得更晚。无论推迟半个月还是一个月,自恣日如同正常的布萨日,必须在半月的最后一天举行。延迟的原因有两种:
1)共住的比丘们已经进入一种他们不愿失去的舒适与和谐。由于自恣标志着比丘们将要开始各奔东西,他们可以推迟自恣,以将这种舒适与和谐延长一个月。义注《普端严》主张,这种许可仅适用于该情况:至少还有一位僧团的成员正在禅修,他的止观仍较弱,而且他还尚未得达入流。然而,经典中并无内容支持这种主张。
2)一座寺院内心怀敌意的比丘们计划利用自恣,挑起与邻近寺院的善行众们的冲突与争论。在这种情况下,邻近寺院的比丘们可以推迟自恣,以避开潜在的争论。经典对该举措的建议冗长而复杂,因此,下文将把它作为一种特例进行讨论。
如果一个僧团决定推迟自恣,那么,所有成员需在前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参加羯磨。根据义注《普端严》,这是指,所有人都不被允许以带去其意欲来代替(本人前往)。随后,他们中的一人通过一个白二羯磨宣告推迟自恣(见附录一)。然后,比丘们像往常一样举行布萨。
除了第十四日、十五日,还有一个依从和合布萨日模式的和合自恣日。义注《普端严》说,可以在前雨安居结束后的首日和标志后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之间举行。它补充道,如同和合布萨日,该自恣只能在弥合僧团的重大裂痕后举行。
l 带去自恣
对于住于界内病重而不能参加集会的比丘,他必须给与自恣,而不是给与清净。围绕给与和带去自恣的学处与那些围绕给与和带去清净的学处相同,除了两点例外:
1)给与自恣的比丘对带去自恣的比丘说:
“Pavāraṇaṁ dammi. Pavāraṇaṁ me hara [haratha]. Mam’atthāya pavārehi [pavāretha].(我给与(我的)自恣。带去我的自恣(或:为我带去自恣)。代表我自恣。)”
2)义注《普端严》说,带来自恣的比丘不是简单地向会众宣布,而是在按戒腊顺序轮到那位生病的比丘时,必须实际上代表生病的比丘做如下邀请:
Itthannāmo bhante bhikkhu saṅghaṁ pavāreti. Diṭṭhena vā sutena vā parisaṅkāya vā, vadatu taṁ bhante saṅgho anukampaṁ upādāya, passanto paṭikkarissati. Dutiyam-pi bhante Itthannāmo bhikkhu .… Tatiyam-pi bhante Itthannāmo bhikkhu saṅghaṁ pavāreti …. Passanto paṭikkarissati.
意思是:“尊者们,名叫某某的比丘邀请僧团。根据被见到、听闻或怀疑的,尊者们,愿僧团出于慈悯而告诉他。一旦见到(该罪),他将除罪。第二次……第三次,尊者们,名叫某某的比丘邀请僧团……。一旦见到(该罪),他将除罪。”
如果给与自恣的比丘比带去自恣的比丘戒腊大,Itthannāmo bhante bhikkhu应改成Āyasmā bhante Itthannāmo。《戒律纲要》建议在比丘的名字后面再加上一个词gilāno(生病的),这样,第一句就变成:“尊者们,生病的比丘某某邀请僧团。”无论是义注《普端严》还是复注《心义灯》都未提到这一点。
如同布萨,如果僧团除了举行自恣,还计划通过集会来执行其他事务,他们也会要求生病的比丘给与意欲。
l 准备工作
自恣的准备工作与布萨相同,但如上所述,生病比丘的自恣不是在宣告之前传达,而是在宣告之后,按照戒腊的顺序,轮到他时再传达。
l 法定人数
如果因自恣而集会的会众总数达到五位或以上,他们就是作为一个僧团在自恣。如果是两到四人,他们应举行相互自恣。如果只有一人,他应决意自己的自恣。关于不是所有在场的比丘都可以参加自恣的情况——由于他们破了雨安居;在雨安居期间受具足戒;他正在过后雨安居,而其他比丘已完成了前雨安居;或者他过了前雨安居,而其他比丘正在过后雨安居——将在下文中作为特例进行讨论。
l 僧团自恣
