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

文摘   教育培训   2024-09-09 17:20   上海  

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后朴 ·

爱幼 丨 专业 丨 幸福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 2086 篇

8140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最高级的教育思想的研究就是不断践行它,丰富它,传承它,使之熠熠生辉,让教育精神薪火相传。


于漪先生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不是本本主义的讨论,而是给优秀的老师们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化个人赞誉向群体荣誉升级。


于漪先生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于漪先生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成立,这都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荣誉,也是国家、社会给予基础教育教师的荣誉,教育改革的成功得益于千千万万像于漪先生一样的优秀人民教师。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于漪先生的教育思想,了解其生平轶事,从中捡拾教育信仰。


       



一、于漪先生教育思想


教育不会衰老,教育思想也会在我们不断实践中愈发生机勃勃,但是教育家会老去,他们的思想需要有人传播,他们的信仰需要有人传承,他们肩上的担子也终会有一天交给我们年轻一代教师的。


于漪老师深情地说道:

古今中外所有留名史册的一流教育家几乎都具有这样的共性:他们从来不是关在自己的书房里闭门造车、空谈教育,也不是囿于个人之局部经验而沾沾自得,而是在实践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科学的教育规律,最终在理论上有所建树,逐步构建起他们的理论体系。”


她的教育思想不是停留在书上的,不是安静平面的文字,而是立体、生动的教育行为,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实践。


(一) 教育观


一个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因此,于漪老师对这些问题都有她自己独到的见解。


1.为什么而教: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坚持自己思考


20世纪80年代初,不少人认为“教书”是具体任务,“育人”则很抽象,是班主任的事。

于漪老师便大声疾呼:“育人”是大目标,“教书”要为“育人”服务。任何学科教学都应有教育性,有教育性的教学,就赋予知识、能力以灵魂、以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什么:跳出小我审视教育,要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


于漪老师较早提出了“全面育人观”: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本质的反映。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生命体本身也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

德性与智性是生命之魂,德智体美劳各育应有机融合。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不应该对社会亦步亦趋,而是应该引领社会思想,教育需要追根溯源,回归其本质


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教育不能忘记教育最终为人的精神生活服务。知识和能力是获取精神力量的阶梯,不是精神力量的全部。学生求学读书是为: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如果教出来的学生只知以个人为中心,以追名逐利、享乐为目的,缺少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那是教育的失败,有辱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

除了对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做深度思考,于漪老师也对学生观做深刻思考:

教师不仅仅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心”,因为学生有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

由此她提出:知心才能教心这是对“因材施教”生动的解读

不仅要把握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更要把握时代、社会、家庭因素在他们身上的影响与反映。教育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在沟通理解上多下功夫。



(二) “教文育人”思想


“人文说”是向当今教育贡献出的一颗赤诚之心。“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是从语文开始发端的。


1949年以来,语文界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说”。“文革”后,语文教育依然十分强调工具性,甚至有纯工具化的倾向。


1979年,敏锐的于漪先声夺人,发表《既教文,又教人》一文,大胆提出语文教育要有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辩证统一的整体观念


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语文教育“工具化”引导下的片面教学与引进的标准化考试一拍即合,语文教学陷入题海训练,学生没有兴趣,老师迷茫。


许多人把鞭子打在了高考上,于漪却不这么认为。


“支配群体性教学行为的其实是不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念。”


她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关键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不清楚,是“语文课就是基础工具课”的思潮在起作用。


那么语文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当时给语文学科定的各种“性”,如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等,超过了10种。


于漪老师在广泛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有关母语方面的文献后提出,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国符号体系,还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侧面。


她还主张,“人文性”较之“思想性”“情意性”“文学性”等更为合适,由此突破了原有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的框架。



这些思想,在1995年《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发表,在语文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并最终体现在2001年印发的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


这里的人文精神,于漪老师认为,既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人文思想,也有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思想。


“这是我在自身学术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跨越。”她说,有了这个思考和发现,对语文教育教学其他问题的思考和阐释,就有了原点和强有力的支撑。


由此出发,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


要实现“教文育人”的大目标,需要3个基础:



一是“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


也就是对育人要有全面具体的认识。“‘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指导着我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为我语文教学目的观——‘教文育人’的第一依据”。


