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来了,记得先点后朴教育®关注我哦~
· 庄爱平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副教授
《后朴幼教人专业学习笔记》专栏 · 第2092篇
5666字丨阅读时间约11分钟
学前阶段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是紧密联合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经验水平。
数学活动设计源于幼儿生活经验,依于幼儿认知水平,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正文
如同粮食对于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一样,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精神食粮”,是实现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证。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对于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认为,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做好 “二三四”这几件事。
“二”是指应遵循“两条原则”;“三”是指应把握好“三个来源点”;“四”是指应注意“四个要求”。
一、幼儿数学实践活动
内容选择的“两条原则”
1.1 根据实践活动的目标来选择
内容为目标服务,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要求选择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相应的内容,这样所确定的目标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依据幼儿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是:
1 | 让幼儿体验一定的数学经验; |
2 | 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
3 | 体验探索数学的过程和基本的技能、方法; |
4 | 具有发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数学的能力; |
5 | 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
6 | 在活动中提高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
7 |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耐心细心、勇于克服困难的学习品质; |
8 | 具有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 |
9 | 体验探索数学的乐趣; |
10 | 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和有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要求所选择的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应有明确的数学价值,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四以”:
1) 以直接经验为主。
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有利于幼儿获得直接的数学经验为主要目的。
由于幼儿处于感性的认识阶段,他们学习数学以感知为主,主要是通过各种感官去发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数量关系。
因此,教师应提供可以让幼儿直接感知的内容,以便让幼儿在亲身的经历中去体验数学经验。
2) 以能力培养为魂。
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为灵魂,因为只有能力的真正发展,才能给幼儿带来学习的信心。
这些能力主要应有:计算解答能力、求异发散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搜集材料能力、处理材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 以思想渗透为睛。
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应有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数学思想教育的因素,这样的内容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可谓是点睛之笔。
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思想性更多地要依靠教师在实践活动前的充分挖掘和在实践活动中的及时巧妙地渗透。
4) 以活动兴趣为线。
不管是数学经验的积累、数学能力的提高,或是数学思想的渗透都必须把幼儿兴趣的培养贯穿于各种目标任务的培养之中,贯穿于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始终。
离开了幼儿的兴趣,一切的培养活动都将失去意义,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1.2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幼儿的发展,而内容的选择是否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则是实现其目标的前提条件。
因此,在选择数学实践活动内容时,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选择出符合幼儿需要的、能够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
教师不仅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而且要了解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发展差异,才能使所选择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随年龄的增长而具有层次性。
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一般的心理认知特点,而且要了解幼儿认知数学的特点,才能使所选择的内容建立在幼儿心理学的基础上。
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现实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而且要了解幼儿过去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发展特点,更要了解幼儿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才能对所要选择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判断,使之成为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
有关活动内容如何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已经给我们作出了三点明确的规定:
1 | 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
2 |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
3 |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
这三条原则性的规定应是我们选择活动内容的根本性的要求,也是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
“三个来源点”
2.1 从生活中提炼
数学源于生活,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计算机应用,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
这些数学知识和数学现象对于幼儿来说,如果没有老师加以有意识的引导常常会成为“过客”,或者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是印象不深,不能成为有太多价值的东西。
但如果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善于启发、诱导和发掘,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作为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
如,幼儿每天都会从家中带来玩具,教师可以让幼儿把玩具集中起来,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进一步要求他们按不同的标准对这些玩具进行分类和统计,从中学习有关数、量、形等知识,了解到哪些玩具是小朋友比较喜欢的,也能从中意识到不同的小朋友可能有不同的喜欢玩具的倾向。
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本班或跨班去调查喜欢吃的和不喜欢吃的点心。
幼儿在调查前要学习设计一份调查表,要讨论怎么问问题?如何与小朋友交流?在调查中要学会清楚地表达问题,学会倾听被调查者说了什么?要考虑如何进行记录?
