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邓睿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教育学博士
· 陆超 ·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 2106 篇
7065字丨阅读时间约14分钟
名校长特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种哈姆雷特,那么也会有一百种名校长的“画像”。
探讨名校长特质的意义不在于真的罗列出一二三来,而在于引发我们思考:
何以成为一名校长?
何以成为一位名校长?
名校长应该“名”在哪里?
概而言之:立言,立行,立德。
校长有深度思考的习惯。
有思考就可能会产生思想,有思想才可能写出给人启发和力量的文章,所谓“文以载道”,这是立言。
校长有躬身实践的勇气。
管理一所学校是繁杂而琐碎的,不全是浪漫的情怀和热烈的情感,它也需要有沉下去、静下来做事情的智慧。
一个人成事是能力,带领一群人成是便需独特的个体魅力。
个人魅力何处来?在立行。
校长还需要有成人之美的胸怀。
管理不仅是做事,也是在育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这是立德。
正文
实现变革与发展的能力是卓越领导力的体现。领导的任务就是要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推动变革,实现组织的发展,这是变革的目的。
尽管竞争压力要求变革,但只有这种压力较为强大时变革才会发生,而卓越的领导者则能在最佳的时机推进组织的变革。”
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引下,名校长需要具备持续的变革力,不断深化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学生评价机制、教师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发展与创新,带领师生不断超越,成就更好的办学品质。
具有变革力的名校长有强烈的改革意愿和明确的改革目标,善于捕捉推动学校变革的时机,能够准确寻找到变革的突破口,将变革的愿景落实为可行的变革方案,将不断形成、完善的教育思想转化为不断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实现思想与实践的统一,在善作善为中“成事”。
(三) 在立己达人的“成人”中彰显辐射力
泰瑞从行为过程角度将领导定义为“影响人们自动地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坦南鲍姆也提出“领导就是在思想交流过程所实现的一种为了达到某个目标的影响力。”
不同的定义都强调了领导者的领导效能有赖于影响力的发挥。
校长作为领导者,其影响力的发挥在校内表现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在校外则表现为对同行、同类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
与一般的优秀校长不同,在追求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背景下,时代呼唤教育家型校长的涌现,更期待名校长能够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区域教育的发展,彰显其社会责任。
从优秀校长走向教育家型校长的过程,是从“小我”走向“大我”“超我”的过程,是追求立己达人的“成人”过程,名校长们不仅要在自己的办学育人上取得成就,还要增进辐射带动作用,帮扶薄弱学校提升教育品质,推进成长共同体的建设,引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因此,名校长具有较强的教育辐射力,通过学识、能力、情感、道德的影响,带动更多的校长、教师共同成长。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其成功实践经验的简单迁移,更是其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推广。
名校长从自身成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办学智慧,将其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梳理形成有体系的教育思想,发展其战略思考力,形成思想力;名校长具有强烈的变革意愿,在形成系统教育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发展其战略行动力,形成变革力;名校长致力于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转化,而非简单地复制迁移成功经验,发展其战略影响力,形成辐射力。
在这“三力”中,思想力是变革力的基础,决定了变革的方向和成效;以思想力和变革力为支撑,辐射才得以实现,同时名校长的思想只有转化为变革行动并且通过辐射传播,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思想力、变革力、辐射力,三者互相渗透、互相生成和促进,构成了名校长特质的核心要素。
三、新时代
中小学名校长的成长路径
校长在自我角色认知中,往往把自己定位为实践者的角色,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实干”,劣势则是理论水平不高。
在绝大多数校长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中,提升理论水平往往是其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校长理论水平的提升似乎不能与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同步,他们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有机关联,因此又出现了否定理论学习价值的倾向。
针对这一现象,“国培计划”明确规定校长培训的实践性课程不低于总培训课时的50%,培训教师应包括不少于50%的实践领域专家。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教育教学理论发生了怎样的迭代,无论学校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实践场域对于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都从未被否认或忽视过。
赞科夫认为:
科学的教学论应建立在研究教学的实践及其改造的基础之上,这是无可争论的真理。
对实践的研究可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既可研究并概括教师的先进经验,也可进行实验,而实验是为了查明效果和解释‘现成的’经验,有时是为了创造新的经验,等等。
同时,教学论与整个教育学一样,也是为实践服务的。”
名校长成长中思想力、变革力、辐射力的形成都不能脱离实践场域,与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者相比,名校长的“成文”“成事”“成人”也是在实践场域中发生、发展的。
(一) 实践场域中注重对话反思,提升名校长的思想力
校长们在教育实践中取得成就有赖于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知和把握,有赖于其所掌握的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与能力。
然而,他们所具备的教育教学知识、理论存在着隐性化、感性化、零散化的特征,他们在成长为名校长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进行知识建构,即在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历,生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实践性知识,并通过理论水平的提升,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感性知识理性化,零散知识系统化。