僧团自恣以一次宣告开始,随后每位比丘邀请僧团——通常三次。如果僧团时间紧迫,可以同意每位比丘只邀请两次、一次,或者让所有同戒腊的比丘一起自恣。经典列出下述情况,作为用这些方法缩短程序的正当理由:暴徒正威胁僧团;许多人过来供养持续到深夜;法或律的讨论持续到深夜;比丘们一直争论到深夜;乌云密布,即将有大雨;或者出现《大品·第二布萨篇》第15节第4段中提到的10种危难的任何一种。《戒律纲要》认为,集会中的比丘数量过多,也应当是缩短该程序的正当理由,如此将不会给下座比丘造成太多痛苦,因为他们在给与自恣前,必须保持跪姿。一旦比丘们决定了每人自恣的次数,宣告应当反映该决定。经典指出,如果他们选择不让每位比丘说三次自恣,其宣告应当包括如此做的理由。然而,《古律注解》(Pubbasikkhā-vaṇṇanā)所引用的一种古老的传统将此视为可选项,这似乎是为了那些对巴利语并不精通的比丘们考虑,他们难以用适当的形式编写该告白。我无法在注书中追溯到此传统的源头,不过,它应与《附随·第十九品》第一羯磨节第3-4段(见第十二章)中给与的许可相吻合。我将在此处给出《古律注解》的建议,并在附录一中给出经典的建议。
如果每位比丘说三次自恣,那么,告白就是:
Suṇātu me bhante saṅgho. Ajja pavāraṇā paṇṇarasī [cātuddasī]. Yadi saṅghassa pattakallaṁ, saṅgho te-vācikaṁ pavāreyya.
意思是:“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今天是十五(十四)自恣日。若僧团已到适时,僧团应以三宣而自恣。”
如果是和合自恣,则把paṇṇarasī改为sāmaggī。
如果每位比丘宣读自恣两次,那么,单词te-vācikaṁ应被改为dve-vācikaṁ。如果是一次,那改成eka-vācikaṁ。
《古律注解》所引用的传统说明,无论采用两种简短形式中的哪一种,比丘如果愿意,也可以表达自恣三次,但不可以少于告白中所要求的次数。换句话说,如果告白要求两次,他可以宣读两次或三次,但不可以是一次。
如果同戒腊的比丘们一起自恣,那么,短语saṅgho tevācikaṁ pavāreyya应被改成saṅgho samāna-vassikaṁ pavāreyya, 意思是:“僧团应以同戒腊的方式作自恣。”
《古律注解》所引用的传统也说明,如果僧团不想决定每位比丘的自恣宣读几次,那么,告白中的最后一个短语可以是:saṅgho pavāreyya——“僧团应自恣。”该传统声称,如果选择这种方式,每位比丘可以宣读自恣一次、两次或三次,但同戒腊的比丘们宣读自恣时可能不同声。
一旦做出告白,所有比丘要采用跪姿——他们偏袒右肩,合掌——按照戒腊顺序说出他们的自恣。最上座比丘的自恣用语是:
Saṅghaṁ āvuso pavāremi. Diṭṭhena vā sutena vā parisaṅkāya vā, vadantu maṁ āyasmanto anukampaṁ upādāya.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Dutiyam-pi āvuso saṅghaṁ pavāremi .… Tatiyam-pi āvuso saṅghaṁ pavāremi ….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意思是:“贤友们,我邀请僧团。若以见、闻或怀疑(我犯戒),请具寿们出于慈悯而告诉我,见到(该罪),我将忏悔。第二次……第三次,贤友们,我邀请僧团……。见到(该罪),我将忏悔。”
其余比丘们按照戒腊顺序各自说出他们的自恣时,把Saṅghaṁ āvuso改成Saṅgham-bhante,并把āvuso 改成 bhante,即“贤友们”改成“尊者们”。
最初,所有比丘均采用跪姿,直至每个人都已做出自恣。然而,若寺院中有许多比丘,上座比丘就要昏倒了,因此,佛陀规定,一旦比丘已做出他的自恣,他可以坐下。
l 相互自恣
如果会众中包含四位比丘,那么,告白如下:
Suṇantu me āyasmanto. Ajja pavāraṇā paṇṇarasī [cātuddasī]. Yad’āyasmantānaṁ pattakallaṁ, mayaṁ aññamaññaṁ pavāreyyāma.
