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松:如何提升课程与游戏回顾环节的质量

文摘   2024-09-07 17:20   上海  

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时松 ·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2084

4431字丨阅读时间约9分钟

游戏是自主的,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地不参与其中。


从有意识地观察到有目标地回顾分享,教师的教育价值就此显现。


游戏回顾既不能任由孩子漫无目的地分享,没有主旨,也不能是教师自说自话地表达“高大上”的知识点,而是基于幼儿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的行为,进行经验梳理、凝练分享。


       



正文


现在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样态虽然多元,无论是生成课程,还是安吉游戏,无论是主题课程,还是自主游戏等,其核心理念都是越来越提倡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不断地尝试降低教师的高控,希望培养热情主动会积极探究、游戏、学习、生活的幼儿。


在逐渐低结构、低控制的课程与游戏改革下,尤其是在自主游戏大力推广的背景下,如何避免低质量表面热闹的课程或游戏活动,让幼儿的自主游戏、生成课程具有含金量是当下需要注意的议题。


之前专门撰文探讨了学习与游戏的五个环节(谈话、大组、小组、整理、回顾),其中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大组活动中的“准备”,分别是情境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情感的准备、材料的准备,这些准备不是高控性集体教学,而是必要的引导与示范以及支持,能够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接下来的活动中。



高宽课程曾经提出“有准备的教师”,本人提出“有准备的儿童”,大组活动的五个“准备”就是对幼儿经验准备的有力支持。


此举是为了克服纯粹纸质游戏计划的弊端,幼儿通过表征做游戏计划固然重要,但是没有成人的支持,只靠幼儿每天一张张纸片做游戏计划,是不够的,今天不再赘述这部分内容。


小组环节,大段的时间留给了幼儿,让幼儿多想、多说、多做,幼儿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做中学”、“玩中学”,当然也可以是纯粹地“玩”,这个时间段教师需要管住嘴(不是闭上嘴,也不应该闭上嘴,教师必要时可以,也应该与幼儿进行适当地互动,促进游戏与课程往纵深方向发展),教师更多扮演的是观察者、倾听者、记录者的角色。



当下游戏与活动中,很多教师完全闭上嘴,缺乏对幼儿游戏与活动的必要支持,这是不对的。小组环节、整理环节,今天也不赘述。


接下来要重点探讨回顾环节,无论是在自主游戏中,还是在生成课程里,回顾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提升课程与游戏质量的重要路径,然而目前这个环节普遍做的不好,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下回顾环节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师不知道回顾什么。


回顾没有重点,流于形式,回顾环节变成了作品展示环节,或者是活动过程流程介绍环节,此环节变成了“你说、他说,幼儿轮流说”的流水账;



二是,教师每次回顾的点过于口水化。


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做什么,回顾无法突出幼儿发展面临的核心经验,回顾的内容没有含金量;



三是,教师回顾的点过于窄化。


回顾的很多点只是幼儿的个别化问题,游戏过程中就可以个别化或小组化解决,非要拿到集体面前去回顾,其他幼儿缺乏兴趣也无相关经验,以致于浪费了大部分幼儿的时间;



四是,教师回顾的点较为固定。


尤其是做户外自主游戏的园所,搭建类、沙水类等游戏,可回顾的点比较固定,偏科学领域关键经验的回顾,幼儿全面发展很难落实;



五是,幼儿游戏后表征占用大量的时间。


教师机械地记录,游戏回顾草草结束,没有很好地落实。


回顾环节,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太长,拖拖拉拉,幼儿疲倦,游离在外。太短,草率了事,流于形式,幼儿的经验很难得到提升。


回顾环节合适的时间是10-20分钟左右(小班时间可以短一些)。


回顾环节,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与自主游戏或活动环节(小组环节)是截然不同的。


大段的自主活动(包括自主游戏、生成课程下的自主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不做过多干涉。


然而,回顾环节中教师应该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回顾环节才能变得有效、优质。



回顾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否认幼儿的主体地位,只是强调了回顾中教师的引领作用。