二是时代的要求和使命意识


要有“以天下为己任”和“以教育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三是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


从实践中走来的于漪老师,从“人文说”和“教文育人”的教育教学观出发,逐步构建了完整而系统的语文教育体系,一直延伸到中国语文课堂教学的前线,扎根本土,直指时弊,具有鲜活的独创性。

她用生命唱出了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语文教育学”。

(三) 教师职业发展理论


于漪老师在长期的教师、校长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涯中积累了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财富,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教师学”。


没有教师,人就不能成才;没有教育,社会就会一片黑暗。


她进一步指出,教师的崇高职责就是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她特别强调,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教师职业是继承人类传统和面向未来的职业,关系国家的千秋万代,关系千家万户。


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身上要有时代的年轮。教师的智力生活一刻也不能停滞。她主张,教师要学一点哲学,要有文化判断力。



她还说,没有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意义非凡,教师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没有一个工作像教师那样对人的一辈子起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不可能是“零”,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教师首先在人格上要“表里俱澄澈”,做到在学生看来是个里里外外通透的、可敬的、高尚的人……


(四) “三个制高点”思想


于漪老师是有宏观思维和前瞻性思维的。


她之所以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肯定不仅仅在于她精湛的教学技能技法,也不单单是她孜孜不倦、吃苦耐劳的68年坚守一线,更在于她的高度:她有一双深邃的眼睛,“教在今日,思在明日”;一句:“绝不让自己的教育实践沦为外国理念的论据,震耳发聩。


关于如何办教育,于漪老师提出“三个制高点”思想:办教育必须确立制高点。


  • 首先,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 其次,要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

  • 再次,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发达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这一思想一举突破了学校的微观定位,把学校办学使命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起来,大气磅礴、语振四座。

于漪老师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每所学校的精神支柱可以迥然有异,但都必须紧扣育人的宗旨,代表先进的文化。

它应该是社会文化中最主流、最健康、最奋发向上和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要使它成为全校师生追求的目标,思想言行的准绳,情感、态度、价值观判断的标尺。

于漪老师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也是上乘的。要从基础、从历史、从国情等多个角度来看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对于出现的问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

树立自信,不是故步自封、拒绝学习外国,而是要深入、全面地研究学什么、怎么学。要根据我们国情决定取舍、改造、创新,要以我为主。

“我们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中国教育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灯火,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于漪老师不止一次地表达自己的教育深情:

我这名年已耄耋的教师,心中翻腾着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急切盼望当代能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这部教育学有磅礴之气、和谐之美,它蕴含中国至圣先贤的教育智慧,包蕴近现代尤其是当代教育的鲜活思想和先进理念,人类进步教育的种种创造融化其中,不见痕迹。这部教育学是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高度整合,投射出民族智慧的芳香,充满育人成长成才的活力。”


事实上,就学前领域发展来看,过去几十年我们几乎“舶来”各国教育理念,有些人以国外教育理念马首是瞻,凡是冠以某某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就可以高收费

这让我想起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说的:

我们学前教育要防止文化自殖民化,如果几十年后,我的孙子问我这一生都在研究什么,我的回答是研究国外教育思想,那我愧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学者的称谓。”


这是为师、为士的一种国家、民族责任担当,不得不让人仰视、感动。

于漪老师让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她既唱“神曲”,又会唱“人歌”,所以能服人、爱人。

因为她的每一个思想提出来都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她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中不断观察、反思之后的智慧之花。


二、生平轶事


下面介绍几个于漪老师教学生涯的轶事,以期大家更好理解她的思想,也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教学、甚至是生活学习有一些有益启发。


(一) 苦练内功,不让教育留有遗憾


1.“基础教育做的是地底下的工作,打做人的基础,没有什么惊人之笔,但是它关系到国家的千秋万代,关系到学生的青春。一个孩子只有一个青春啊!”


过了“而立之年”,于漪老师从历史改行教语文。

“b、p、m、f不认识,汉语语法没学过”,语文教学的大门在哪里?