意思是:“具寿们,请听我说。今天是十五[十四]自恣日。若你们已到适时,我们应彼此自恣。”
然后,比丘们应当按照戒腊顺序彼此自恣。由于他们人数太少,每个人应自恣三次,说:
Ahaṁ āvuso [bhante] āyasmante pavāremi. Diṭṭhena vā sutena vā parisaṅkāya vā, vadantu maṁ āyasmanto anukampaṁ upādāya.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Dutiyam-pi āvuso [bhante] āyasmante pavāremi .… Tatiyam-pi āvuso [bhante] āyasmante pavāremi ….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意思是:“贤友们[尊者们],我邀请具寿们。若以见、闻或怀疑(我犯戒),请具寿们出于慈悯而告诉我,见到(该罪),我将忏悔。第二次……第三次,贤友们[尊者们],我邀请具寿们……。见到(该罪),我将忏悔。”
如果会众中有三位比丘,他们遵循与四位比丘相同的程序,除了在宣告和自恣中,把āyasmanto改成āyasmantā,因为对两个人而不是三个人说话时,这样更确切。
如果会众中只有两位比丘,他们就无需宣告。每人只需邀请对方,说:
Ahaṁ āvuso [bhante] āyasmantaṁ pavāremi. Diṭṭhena vā sutena vā parisaṅkāya vā, vadatu maṁ āyasmā anukampaṁ upādāya.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Dutiyam-pi āvuso [bhante] āyasmantaṁ pavāremi .… Tatiyam-pi āvuso [bhante] āyasmantaṁ pavāremi …. Passanto paṭikkarissāmi.
l 决意
如果与会者仅有一位比丘,他将如同为决意布萨仪式一样准备一处场所,随后,当他确定无人前来时,他可以决意其自恣:
Ajja me pavāraṇā(今天是我的自恣)。
义注《普端严》说,如同布萨,比丘可以在决意句尾,加上paṇṇarasī(十五)或cātuddasī(十四),但这是可选的。
l 临界的法定人数
遵循布萨仪式的模式,如果在一处给定的界或寺院内的比丘总数为五人或以下,一位生病的比丘不应传达他的意欲或自恣,以使其他比丘们在其缺席的情况下举行自恣。所有人必须一起集会,即使这意味着在病比丘的住所召开。
l 责难
如同布萨,比丘若有尚未忏悔的罪,就不能做自恣。若在给与自恣时,他记起所犯之罪或怀疑已犯戒,可以像在布萨仪式一样,告诉一位邻近的比丘。
在自恣期间,如果比丘X想以罪责难比丘Y,程序会比其在布萨日中的更为简洁,因为无需先在会议中询问或回答有关律的问题。为消除可能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即,并非所有集会的比丘都精通关于所涉之罪的学处——《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6节第19-22段指出,如果受责难者承认犯了微细罪,但会议对罪有多么微细产生了分歧,精通学处的比丘们应离开会议处理问题,并随后返回,为继续自恣而提出告白,如下所述:
责难的步骤包括:如果比丘X确信比丘Y犯了罪,且未忏悔,《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6节第1-5段说明,X可以打断Y的自恣,请他给与许可,然后以罪责难他。如果Y拒绝给与许可,X随后可以遮止他的自恣,不过他必须在Y结束其自恣前实施。《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6节第4-5段似乎意指请Y给与许可的唯一适合的时间是在他的自恣期间。但义注《普端严》说,X也可以在开始宣告时这么做。遮止Y的自恣的宣告如下:
Suṇātu me bhante saṅgho. [Itthannāmo puggalo] sāpattiko pavāreti. Tassa pavāraṇaṁ ṭhāpemi. Na tasmiṁ sammukhī-bhūte pavāretabbaṁ.
