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绒等: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家族长辈

文摘   2024-09-24 22:35   上海  

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郭绒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 左志宏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 汪甜甜 ·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后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 2099 

14603字丨阅读时间约29分钟

好园长是怎样的形象?


不同人有不同期待,不同层次有不同标准,不固化、刻板化园长形象。


园长不仅是岗位,也是一个个鲜活生命。


从新教师视角去描摹好园长的形象,她有智慧的组织管理能力,她是温暖有爱的长者,她也是有前瞻性、专业性的领路人。


  • 我们可以视野更开阔一些,骨干教师,老教师又是期待着怎样的好园长呢?


  • 园长又是如何认为“好园长”的呢?


  •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需求,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呢?


期待园长和老师之间能进行更多有趣的对话。


       








































你(园长)得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我能跟着你学到东西,那我的人生就是在走上坡路的。”




另一方面,对“幼儿园发展”的追求间接反映了作为组织成员的新教师对外在“进步”的需求。


园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园所发展理念以及外部资源的支持。


她们期待“理念引领”和“善于社交”的园长,因为园长的科学理念引领可以凝聚共识,引领组织和组织成员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同时,园长的社交可以为幼儿园的发展争取各种社会资源的支持。


而组织机构的发展间接满足了作为组织成员的新教师对外在“进步”的需求。


幼儿园发展好了,我们每个人才能好。一个幼儿园充满问题,比如老师之间每天勾心斗角的,还谈啥发展呢。” (N10)




五、讨论与建议


(一) “好园长”、“家长式领导”与“家”


总体上,新教师心目中的好园长呈现了“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和“家族长辈”三重形象,每一种形象背后都展现了新教师对园长能力和素质的期待:


作为“组织领袖”的园长:

应具备较好的管理才能去保障幼儿园的运转和发展;

作为“家庭成员”的园长:

应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以一个平等的家人身份去关心家人,与家人一起营造家的氛围;

作为“家族长辈”的园长:

应具备一个老练的长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善于提拔年轻人的意识和智慧,积极推动团队建设,以带动“家族”的发展。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家长式领导”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的“权威” (Authoritarianism)、“慈爱” (Benevolence)、“美德” (Moral) 特征。



一方面,园长作为幼儿园最高领导者,扮演着“组织领袖”的角色,需要通过自己的管理才能保障组织机构的有序运转,展现自己的领袖权威。


幼儿园作为一个现代组织机构,主要采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园长更多被定位为幼儿园这个现代组织机构的领导者与管理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园长作为幼儿园这个组织机构的法定代表和最高行政负责人,是幼儿园的领导核心,对幼儿园发展全权负责。


作为“组织领袖”的园长展现了新教师对园长作为一个权威领导者的期待。这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园长的应然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现实照进理想”的体现。



另一方面,幼儿园场域的育人性和女性主义色彩使得幼儿园更多被渴求为“家”的形象,园长则是这个“家”的长辈和成员。


幼儿园不同于公司等一般组织机构,它是一个教育人、塑造人、发展人的教育场所,因此需要额外关注这一场所中“人”的需要与成长,包括新教师的需要。


此外,幼儿园作为不同于其它组织机构的存在,因女性占主导地位而具有鲜明的女性化色彩,这种色彩将这一组织机构蒙上了一种浓重的对人际关系和情感支持的渴望而非冰冷冷的上对下的理性管理或约束。


因此,园长也需要扮演“家族长辈”的角色,如同长辈般慈爱、无私地栽培晚辈,支持新教师、促进新教师的发展。


与“家长式领导”不同的是,好园长还需扮演温情的“家庭成员”的角色,即用家人的身份去关心、爱护、尊重同为家人的新教师,共同营造“家”的氛围。


如此,作为家庭成员的园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与新教师进行“我与你”的平等对话,打造“我们”共同的温暖家园。


这种“组织领袖”、“家庭成员”与“家族长辈”看似相互矛盾,但实质上这是我国幼儿园场域中的现代组织机构上对下的科层式管理、女性主义文化对情感与关系的重视、育人场所对人的发展与成长的关注之间相互融合与碰撞的结果,体现了新教师对“领导对下属的权威管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与关怀、长辈对晚辈的积极栽培”三重期待的合理组合。


同时,它也映射出新教师对于幼儿园这个组织机构的定位和渴望,即对“家”的渴望。


例如N02提到:


我们幼儿园的教师群就叫‘北北的家’,园长上次组织了一个‘守护天使’的活动,让每一个老教师都去守护一个新教师,我们感到很温暖,就像家人一样。因为是家,我知道自己是有所依靠的!也因为是家,我也愿意守护她,让它越来越好!”