她便每天晚上9点以前工作,9点以后学习,两三年下来,把中学语文教师该具备的语法、修辞、逻辑知识,该具备的文、史、哲知识,该了解的中外名家名著过了一遍。

她还立下规矩,不抄教学参考书,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独立钻研,力求自己先懂,再教学生,绝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无论如何不能做一个误人子弟的教师”


为了让自己课堂上生动,真的直入孩子的心。向习惯“开刀”,于漪“以死求活”。

她把上课的每句话都写下来,先修改,背下来,再口语化。

每天到学校的路上,就把上课的内容“过电影”,在脑子里放一遍……她要让自己的语言变成蜜,黏住学生;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去精心雕琢。

3. “写错一个字,影响一大片”


22岁毕业后刚开始当老师,她给学生讲解“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她对学生说,“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后来于漪老师读宋玉《答楚王问》,才发现自己教的不准确。

“有客到楚国都城郢唱《下里》、《巴人》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数千人;唱到《阳春》、《白雪》两首曲子的时候,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到了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属而和者数人而已,因此曲弥高和弥寡……”



时至今日,她还记得当年的“治学不精”,她用这件事情来告诫自己,基础教育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因为它是伴随人的终生的。

还有一次,她批改作文,对面坐着一位语文老教师。

“他看着我写睡着了的‘着’字,羊字头下面一个‘目’,我把羊字头断下来了。他对我说,你要知道,你写错了就会影响一大片,你在黑板上写一个错字,可能这个孩子一辈子就写错了。

(二) 有教无类,让每一个生命都是一支歌


于漪老师曾动情地说:“站在讲台上感觉生命在歌唱”,而她通过自己的人师之爱,帮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唱起属于自己的歌。一个音符挽起一群音符,奏出教育的妙音。


于漪老师带过许多“乱班乱年级”,她喻之为“拷问感情与责任”的难题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坏习气不是胎里带出来的,我做教师的责任是帮助他们洗刷污垢,要像对其他同学一样满腔热情满腔爱。”

于漪老师曾把一名屡次逃学、偷窃、打群架的学生带回正道。


为了帮助这位学生,于漪老师想把他带回家。带他回自己家,他会偷,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于漪立刻自责起来:“对他有如此的戒心,缺少起码的信任,还谈什么教育什么爱护?”


感情上的事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对学生是全心全意、半心半意,还是三心二意,学生心知肚明。


于漪把这名学生接到家里,学业上耐心指导,生活上悉心关照,她以心换心,以情激情,以理疏导,终于这个学生走上正道。


后来,于漪老师生了一场重病,住院治疗。这名学生已经工作,探望时看到于漪打吊针,哽咽地说:“于老师,你不能死啊……”他没有什么生动的语言,反反复复地说着这句话。



于漪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年年月月、任劳任怨,“引着、拽着、扶着、托着、推着学生向前”,将学生的幼稚、不成熟、偏激、毛病当作常态去爱护,去发现闪光点。想办法把不懂的变懂,把差劲的变好。

(三) 与时俱进,走下讲台和孩子心在一起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要跟着时代前进,怎么会够呢?我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有使不完的劲。”


在于漪老师看来,当一名好老师,要懂得和孩子交流,做老师无论如何都不能误解孩子,不能随便对孩子说“不”。


“不”是最没有力量的,教课也是如此。


学生作文写不好,于漪不会对学生说“你怎么不行”,而是精心地指导,教学生“怎么写才能好、才能行”。


她坚持:教育学生要多正面引导,让他们饮琼浆,对他们灌醍醐,这样学生才有精神养料。


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


什么样的老师才算有水平?于漪老师有个看法:一个班教好一二十个学生是不稀奇的,要教好每一个学生,那是千难万难的。


当好老师,要有能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为了研究学生的心灵世界,她甚至还研究了周杰伦和“还珠格格”。


她把周杰伦的磁带买回去听,还和学生们讨论。


她对学生们说,她喜欢韩红的《青藏高原》,歌曲激昂高亢。可学生们说,“不好,太露了”;她也听腾格尔的《天堂》,喜欢歌曲唱出的浓浓乡情,可学生们也不同意她。


“周杰伦好在什么地方啊?”她去请教她的学生,结果孩子们告诉她:“周杰伦的歌就是学不像,好就好在学不像。”