意思是:“尊者们,请僧团听我说。[名为某某的人]有罪而自恣。我遮止他的自恣。在他现前时,不得自恣。”(《戒律读本》误把经典中这句话后面的一句也当作了宣告的一部分。)
没有文献明确说明,已被这样遮止自恣的比丘,是否仍有权拒绝给与责难者许可,但经典在讨论遮止自恣后所需采取的流程时,对此事没有讨论。这暗示着,被遮止自恣的比丘无权拒绝。僧团应检问责难者,然后,如果确信责难有理,就会检问受责难者,直至该诤事得到解决。
由于自恣将受责难者置于易受攻击的位置,经典赋予了僧团积极的角色以保护其免受恶意责难。如果他们清楚责难者愚痴、无能,且不能回应检问,那么,无论其身行、语行与活命是否清净,他们应否决其遮止,告诉他不要在僧团中引起争执,并随后继续进行自恣。但是,如果他们清楚责难者的身行、语行和活命清净,聪明、贤能,并有能力回应检问,那么,他们应检问他,责难是否涉及戒失坏、行失坏或见失坏。(根据《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6节第12段,戒失坏指波罗夷或僧残;行失坏指任何较小的罪;见失坏指邪见或边见。义注《普端严》对《附随·第六增支法》第10节的注释,把邪见视为《中部》第117经定义的世间邪见以及在《增支部》第3集第117经中被列为见失坏的部分。它把执取边见定义为佛陀拒绝表达立场的十种观点中的任何一种。参见《长部》第9经和《中部》第72经。)如果责难者能够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他将被问及责难的依据——见、闻或怀疑。
描述检问方法的段落值得一读,以了知对责难者的检问是多么详尽彻底。但是由于它冗长且重复,我已将其放入本章下文的学处部分。
如果责难者以一种无知或前后矛盾的方式回应检问,僧团可以无视其责难,继续进行自恣。但是,若他的回应有识且前后一致,他们就应检问受责难者。如果Y承认犯了罪,应根据罪的轻重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是波罗夷,他将被摈出。如果是僧残,他将被告知准备别住和摩那埵,实际的除罪程序延后执行。如果罪较轻,他将被依照学处处理。随后,自恣可以继续进行。
同样地,如果X承认诽谤了Y,在继续进行自恣前,必须根据诽谤的严重性对其进行处理——根据僧残8、僧残9或波逸提76。第三种可能的结果是——X有责难的依据,但Y事实上是无罪的——两者都无需受到惩罚。一旦弄清真相,Y应请求僧团给与忆念毘尼(见本书上册第十一章),而僧团应给与该毘尼。随后,与会者可以从中断之处继续进行自恣。
经典提出了这种可能性:责难并非针对违犯学处,而是针对见失坏。这种情况下,应由僧团决定该见解是否有必要按照僧残10或波逸提68来处理,或作为呵责的依据。若是如此,就要遵照相关程序。若不是,自恣可以继续。
如上所述,如果比丘承认犯了罪,但会众对罪的严重性有分歧,精通学处和准确了知该罪的严重性的比丘们应将他带到一边,并令他依照学处除罪。然后,众人应返回集会并做如下宣告:
Yaṁ kho so āvuso bhikkhu āpattiṁ āpanno, sā’ssa yathā-dhammaṁ paṭikatā. Yadi saṅghassa pattakallaṁ, saṅgho pavāreyya.
意思是:“贤友们,那位比丘犯了罪:他已依照学处除罪。若僧团已到适时,僧团应当自恣。”
允许这种偏离全体一致的那个段落——《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6节第19-22段——所提到的案例中实际最重的罪是偷兰遮,而被错误怀疑的最重的罪为僧残。没有任何注书讨论这一点,但似乎,这个许可不应用于所犯之罪无法确定是否是波罗夷的情况,或者实际所犯之罪是波罗夷或僧残的情况。如果多闻的比丘们发现,所涉之罪是后者——由于裁决中全体(意见)一致仍是必需的——明智的策略就是,在检问的某个节点上启动正式程序,指定比丘们在集会中问律和答律,使所有在场的比丘们都能很好地了解相关学处。