园长的管理才能使得“家”里井然有序,团队建设能力带动“家族”积极前进,人格魅力则赋予幼儿园如家般的温暖。


在这个“家”中,园长既是她们权威的“组织领袖”、充满温情的“家庭成员”,更是慈爱的“家族长辈”,能领导她们前进、能与她们平等对话、更能支持她们成长。


(二) 基于需求支持新教师发展、优化园长形象


新教师需求下的好园长揭示了“园长形象”与“教师需求”的意义关联,好园长之“好”根本上取决于新教师的三大需求——“工作胜任”“自我进步”以及“关系和谐”


这样的三大需求各有侧重,且每一个需求中关键需求点也有所差异,如三大需求中新教师的主导需求是“自我进步”,而在“关系和谐”需求中的关键需求点是“亲近”、“关怀”和“尊重”。


此外,依据ERG需求理论的“满意-前进”“挫折-后退”“满意-加强”关系原则,这三大需求之间相互依存。这为基于新教师三类需求的内部关键需求点和三类需求相互关系满足新教师合理需求,从而支持新教师发展、间接优化园长形象提供启示和参考。



首先,以帮助新教师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关键点,满足其工作胜任的首要需求。


由图2,“做好工作”与“工作高效”是满足新教师“胜任”需求的主要路径。


对于新教师而言,阻碍她们做好工作的障碍主要有:


一是:

工作内容繁杂且不清晰,如一位受访者提到“事情太多、乱七八糟的,啥事都得做,啥事做不好” (N05);

二是:

如前所述,新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往往会遇到诸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如家园沟通、班级管理艰难等。


因此,园长一方面要合理统筹规划园所事务,让新教师对工作内容和要求有着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要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和授权,注意工作量和难度要符合新教师的“最近发展区”,以让新教师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体会到工作的胜任感。


另一方面,在新教师遇到困难时施以援手,而非“隔岸观火”或“袖手旁观”。


需注意,帮助新教师不是意味着剥夺新教师在困难和问题中自我成长的权利,而是为她们的发展提供一个支点,不至于让她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失望情绪和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



其次,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关键点支持教师发展,满足其“自我进步”的主导需求。


由图2可知,“进步”为全部受访者所强调,其主要源于对“教师发展”的体验,而这与“实践内蕴”密不可分。


研究发现,大部分新教师往往刚从大学毕业,虽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工作经验和实践智慧尚浅,因而在进入真实的教育场域中常常遭遇因理论与实践巨大落差而产生的“现实冲击” (reality shock) ,进而陷入自我怀疑和悲观消极的负面情绪。


反观,作为前辈的园长在多年教书育人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实践内蕴”。


园长的“榜样示范”则是一种传递其“实践内蕴”的显性指导方式,有利于帮助新教师在观察和模仿中了解实际教育情境中的意义、规范和原则,促进其实践性知识的习得,缓解其因“现实冲击”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因此,可通过建立或完善老带新的“导师制”或“学徒制”等教师实践共同体制度,发挥幼儿园中园长及其他熟手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满足新教师在学习模仿中提升实践能力的需要。


此外,实践性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缄默性,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进行传递,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只能在具体实践中获得和发挥作用。


实际上,大部分受访者也表示她们更期待在“做中学”而非“座中学”。因此,园长应注重新教师在“做中学”,有意识地为新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如参加公开课的机会,以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实践智慧的内化。



最后,以满足亲近、关怀、尊重需求为关键点,满足其对关系和谐的必要需求。


由图3可知,新教师对“关系和谐”的需求主要体现为渴望“亲近”“关怀”“尊重”,这主要源于新教师对关系的融洽、压力的减少和私人生活被尊重的体验。


然而,相关研究发现当下新教师常感自己是“学校里的陌生人” (stranger in a school),不被学校和同事接纳、甚至是孤立。


此外,新教师的闲暇时光也非常有限,休息日“加班”现象时有发生,她们没有感受到领导对其生活的尊重。52.3%的新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43.4%的新教师甚至常常感到精神紧张、筋疲力尽。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平等的幼儿园沟通对话机制、营造关怀温暖的幼儿园氛围、建构同伴支持系统等以助力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满足新教师对亲近、尊重、关怀的需求。


同时,合理控制教师工作量、尊重并保障教师的闲暇时间以拓展教师的心理自由度,也是满足新教师对“关系和谐”需求的基础性条件。



六、结语


总之,本研究基于新教师需求视角考察了好园长形象,揭示了好园长的三重形象——“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和“家族长辈”,以及背后所潜藏的新教师的三大需求——“工作胜任”、“关系和谐”和“自我进步”,贡献了已有的园长形象观和教师需求观。