三、先生风范


(一) 于平凡处发现伟大


于漪老师跳出个人之“小”,自觉担当起国家民族的重任


她用诗一般的语言吐露自己的心声,“一颗狭小的心有浩浩荡荡的学子,有多情的土地,有伟大的祖国,胸怀就会无限宽广,无处不是学习的机会,无处没有智慧的闪光”。


她将自己的工作、前途、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休戚与共、血肉相连时,因为站得高看得远,便能从平凡工作中能够洞悉不平凡的意义和价值。”

于漪老师在学校里担任过各种角色,但最难的莫过于上课。学校里每节课上得有质量,学校教育就天下无敌,但是把每节课上好谈何容易。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有学才有识,有学识才有胆识。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第一是好学


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

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


第二是深思


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

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第三是力行


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

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二) 于细微处彰显仁爱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老师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是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所有年轻教师来我家请我给他们的新书作序,我从不拒绝。现在的年轻人想要成长、要出头,真是不容易啊,我们要拉他们一把。”她说。

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在她的发掘和培育下,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她先后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

退休后她逐字逐句审阅了全部12个年级的上海语文教材和教参。至今她有时上午要听4节课,下午开展说课、评课。

于漪老师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这个职业,寄托着她一生的追求与热爱。


2.“爱”是于漪教育人生的主题词


于漪老师对爱的理解与认识,从最初“有选择之爱”到“超越亲子之爱”,再到仁爱,历经了漫长的过程。

初当教师的她认为,“爱”只是空泛的概念。后来她明白,“天工造物十分奇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

她将这种众生平等之爱称为“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学生身上的事都是她心上的事,学生都是她的儿女。

3.师爱的最高境界叫作“仁爱”


于漪老师常说,“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矛盾基本上是以我为中心的,学校里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声音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是非常必要的”“办教育的人,谦虚是基本的素质”。她这样说,也这样做。


(三) 于激变中与时俱进


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对变化、对发展、对未来有着更为深刻的关注和理解,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就是过去传统认为静态的知识也是以极快的方式更新完善。


因此,这对于教师来说,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就成为其核心能力。于漪老师显然是热爱学习且善于学习的。


时间回到1984年,于漪老师发表《锐意改革,开拓前进》一文,发出一连串时代追问:“怎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能有效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怎能与时代的要求合上节拍……


这些追问放在今天仍能引发人们的关切与反思。


21世纪初,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于漪老师敏锐意识到重构学校的价值取向是教育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关键问题:今天需要重构学校的价值取向。我们既要讲“义”,又要讲“利”。有钱是买不来现代化的,有钱也不完全能够办好学校。


“于漪始终与时代同行,在思维方式的完善方面,她长于吸取多元文化精髓,使思维既有缜密的特点,又有开拓的风貌。”(原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评价于漪)




于漪老师





后记



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这是所有教育人的基本信仰。


如果我们认可这一信仰,便会相信“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毫不夸张地说教师掌握着人类的命运。


这些耀眼的光环并不能消弭教师工作的艰辛与寂寞,那些日日夜夜研磨教学的孤寂,那些兢兢业业守护孩子心灵成长的岁月,都是安静的、平淡的,甚至是看似平凡而枯燥的。


那些默默无闻、沉浸在教学研究的基础教育教师正是为整个民族的未来打基础,是净化人心的基础,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


我们不仅需要给予他们物质保障,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价值肯定,给予他们最高的礼遇。


谨以此篇文章致敬为人师表,育人楷模的于漪先生。


致敬所有的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用自己的爱与智慧传播着、继承着、弘扬着民族文化与精神。


也以此篇文章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因为一个尊重教师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家于漪》,中国教育报。

2.《人民教育家于漪发言(视频)》,上海教育。

3.《于漪:教育绝不能高高在上,一定要目中有人,走进学生的世界》,明教育。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如有疏漏,欢迎批评指正。文章在此仅用作交流学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

后朴教育
后朴教育让教育更专业:成专业教师,润智慧家长,育幸福儿童。后朴教育是以学前教育领域课程文化软实力质量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定制化的园所文化建设、园本课程建设、教科研指导咨询、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培训及产品为一体, 为学前教育专业赋能的社会型教育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