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驰|那年那月,铁钵子

文摘   2024-11-10 09:12   内蒙古  



铁钵子

铁钵子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准旗南河畔盛行的一种家庭用来捣调货的器皿。

铁钵子由钵子和铁锤组成,是铸铁组合体。钵子高六寸,粗细外径有三寸,内径也有两寸多,厚度能赶上成年人的食指,内深也将近四寸;铁锤有一尺长,底部是一个锤子,方圆有一寸左右。

当年马栅、榆树湾地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个铁钵子、铁锤组合体。这套组合铁器当年由榆树湾铸铁厂生产,钵子有模具,锤子要靠铁厂师傅手工锤打出来,产品供不应求。在那时,准旗南河畔制作调货基本上就是靠这套家具来完成。在笔者儿时,我家的调货也要用铁锤、铁钵子来完成制作。我记得一年中我家的调货一吃得没了,妈妈去榆树湾二门市或供销社买回干姜片子、花椒颗子、大料、干红辣椒和胡椒等调货的原料,便吩咐我和弟弟捣调货。

我家那时的地面是砖地,在捣调货时,我们还得品兑铁锤砸向铁钵子的力度,既不能重了,也不能过于轻了。力量重了,容易震烂钵子下面的砖块;力量轻了,则捣不烂钵子里的调货原料。力量必须适度均匀,才可完成捣调货的任务。

调货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儿的调味品。小时候开始捣调货时,由于调货的味儿冲(四声),打喷嚏是常有的事儿。妈妈让我们戴上口罩捣,后来慢慢儿适应了就不需要戴口罩了。最不好捣的调货是辣椒。辣椒属于刺激性最强的调味品,它不仅刺激嗅觉,还刺激视觉。有一次,妈妈让我捣干红辣椒,刚捣几锤,我就喷嚏打上没完,双目泪眼滂沱,我扔下锤子赶紧跑出门外。过了十来分钟后才继续捣腾。当年不管捣什么调货,基本动作是这样的:右手执锤,左手展开捂在铁钵子的口子上,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留一个口子,铁锤就在这个口子范围内上下运动,这当然是大人给教的。这样做以防调货片子或颗(kuo)子溅出来。同时捣调货也需要全神贯注,一走神,铁锤就有可能捣在左手背上或手指头上。我小时候就有一次铁锤捣在了大拇指上,瞬间大拇指就生出个黑泡来。

每年临近过年,家里要闹整大量的吃喝。既要卤肉,又要整摞一正月的饭菜,什么接年烩菜、焖肉、酥鸡、过油肉和碗面子等,这些饭菜的制作,需要大量的调货。我和弟弟打上整工,得捣几天的调货。当我家的“九格”调货匣子全装满时,我俩年前的捣调货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调货的制作由原来的手工操作演变成了机器加工;后来又由机器加工演变成了在市场上直接购买。调货这一简单调味品使用的演变,反映出来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几年前回母亲家,问妈妈铁钵子还在不在了,妈妈回答说早就按废铁处理了,我若有所失……

难忘儿时捣调货用过的铁钵子!






作者简介

陈骏驰,男,汉族,1966年生人,榆树湾陈家大院长大,小学和初中就读于榆树湾硫磺厂“825”学校(后改为榆树湾小学),大学文化程度,现在鄂尔多斯市纪委派驻市商务局纪检组工作。大美准格尔群成员。



河套故事
修改头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