“成文”并不是一味地让校长坐在书斋里“写文章”。
有关实践性知识建构的理论表明,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生成依附于知识场、实践场、文化场三大场域之间的不断互动与碰撞,表现为实践者、学习者、研究者与实践场域之间的磨合,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之间的双向互动。
因此,校长实践性知识和智慧的建构也是在与实践场景、与教师学生、与专家同行的互动中产生并提炼出来的。
因此,要通过研讨交流、经验分享、主题展示等方式,让校长们剖析成功的教育实践案例,在与专家、同行、自我的不断对话中逐渐总结成功教育实践案例的经验,厘清实践行为背后个体对教育、学校、学生、教师、文化、课程、教学、管理、质量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并在他人和自我的追问中不断反思,构建起对关键概念的理解,在各个关键概念之间建立关联使其形成体系、达成统一。
通过这样的过程总结个人对教育、办学的思考与感悟,经过概念化、逻辑化、体系化的整理进而形成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刻且系统的教育思想。
(二) 办学智慧具化为迭代行动,提升名校长的变革力
如果说“现场”在“成文”的过程中是一种隐形的存在,那么在“成事”和“成人”的过程中则是一种显性的载体。
在与笔者的交流中,许多名校长都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非常幸运地成为了名校的校长,他们期盼的是自己能够带领一所名校再创辉煌;还有的校长则是在过往的办学中挽救了一所面临生存危机的薄弱学校,他们期盼的是寻找新的突破,带领学校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名校长都不愿意沉溺于过往成功的实践经验中,都想打破自己所创造成功的“天花板”,都想不断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以迭代的行动不断完善自己的办学实践。
有研究者认为,成功变革的模式是目睹-感受-变革,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分析-思考-变革。
因此,校长思想力的形成及其转化为变革力、变革力的施展、辐射力的发挥都不能脱离鲜活而具体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场域。
就名校长而言,他们的成长不能脱离教育现场,他们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和实践场域的迭代行动需要增强现场感。
在名校长的培养过程中,培训者不仅要“走进去”,到名校长所在学校的现场,帮助其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创新,还要“走出来”,带领名校长进入各种不同类型学校的现场,让他们通过校园实地考察、课堂教学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结合自身的办学经验以及教育思想,迅速和准确地对教育现场进行诊断,形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思路与策略。
不仅要进入发达地区、发展水平高的学校教育现场进行考察交流和思维碰撞,也要进入尚需帮扶提升的学校教育现场寻找问题和瓶颈。
在目睹不同教育现场的过程中,名校长们会受到多样的启发,感受校际、区域之间的教育差异和风格特色,体会不同主体的教育诉求,激发出更为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意愿。
名校长在现场中将个体的办学经验转化为办学智慧,再将办学智慧具化为迭代行动,形成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驱力。
名校长的智慧生成正是在这样的现场中变得可触摸、可感知。
(三) 具身体验中思考教育公平,增强名校长的辐射力
国家对名校长的期待不仅在于让他们办好自己所在的一所学校,还在于他们能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内甚至更广阔范围内学校的共同发展,这就需要名校长到不同学校形成具身体验和认知。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身认知成为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
具身认知:
主要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它强调身体 (物理结构、感知运动经验、状态)、环境和大脑在认知中的作用,强调认知的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和接地性。
具身理论认为认知不仅是发生于大脑中的抽象符号加工,而且和身体具有内在关联性,认知是情境性的,环境 (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身体的物理属性、状态及其运动经验会改变认知。
情绪、抽象概念、意志态度的具身性对名校长的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具身认知理论在道德哲学研究领域也颇受关注。
哲学家彼得·辛格曾讲过一个有关挽救落水儿童的道德两难故事,从哲学的视角论证了人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在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现场感”。
名校长的成长也需要这样的“现场感”。正是在不同的学校教育“现场”,名校长通过具身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教育道德情怀和教育使命感。
当名校长走进薄弱学校、偏远贫困地区,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中,在乡村学校现场与校长、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存在问题、贫困地区师生的实际需求才会产生具身体验,并激发对教育公平的思考,进而更加理性地认识教育差距问题,准确地把握帮扶对象的问题与需求,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身体的活动方式、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决定了我们怎样认识和看待世界。
因此要在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中进一步激发名校长的道德感、责任感,使其产生将责任、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强烈愿望。名校长的教育情怀和担当精神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和彰显。
在追求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背景下,名校长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期待着有更多的名校长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通过思想力、变革力、辐射力的塑造与提升,实现“成文”“成事”“成人”的目标,形成中国教育智慧,为世界贡献中国教育方案。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邓睿、陆超老师,文章来自“教师发展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为幼教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