还可能的情况是,在自恣前,X向会众宣布,有人犯了戒,但他不确定谁犯戒或犯了什么罪。如果他请求会众将此问题搁置,先做自恣,他们应告知他,自恣是由佛陀为那些清净和合的比丘们所制定的,他应立即毫无保留地说出该事。如果在他做出陈述后,会众不能确定是谁或所犯何罪,他们可以继续自恣,等不确定因素被消除后,再提起该事。
如果X向会众宣称,他知道罪和犯戒者,但仍请求僧团暂时搁置此事,他们应再次告知他立即说出来。这种情况下,此事得到解决前自恣不可以继续。如果会众未解决该事,而继续自恣,他们以后将不能再重启该事。任何试图重启诤事之人,犯波逸提63下的一个波逸提。如果X在自恣前就已知道犯戒者和罪,但根本没有将其说出,他以后也将不能再提起此诤事。
义注《普端严》坚称,此波逸提仅适用于僧团在做自恣前已调查并解决了该事的情况,但这似乎未抓住此要点:自恣顺利进行的事实就意味着诤事已经止息了。然而,经典在此处的规定对X施加了一项特殊的责任,如果他知道Y犯了罪,但觉得若试图推动诤事,可能会与会众中Y的同党们发生矛盾。实质上,经典是要求X为了律和整个僧团而牺牲个人当下的舒适。他至少应说出此事,即使他预见会众将不会如法处理该责难。如果将来他想在更有利的会众中提出此事,他拥有这种优势:他可正当地宣称他已提出此诤事,但被不公正地无视了。如果他现在放任此事过去,Y在将来的任何会众中都将拥有这种优势:他可以正当地质疑,为何X此前在受到明确邀请时并未提出此事。
需要解决了责难才能继续进行自恣的一个例外是,在自恣日,受责难者或责难者生病了。责难者可以提出诤事,但僧团应授权延期检问,理由是病人——无论是受责难者还是责难者——无法接受检问。如果责难者或受责难者拒绝同意推迟,他犯波逸提54下的一个波逸提。一旦延期已得到授权,自恣就可以继续进行。
l 特殊情况:两众
并非所有在场的比丘都能参加自恣的情况有四种:有些破了雨安居;有些在雨安居期间受具足戒;有些在过后雨安居而其他人已完成了前雨安居;或有些度过了前雨安居而其他人正结束后雨安居。
经典没有讨论这些情况,但义注《普端严》对《大品·第四自恣篇》第13节第3段(的注释)列出下述模式,以解释在后两种情况中自恣应如何处理。此模式也可应用于前两种情况。基础的学处是,不得在同一天的同一界内做两次独立的告白,因为那样将类似于分裂僧团。因此:
在前雨安居结束的月圆日,如果过前雨安居的比丘数量至少有五位,并等于或大于过后雨安居的比丘数量,第一个群体应当举行僧团自恣,包括一次告白。当他们结束自恣时,第二个群体应在他们面前宣称自己的清净。
如果第一个群体(的人数)不足以做僧团告白,第二个群体不应被计入以填补空缺。换句话说,第一个群体应举行相互自恣。
如果第一个群体和第二个群体各一位比丘,第一位比丘则应向第二位自恣;第二位比丘应在第一位比丘面前宣称清净。
如果第二个群体更大,那么,第二个群体应诵波罗提木叉。随后,第一个群体应以无告白而相互自恣的方式,在他们面前自恣。
后雨安居结束的前一天,如果过后雨安居的群体等于或大于过前雨安居的群体,他们应当在第一个群体宣称其清净后举行自恣。
如果过前雨安居的群体大于过后雨安居的群体,前者就应当诵波罗提木叉。随后,第二个群体应在他们面前,使用无告白而相互自恣的方式举行自恣。
l 特殊情况:延后的自恣
如果僧团已决定延后自恣,但其任何成员想要离开,他可以在僧团举行布萨的当天进行自恣。当他自恣时,如果其他任何比丘遮止他的自恣,僧团必须调查并处理此事。但是,他不能遮止其他任何比丘的自恣。如果他完成他的事务后在僧团举行自恣前返回,那么,在他们的自恣日,他可以遮止其他任何比丘的自恣,但他们不可以追溯回去遮止他的。
l 特殊情况:心怀敌意的邻居
如果一群善行比丘知道住在附近的界内有一群挑事的比丘拟参加他们的自恣,以做无根据的责难和挑起冲突,善行比丘们可以用下述方法来躲避后者:
1)将雨安居的第三、第四和第五个布萨放在第十四日举行。然后,在第五个布萨之后的第十五日举行自恣,该日将是心怀敌意的比丘为自恣而赶来的前两天(§)。随后,当他们在所计算的自恣日到达时,告知他们:“我们已经自恣了。你们可以做适当之事。”
2)如果心怀敌意的比丘们出乎意料地在自恣日到达,原住比丘们应恭敬地欢迎他们,并在随后转移他们注意力后(§),去界外举行自恣。(义注《普端严》建议,作为一种可能的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说:“请休息一会,缓解一下疲劳吧。”)