回顾环节,回顾前教师要心中有数,而不是茫然地走个流程。


所谓的“心中有数”是指回顾前教师就应该清楚地知道接来了回顾的“点”是什么,这个“点”主要是幼儿游戏与活动的过程,亦或是作品,也可以是活动中涉及到的人、事、物等。


这些“点”不应该太多,太多显得繁杂,不利于幼儿讨论与理解。每次回顾的“点”对应一个重点,每次回顾至少要有一个重点,也可以是两三个,最多不要超过三个“点”,有时能够把一个“点”整透彻了,也就可以了。


每个“点”不是泛泛地讲述做了什么、玩了什么,而是要突出这些“点”背后的教育价值,“点”对应的是各个领域的关键经验,涉及的是具体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自主游戏或生成课程都弱化了教师的预设,甚至很多地方都取消了集体教学活动。教学形式以及教师备课的形式都可以变革,但是不变的是教师要心中装着幼儿发展的目标,让幼儿每天的游戏与活动有教育价值,而非只是纯粹地“玩”。


纯粹地“玩”不能叫做课程,只有“游戏课程化”了,游戏才能叫课程,游戏课程化的关键在于游戏能否蕴含教育的价值。


总结回顾环节,其实就是游戏走向课程的具体体现,在回顾环节凸显教育价值。


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以自主游戏、自主活动为名,弱化甚至是抛弃幼儿发展的关键经验,让幼儿园变成了“游乐园”。


幼儿玩的开心固然重要,实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玩的过程中幼儿的经验能否得到有效地增长,《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里的教育目标能否在玩中潜移默化地达成。


某种意义上说,游戏环节或操作环节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过程,而最后的回顾环节则是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提升经验,明确知识、技能、情感经验的理性总结过程。


如果想做到精准、有效地回顾,教师就需要在幼儿游戏与活动过程中认真观察、倾听,更重要的是要基于专业知识快速地捕捉有价值的“点”。


以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幼儿园吴老师开展的“飞机”主题为例。

主题起源于幼儿在户外活动时看到了天上的飞机,这个幼儿园附近就有一个小型飞机场,由此生成了“飞机”主题。


此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其中的一个分支是搭建飞机。


起初是在室外搭建飞机,搭建了三次,而后游戏活动延伸到室内。


第一次搭建时幼儿用垫子围了个飞机造型,但是垫子老是倒。


第二次搭建前,教师引导幼儿先做游戏计划(大组集体性活动),大家积极想解决对策,提出了4种办法,教师将这4种办法写在了白板上。


小组活动中,自愿参与的幼儿加入到搭建游戏中,一部分不愿意参与此游戏的幼儿进行其他区域游戏。


参与搭建飞机的幼儿比较多,幼儿积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垫子倒的问题,比较后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毛根连接这些垫子。


解决飞机不倒的问题后,幼儿自发地搬着小板凳排排坐到飞机内玩起了游戏。


有幼儿扮演飞机长开飞机,每隔一会,飞机长就喊到了哪个国家大家可以下飞机了。


多数幼儿手里拿着小玩具坐在小板凳上各自玩自己的。


有一位小男孩端着一个托盘给其他幼儿送饮料,有一两位幼儿在飞机的前面玩起了“卧铺”游戏。还有几位幼儿坐在飞机的“机翼”上,因为飞机太小,里面坐不下了。



回顾环节,教师干脆利索,重点回顾了三点:


1

幼儿用什么办法有效地解决了飞机倒的问题,与起初的游戏计划遥相呼应;

2

梳理了游戏中的角色,重点表扬了那位扮演空少的幼儿,大家一致认为他积极地为大家服务是值得称赞的;

3

针对“卧铺”问题大家进行了简单讨论,延伸出下次活动改进“卧铺”空间的问题。


整个回顾环节大约10分钟左右,教师借助一体机,使用图片与短视频,帮助幼儿获得感性经验,要点明确,幼儿积极参与,效果很好。


其实,第一点与第三点可以合并,都属于飞机的搭建,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后续如何进一步完善搭建游戏。


