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陈勇 ·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实验学校校长、教育学博士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 2105 篇
9153字丨阅读时间约18分钟
儿童与大学,这二者似乎有很远距离,一个具象活泼,一个深刻研究,但细细一想,又发现二者天然地有关联。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但也是好奇好问的,是最最要探究这世界奥妙的,“十万个为什么”都无法满足她们的好奇心哩!
大学是治学严谨的,也是创新创造的,说到底也是要凡事问个为什么,探明世界的奥秘。
“儿童大学”是诗意美好的,也是踏实严谨的,是想象创造的,也是操作实验的,是尊重历史的,也是期许未来的。以大学的精神创办中小学,是“儿童大学”现实主义的浪漫。
正文
儿童是属于未来的,中小学所教授的课程不能仅指向解决过去的问题,更要为解决未来的问题留下接口,培养儿童在未来社会不确定性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儿童大学”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是传授现有知识,必须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树立“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课程的构建者和创新者。
第一:
教师要将思想、情感、经验与方法融入国家课程,共同建构生动而富有意义的课程内容。
第二:
教师应基于国家课程的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与创新,参与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三:
教师还应以课程开发与建设为目标组织教研、申请课题、打造学习空间、建设校外基地等。
只有这样,“儿童大学”才能以动态发展的课程适应动态生长的儿童的需要。
那么,如何让教师确立“教师即课程”的理念呢?这就需要学校给予教师教学赋权与支持。
研究表明,赋权能提高教师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也能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因此,“儿童大学”在推进“教师即课程”理念落地的过程中,既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提出明确的专业要求和目标,又充分给予教师自主权和独立性,以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同时结合教师需求,给予专家、资源、平台的支持与管理制度的保障。
在“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实践初期,为了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学校提出“每一位老师至少要开设一门选修课”的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和对学生需求的了解自主开发和设计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当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系统的指导,这一阶段教师开发的课程在质量上还参差不齐。此外,由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充分,也导致了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或遗漏问题。
当校本课程在数量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学校随即开始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加以规范,以确保所有校本课程都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在课程内容上,学校颁发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课程内容的互补性和贯通性。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课程审议、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课程实施前,相关文本性材料要递交课程审议委员会进行审议,通过后才能够开设;课程实施后,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若连续不合格就需及时淘汰。
在学校的规范建设下,部分较为优质的课程互为支撑,形成了课程群;相关教师也牵头成立了戏剧学院、科学学院等,推动跨学科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经过这一阶段的优化,“儿童大学”的校本选修课质量和规范性得到切实提升。
(三) 确立“面向未来”的定位,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教学
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和5G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各类社交媒体应用平台的出现,改变了当今社会的社交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
当今的儿童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信息技术是他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教育技术变革成为教育时代性的重要特征,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十分重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大学”不能被动等待,而是应该主动拥抱教育技术变革,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造性教学,以培养儿童利用技术创造未来的可能。
在申报上海市信息化标杆校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在第三届“尚伍”杯教学比武中全面推动“三个助手” (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以及作业辅导助手) 的教学应用。
期间,部分干部和教师认为许多年轻教师的传统课堂还没有站稳,推行新的技术应用会影响他们的教学发展。
这反映出他们对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存在误解,甚至将技术与课堂教学二元对立起来,并没有真正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不是技术掌控,而是要利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面对这些质疑,我查阅了相关的专业文献,认为要排解教师对技术的忧虑就必须要回到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上来,探究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只要不过度依赖技术,杜绝为运用技术而教学的现象,就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也不会影响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经过管理层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三个助手”不仅在学校范围内被常态化应用起来,并且成为区级唯一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场景。
年轻教师不仅没有受到新技术的负面影响,反而借此缩小了与资深老教师的教学差距。
各个教研组也都在深入研究“三个助手”助力优化教研的方式,希望借此提高教师使用新技术的能力,真正有效落实“儿童大学”的培养目标。
三、为未来而学:
培养与未来同行的儿童
国家栋梁是胸怀天下者,必有大格局;是博览群书者,自有宽视野;是言辞成章者,尽显优表达;是脚踏实地者,践行精实践;是推陈出新者,彰显强创造。
学校的校训是“世承·创造”,“世承”取自上海师范大学首任校长廖世承先生大名,意为世代传承师大人对大学精神与师道的不懈追求;“创造”取自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名言。
就我们这所新学校而言,不管是培养目标还是校训,都体现出学校作为一所“儿童大学”对每一个儿童都能在世承前人智慧基础上成为国家创造性人才的期望。
“儿童大学”提倡“为未来而学”,就是要培养儿童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包括儿童理解真实的世界进而创造新世界的能力,也包括儿童与社会友善相处、推动社会良治的能力。