当前园长形象观多表现为“管理者”或“领导者”形象,而本研究基于对“新教师需求”的挖掘并结合幼儿园女性主义文化和育人性的场域特点,揭示了园长“家庭成员”和“家族长辈”的形象,这是对传统园长形象观的突破与创新。


此外,透过这一园长形象所挖掘的“新教师需求”也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观,不仅展现了新教师的“求生欲”,更揭示了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于“关系”的需求,以及对内在生长 (即“自我进步”) 的需要。


此外,超越于一般意义上对园长主体单一形象的探究,本研究对“好园长形象”与“新教师需求”进行了关联探究,不仅展现了形象建构的主体间性,更为透过园长形象挖掘新教师的内在需求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因职业生涯的特殊性和关键性,新教师需求应被给予额外关注。


对新教师需求的把握不仅影响到新教师后续职业发展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更间接影响整个幼教行业的职业吸引力和稳定性。


然而,一直以来新教师深层次需要往往被掩盖在整个大的教师群体之中,没有被充分重视和挖掘。


本研究创新性地引入了ZMET技术以及ERG需求理论,通过对好园长形象背后新教师价值需求的挖掘和解读,不仅有利于管窥新教师的心声、展现新教师的内在需求,更为基于新教师需求支持新教师发展,提升其职业生涯质量提供信息支持。


另一方面,也为基于新教师需求探究园长形象提供借鉴。当前很少有研究从关键他人的视角去探究园长形象,尤其是新教师需求视角。



尽管本研究只提供了探究园长形象的一个视角,但却是一个至关重要且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视角,它可以为园长形象管理提供独特的参考价值和一种新的优化思路,即基于教师需求支持新教师发展进而优化园长形象。


实质上,以园长为代表的幼儿园管理者在满足新教师合理需求基础上支持新教师发展进而推动自身形象的优化,有利于促进管理者形象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共生发展。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郭绒、左志宏、汪甜甜老师,(郭绒,左志宏,汪甜甜.新教师需求视角下的好园长:组织领袖、家庭成员、家族长辈[J].教育学报,2023,19(02):144-157.) 发表于“教育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为幼教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FANTILLI R D,MCDOUGALL D E. A study of novice teachers:Challenges and supports in the first yea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9,25(6):814-825.

[2] 陈翠,周淑惠,凌晓俊. 幼儿园初任教师成功因素的质性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19(5):15-26.

[3] OPLATKA I,EIZENBERG M. The perceived significance of the supervisor,the assistant,and parent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of beginning kindergarten teache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7,23(4):339-354.

[4] 张丽敏,叶平枝. “我是谁?何以为师?”:社会互动中的幼儿园教师身份构建——一项多案例个案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19,48(12):69-85.

[5] 程秀兰.幼儿教师心目中的好园长——一次调查的结果[J].学前教育研究,1998(3):38.

[6] ALDERFER C P.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Performance,1969,4(2):142-175.

[7] COULTER R A,ZALTMAN G,COULTER K S. Interpret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An Application of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J]. 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1,30(4):1-21.

[8] REYNOLDS T J,GUTMAN J. Laddering theory,method,analysis,and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88,28(1):11-31.

[9] NEMBHARD I M,EDMONDSON A C. Making it safe:The effects of leader inclusiveness and professional status on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improvement efforts in health care team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6,27(7):941-966.

[10] 李海,朱金强,张勉,等. 如何激励多样化的知识员工?——基于一个分类框架和差异激励模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0):164-180.

[1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8-69.

[12] WORTHY J. ‘It didn’t have to be so hard’:the first years of teaching in an urban schoo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2005,18(3):379-398.

[13] CHEN X,EBERLY M B,CHIANG T,et al. Affective Trust in Chinese Leaders:Linking Paternalistic Leadership to Employe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40(3):796-819.

[14] 向小英. 园长领导力的反思与重构[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61.

[15] 刘霖芳,柳海民. 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15(2):81-86.

[16] 康丹. 幼儿园新教师的教学适应过程与方式[J]. 学前教育研究,2014(5):11-16.

[17] 殷玉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14(6):34-40.

[18] SCHERFF L. Disavowed:The stories of two novice teache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8,24(5):1317-1332.

[19] 左志宏,席居哲,张明月. 初任幼儿园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及其对职业承诺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2013(10):40-45.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

后朴教育
后朴教育让教育更专业:成专业教师,润智慧家长,育幸福儿童。后朴教育是以学前教育领域课程文化软实力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定制化的园所文化建设、园本课程建设、教科研指导咨询、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培训及产品为一体, 为学前教育专业赋能的社会型教育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