还有一个很好的“点”教师没有发现,机长每次报站时都是瞎报,随便说一个国家名称,而且这些国家的数量很有限。


回顾时,教师可以在一体机上打开世界地图,带领幼儿简单了解下世界地图,扩展下幼儿有关地理与国家方面的知识,下次活动可以延伸到帮助幼儿做飞行路线图等。


上述的回顾,教师是主导者,通过回顾教师将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融入其中。


再比如,北京市延庆区第三幼儿园李萍老师的活动。

此次主题下属的小活动是制作钟表,部分不感兴趣的幼儿进行其它区域游戏。在回顾环节,教师可以重点回顾两板块内容。


一是针对主题下的T活动,教师没有让所有幼儿轮流分享各自制作的钟表,这个分享已经放到前面环节了,小组活动中谁提前制作好谁就自由分享了。


教师针对钟表制作,带领幼儿可以思考两个要点:一方面是有的幼儿制作的钟表指针可以转动,而有的幼儿制作的钟表指针不能转动,通过对比分析进而教师鼓励幼儿思考这是为什么,教师带领幼儿进一步了解了指针转动的原理,为后续幼儿重新制作钟表做了良好的经验铺垫;


另一方面,有一位幼儿制作的钟表在12-1、1-2、2-3、3-4之间点了五个点,而其他幼儿都没有这样做,这说明这位幼儿关注到了“分钟”这一概念,只是不应该是5个点,在表扬此幼儿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对比了真实钟表上的“点”,让幼儿了解了分钟这一概念,同时纠正了不是5个点而是4个点。


另一板块,教师带领幼儿重点回顾了区域游戏中某一小朋友制作的齿轮转动作品,教师先让这位幼儿自己分享了这个作品(四个齿轮,三个纵向的,一个横向的,只要转动其中一个,其它的齿轮都可以转动),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短视频,进一步了解齿轮转动的原理以及涉及齿轮的一些概念(轮齿、齿槽、端面、法面等)。



区域游戏幼儿活动的内容很多,教师不需要面面俱到把所有区域活动都兼顾到,重点回顾齿轮这个游戏即可。


通过齿轮游戏的回顾,教师帮助所有幼儿提升了齿轮方面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也有助于后续建构区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虽然只是个别幼儿的齿轮游戏,但是通过集体讨论性回顾,所有幼儿都可以通过此举获得间接经验。某种意义上,最后的回顾环节是一个小型的集体教学活动。


再举一个例子:

北京市延庆区第六幼儿园有位老师带领幼儿认识桑树叶、采摘桑树叶、清洗桑树叶、晾晒桑树叶。


在回顾环节,教师带领幼儿重点讨论了“坚持”,因为活动过程中有幼儿因为清洗桑树叶辛苦而放弃、抱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阅读一本有关坚持的绘本,进而培养幼儿做事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概括而言,回顾环节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

应重视回顾环节,将其视作提升幼儿关键经验的重要路径;

2

要凸显教育价值,回顾环节应明确相应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

3

回顾应干脆利索,回顾环节不宜拖泥带水,开门见山直奔要点;

4

需明确教师主导,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等,但是这个观察、思考等应该有针对性,其针对的“点”是教师预设好的;

5

保持开放性,虽然回顾环节是教师主导的,但是也保留幼儿新观点、新发现、新兴趣;

6

回顾要点不宜太多,每次回顾2-3个即可,有时把一个“点”整明白了也行;

7

回顾承上启下,总结分析当前活动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为后续的游戏等活动指明方向;

8

回顾着重普遍性问题,回顾是集体性活动,因此回顾的关键经验应该是幼儿发展面临的普遍性经验;

9

回顾应兼顾T活动与C活动(此要点只针对开展生成课程实施融通后5个环节的园所);

10

回顾环节应引发幼儿的思考,如果是热烈的思维碰撞则更好。



回顾环节虽然是教师主导,但是这个环节不是知识、技能、情感的灌输式讲授,而是借助实物、照片、短视频等,引发幼儿观察、分析、讨论、批判、综合、应用、创造等高阶思维。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时松教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为幼教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


后朴教育
后朴教育让教育更专业:成专业教师,润智慧家长,育幸福儿童。后朴教育是以学前教育领域课程文化软实力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定制化的园所文化建设、园本课程建设、教科研指导咨询、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培训及产品为一体, 为学前教育专业赋能的社会型教育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