3)如果原住比丘们无法如此做(义注《普端严》举例说,无论他们去哪里挑事群体中的年轻比丘和沙弥都跟着他们),他们应当与心怀敌意的比丘们一起集会,并设法将自恣推迟半个月。
4)如果心怀敌意的比丘们留在那直至下一个半月,原住比丘应与他们再次集会,并将自恣再推迟半个月。
5)如果心怀敌意的比丘们一直住到那时,原住比丘就应与这些挑事者一起举行自恣,哪怕他们不情愿。
l 其他问题
那些被禁止参加自恣集会的人与那些被禁止参加布萨集会的人是相同的。不知何故,当有在家人在集会中时禁止举行布萨的学处,在自恣篇中无对应内容,但这似乎是一个纰漏。连沙弥都被排除在集会之外,在家人就更没有理由被允许进入了。
对于自恣和布萨来说,其涉及旅行的学处和关于和合的特殊情况是相同的。详情见上一章。
——(图文制作:
欢喜觉悟
义工组)
注:本书包含了很多比库戒律相关的信息,尤其是详细列出了每条学处各种义注和复注中的重点,是一本难得的戒律学习参考资料。但鉴于不同僧团传承对戒律细节方面的解读和实践会有所差异,本书作者属于泰国传承,因此书中一些观点可能会和其他地区僧团有所差异,因此在涉及到具体的戒律实践问题时,应如作者在书中多次重申的:
依据自己所在(所属)僧团的标准而行。
律意在自制,自制意在无悔,无悔意在愉悦,愉悦意在于喜,喜意在轻安,轻安意在于乐,乐意在于定,定意在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意在厌离,厌离意在离欲,离欲意在解脱,解脱意在解脱知见,解脱知见意在无取著般涅槃。为此而说律,为此而讨论,为此而亲近学习,为此而谛听,即是为此无执取心解脱。——《律藏•附随》
愿国泰民安!
愿
正法久住!
愿
一切众生安稳快乐!
愿您昼夜六时都吉祥!
欢喜觉悟-按作者分类
住于欢喜 走向觉悟 欢迎关注NandaBodhi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Y4NjkxOQ==&mid=2247503188&idx=1&sn=d0e93e70eb78966c51a2ece2d59d82ef
欢喜觉悟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川(2022)0000070
最新文章
心如大地,通向涅槃
不明了正法,愚者轮回长
与人交谈时的忌讳[小知识]
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修行在于持续的正念
僧残7——未经僧团指定地点为自己建造有施主的大住所
佛陀对统治者的劝诫
护持佛教应有的态度
轮回之苦
轻松学巴利——第11-12课
以贪染心造就不了大功德——如何造就大功德
不要等到病重才想起来要修行
咖拉哈丁那的故事
僧团迦絺那
僧团咖提那
轻松学巴利——第10课
僧团自恣
怎样放下我慢?
大小乘密宗都是佛陀的教法吗?用止观验证!
五百比库之死
引发争论与纷争的内心根源
《法句义注》完整版分享
关于刹那生灭
自杀证得阿拉汉的比库
燃灯禅师2024年11月海南禅修营报名
波罗夷4——妄称上人法
轻松学巴利——第9课
央掘魔罗尊者的过去
帝释天供养马哈咖萨巴长老的故事
不被火烧的房子
如何才能变得漂亮有钱又有权
轻松学巴利——第8课
僧残6——未经僧团审批为自己建造无施主的大孤邸
桑喀地谢萨6——未经僧团审批为自己建造无施主的大孤邸
修习慈心能令睡眠安稳
秃耳池畔天宫鬼的故事
桑喀地谢萨5——做媒
僧残5——做媒
为何有人能靠邪命致富?
出家修行不是逃避是逃亡 | 善吉祥尊者
业的四种作用
轻松学巴利——第7课
轻松学巴利——第6课
四事相应,人能共事
桑喀地谢萨4——向女人赞叹以淫欲法侍奉自己
僧残4——向女人赞叹以淫欲法侍奉自己
《轻松学巴利》完整版下载
轻松学巴利——第4-5课
临终时的心
轻松学巴利——第3课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