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套人来说,葵花生长在房前屋后,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农田,如同身边的小麦、玉米等庄稼,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也许你要说盛开的葵花明艳动人,金灿灿的花海辉煌华丽,用庄稼一词岂不是大煞风景?是的,葵花在艺术殿堂里如梵高的画作,可以是艺术的天花板,一旦和生计挂钩,许多的浪漫就烟消云散了。赶海的渔民面对蔚蓝的大海,更多的是为狂风暴雨和惊涛骇浪担忧;放驼的牧民面对浩瀚的沙漠,更多的是对干旱和沙尘暴的关注。在一个秋天,我利用周日到田间采风,看到新推广的种植模式——葵花套种蜜瓜,累累的蜜瓜已进入采摘期,葵花也垂下了沉甸甸的葵盘,我举着相机,努力调整着各种角度,想捕捉一幅完美的丰收镜像,这时,旁边摘瓜的农妇说:“你们城里人才命好了,闲的没事干,来这里散心来了。”此言一出,我一下子兴趣全无,尴尬地悄然离开。在她的眼里,关注的是忙着抢收的成果和市场行情,是流了一年的汗水能否换来满意的收获,这才是生活的息息相关。
三瑞农科展馆插花
有人说,你在外地如果看到一个上下门牙对称地形成小豁子的人,那一定是河套人——这是长期嗑葵花籽形成的。可见,葵花与河套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葵花天生就适宜在河套这片土地上生长,它耐盐碱,对立地条件没有过高的要求。人们把好地种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地只有种葵花来利用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农业种植“以粮为纲”,生产队为了完成公粮任务,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但老百姓一定要在自留田的地堰和房前屋后能开辟的一些边角地块种上葵花,在食品极度单调贫乏的年代 ,葵花籽就是河套人最好的零食。看露天电影、赶交流看戏,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的在大铁锅里炒一些葵花籽,装在衣兜里,坐在银幕下或戏台前,美美地享受精神和物质的“双文明”。冬闲了,在漫长的冬夜,葵花籽就是最好的闲聊伴侣,过年时,葵花籽更是必不可少的待客零食。葵花籽有多种吃法,成熟后直接把葵盘拧下来鲜吃,水润的葵花仁清甜鲜香,葵花籽晒干后直接生吃,葵花仁本真质朴的香混合着阳光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后来据有关专家说这样吃可以软化血管。再就是炒熟的原味和煮熟的五香,总之都是河套人刻“牙”铭心的最爱。
三胖蛋展馆葵花打卡点
时代步入市场经济,葵花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优势跻身于河套主打农产品,直至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每到盛夏初秋,八百里河套平原华丽转身为金黄灿烂的辽阔花海,其壮观的场面园中的牡丹、山坡的油菜花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无数镜头、画笔、文字如南方闻香而来的蜜蜂,无休止地发现、采撷葵花最甜最美的神韵。此时,河套的村庄都被金色的花海包围,河套人的希望也随着花朵次第开放。
三胖蛋产品展示墙——家财万贯
今年秋天的连阴雨浇灭了葵农热切的期盼。葵花成熟后要把葵盘割下来,然后再仰天插到葵花秆上晾晒,待葵花籽充分干透后再收回去脱粒,这样就能保证葵花籽的外皮完好,好的品相才有好的商品等级。今年的连阴雨让正值晾晒的葵花全部发霉,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今年的葵花瞎了”成为秋天的一声叹息!也有一种说法,今年的勤快人受制了,种的早,割的早,晾晒时正赶上了反常的连阴雨。晚行动的人迟迟没有割葵花晾晒,反倒是避过了这一灾。就像农民常说的一句话:种地就是打彩碰运气了,好一年歹一年。“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都说现在农民种地高度机械化了,省事了。这是事实,但每年气候的无常、价格的波动、生产资料的涨价等等是最大的不省心。记得当年因父亲落实政策回城的二哥,虽然要靠干个体打拼,但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用再担心刮风下雨了。在农村,如果遇到一场大风雨,快成熟的葵花就要倒伏,雨停后又要顶着大太阳在闷热的葵田里把倒伏的葵花一株一株地扶起来加固,有的扶起来也成熟不了……
三瑞农科展馆主题墙
近日,参加“巴彦淖尔市高质量发展”文艺采风活动,走进了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当地企业,专注于食葵种子产业20余年,是中国食葵种子行业“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公司,研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葵品种30余个,公司有高端的科研机构和国内最权威的向日葵种质资源库,入库资源5600余份。走在公司的展馆,大数据平台、葵花的发展历史、葵花的品种繁育等,丰富的内容辅以新颖的布展设计,让我对河套的葵花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旁边的中国高端瓜子领导品牌“三胖蛋”作了最好的诠释,这是河套大地开放出的最美花朵吧。不论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河套人种葵花总是坚韧前行,向阳而生。
葵花开,葵花谢,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