(一) 打开儿童生活的世界,拓展儿童思维的边界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儿童只有站在更高的山峰上,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打开思维的边界,为创造力的迸发提供丰富的土壤。
这个广阔的视野就是儿童生活的世界。
“儿童大学”以儿童为本位,以大学的创新精神为支撑,希望通过建立儿童与外部真实世界的关系,从根本上突破工业革命时期流水线工人式的教育模式,实现育人方式的真正改变。
一方面,学校树立起“学习在窗外,世界是教材”的意识,让儿童在社会中成长。
儿童除了在学校中生活并开展人际交往之外,也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成长,在社区、工厂、街道、社会团体、技术空间中与成人互动,与生活环境互动,从而培养起对职业、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并由此建立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因此,学校积极整合大学等科研组织、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资源,打造学校特色的校本“博学课程体系”;又与上海师范大学校史馆合作打造历史学习空间,为儿童提供与历史和现实接触的机会,使他们增进对社会发展的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
另一方面,学校明确了教育与技术变革的关联,主张儿童在技术实践中成长。
学校利用地处工业区的优势,积极与集度汽车、沃尔沃、联影、华宝与京东取得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共建跨学科课程,助力儿童在这些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实践项目中获得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如集度汽车向学校捐赠第一代汽车机器人,共建集度汽车学习空间,开发初中人工智能课程;
嘉定气象站捐赠气象设备支持学校气象站的建设;
优必选企业捐赠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设备,助力学校打造人工智能科创空间;
上海飞镖协会捐赠专业镖靶设备,助力学校飞镖体育空间的建设;等等。
在这些技术设备打造的技术空间中,学生提出各种想法,动手实验,彼此合作,展示产品,实践性思维与创新性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
这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在不确定的未来更好生活的能力,并实现作为自然人、社会人与工具人的平衡。
(二) 确立儿童主体性原则,推动儿童的自主发展
国家大力推动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表明培育儿童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是实现社会良性发展的主体。尊重儿童的人格和需要,推动儿童的主动参与与建构,是儿童主体性实现的基本要求。
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以儿童主体性原则推动儿童的发展。
首先,提升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研究意识。
学校“博学课程体系”的立意就在于此。在第四届厦门地区数学建模联合研习活动中,学校四名七年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论文,再去比赛现场进行答辩,最后获得了“特等入围奖暨一等奖”,他们的选题“国货之光”也入选了赛题目录。
其中一位同学回忆说:“我们阅读了100多篇相关文献,编制了调查问卷分发给同学和家长,询问他们对国货的看法,然后回收了200份问卷,再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最后再对最初提出的假设进行修改,呈现出一个多元线性模型。”
这样的“本事”离不开指导教师对相关博学课程的开发。在这样的师生配合下,学校还取得了第六届上海地区数学建模联校活动二等奖的好成绩。而在我看来,这些优异的成绩以及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都得益于学校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和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其次,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和善于合作沟通的能力。
传统的学校教育不鼓励试错,压制了儿童创造性思维,“儿童大学”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却认为,反复的实践在儿童的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儿童在学习中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不断试错、反思与调整,其创新思维在持续的实践中得到锤炼和完善,这就是“精实践”。同时,儿童在反复实践和创造活动中也要擅长交流和表达。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需要团队的协作和交流,而良好的表达是团队协作的基石。”
可以说,清晰准确的表达是将我们的想法传递给他人、促进合作和理解的关键,而有效的沟通是一种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与提升。
再次,尊重儿童的差异性以养成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儿童大学”理念反对以单一的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而将学生的差异视为其发展的资源。
学校曾经有一名从其他小学转来的六年级学生,这名学生当时很多门功课都不及格,但是酷爱飞镖。
他利用学校飞镖体育空间提供的课程,在短短一年后就取得了全国飞镖个人第四名的好成绩,并与同学一起获得上海市团体冠军。
这为他带来了自信,让他在学业上有了奋进的动力,最后他的所有科目都达到及格标准,甚至数学期末考试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
他自己也说,是飞镖运动让他的专注力得到了提升,找到了自信与被尊重的感觉。
还有一位八年级的同学,通过参加戏剧课程并且进行公演收获了自信,对语文的理解日渐深入,语文成绩排名提升了十多名。
结语
三年的办学实践证明,通过确立和落实“儿童大学”的理念,学校在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有了系统的建构,实现了特色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一所看得见未来的儿童大学”已初步形成,学校也收获了多方认可,获得嘉定区教育局颁发的“砺新奖”,也获得了“上海绿色学校”的荣誉称号。
当然,我作为创校校长,也深刻感受到将一个全新的理念落地是多么不易: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从量的累积到质的转变再到高级跃迁的渐进过程,需要校长和教师有坚定的信心,并历经反复实践、修正、提升与转化,才能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又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最终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三年的个人实践经历还说明,大学教授担任中小学校长可以为学校带来前瞻性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
当然,这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落差、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细碎等对大学教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他们要始终保持谦虚的实践学习姿态、足够的耐心和同理心,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未来,我还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需要思考如何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思考新教师面对日渐多元和开放的资源,如何站稳课堂同时开放课堂,如何平衡国家课程与校本创生课程的关系等。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将继续践行“儿童大学”之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陈勇教授,文章来自“教师发展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为幼教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