调查结束后,要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哪几种食品是幼儿喜欢的?哪些是幼儿最不喜欢的?据此,可以引导幼儿向食堂的阿姨提出购买点心的建议。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从大量的生活事例中、问题情景中加以开发和提炼,使之成为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取之不竭的源泉。
2.2 在学习中生成
学习中的生成就是通过开放的教学,开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的生成,再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教师的回应反馈,生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长元”,实现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定内容或程序的新问题,再经过老师的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新内容。
这种在学习中生成的实践内容具有较明显的不确定性,对教师的随机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此,需要教师:
❖
首先
要有渴望预料之外的情况发生的开放心态,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各种资源有深层次的关注。其次,教师要对课堂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努力关注和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资源。最后,教师要对来自各种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和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
其次
教师要对课堂信息有一定的敏感度,努力关注和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资源。
❖
最后
教师要对来自各种信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和形成新的教学方案。
如在大班认识立体形体的活动中,教师敏锐地发现幼儿喜欢把所认识的立体图形和汽车的外形或某一组成部分相比较,就及时地生成了“制作汽车”的实践活动。
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要求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制作自己心中的汽车。
由于活动是幼儿所需要的,加上教师为幼儿创设轻松的环境,幼儿制作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汽车。
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而且加深了对立体图形及其关系的理解,更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对教材的延伸
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功能之一就是对课堂所教学的内容 (教材) 作进一步的延伸,使课堂内容和课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幼儿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实践活动素材,不同的教材蕴藏着不同的实践活动素材。
这就要求教师应结合平时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因素,分析、研究这些因素的性质、特点和价值,然后设计出与数学教学内容目标相一致的、为幼儿所能接受和喜欢的数学实践活动,以体现材料的综合价值。
由于数学教材涉及到数、量、形、时、空等内容,不同的内容在幼儿数学教育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价值,其所蕴藏的数学实践活动因素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因此,要求教师设计出的数学实践活动类型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是数学实验、数学制作、数学操作、数学交流、数学调查等等。
例如,根据排序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排序现象的活动;
根据加、减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布置幼儿回家跟妈妈去超市购物,观察超市物品的摆放、寻找物品标签中的数字的含义、记录购买物品的价格、计算钱币运算的关系;
根据时间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生成让幼儿记录不同时间里人们工作的内容。
三、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
选择的“四个要求”
3.1 幼儿喜欢的内容
幼儿数学教育实践证明:幼儿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进而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因此,唤起学习兴趣是幼儿积极学习的重要条件。
一位外国心理学家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因此,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从幼儿熟悉的喜爱的事物出发,设计一些有趣的、生动的、儿童化的、新颖的活动,以激发幼儿的探索的积极性,吸引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同时,应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安排教学内容,力求新颖、生动、有趣、灵活、多变。
有趣的内容需要有趣的形式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幼儿年龄小,喜欢游戏,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那些色彩鲜艳、声响、活动的事物所吸引。
因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应设计一些灵活多变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应使用一些色彩鲜艳的教具,把幼儿容易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应采用新颖的谜语、故事等,尽可能让幼儿感到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应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为实践活动的展开增强推动力。
3.2 联系生活的内容
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在于解决数学教育与幼儿生活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幼儿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应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
一是:
幼儿数学实践具有现实的性质,它的研究对象是实实在在的,是在一个现实的时空中进行的活动。
因此,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尽量保持生活的原态。只有在这种意义上进行的数学实践活动,才能使幼儿真正理解数学的意义。
❖
二是:
应引导幼儿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主动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也就是说,应让幼儿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对于生活的应用价值。
❖
三是:
应用数学的眼光和数学的思考方法去观察、思考现实生活的数学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
为了让幼儿理解数学的生活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幼儿身边看见的、摸着的、感觉到的事物入手,选择幼儿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幼儿充分了解数学在社会的商业、科技、交通、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从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学习“倒数”内容后,可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倒数”的现象。
幼儿通过寻找发现: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是倒着数的;马路上红绿灯上的数字是倒数的;迎接奥运会开幕的倒计时一天一天是倒数的;两个运动员拳击比赛,一个摔倒在地爬不起来,裁判员是倒着数的;火箭发射时是倒数的,等等。
从这样的寻找中让幼儿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地方都需要用到倒数这一数学技能,并体验到自己发现和学习的乐趣。
3.3 可以探索的内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智慧从动手开始。”“儿童的逻辑数理知识不是来源于事物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物体的操作和对其动作的内化。”
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作用于具体的事物,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协调自己的动作,并把这种协调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努力反映蕴藏于事物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建构成他们头脑中的数学知识。
从数学的“学”和“用”两个方面看,一般数学课的任务是“学数学”,而数学实践活动的任务主要是“用数学”,是在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意识,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因此,无论是现实环境中的实践活动,还是课堂上虚拟的实践活动,其内容都必须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具有探索性的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有许多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数学实验、数学调查、数学测量、数学制作、数学游戏、综合性的数学实践活动等。
不管什么样的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都强调让幼儿亲自操作和探索,要求幼儿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探索性的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中调协一切感官去感知数学现象,洞悉未知的数学关系。
如教师可以选择让幼儿回家调查家中一日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的实践内容,然后集中班级所有的孩子,让他们一起统计一日产生的垃圾的类型和数量。
据此,在老师的帮助下,计算出一个月、一年班级孩子的家中所产生的垃圾。
在一串串的惊人数据中,使幼儿的思想得到净化、环保意识得到升华、环保行为得到规范,使实践活动发挥育人的功能。
3.4 便于取材的内容
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要确保这些内容顺利、高效地开展需要教师在题材的选取上要因地制宜,就近取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选择最新、最近、适合幼儿年龄、经历的题材,以幼儿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和探索,提高运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应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资源,从幼儿最亲近、最熟悉的资源中挖掘、生成实践活动内容。
因为这些资源一旦成为数学实践资源的一部分,必然最容易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其次,教师应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寻找可利用的资源。
社区也是幼儿所熟悉的场所,社区的资源丰富、便利,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弥补幼儿园资源的不足,可以促使幼儿视野的开阔。
再次,教师应挖掘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民间特色的资源。
这些资源存在于幼儿身边,取材方便,具有亲近感,同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不仅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数学的教育,而且能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了解。
最后,教师应根据本地的季节特点选择数学实践内容。
幼儿数学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内容,幼儿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蕴藏于各种事物中,教师要用敏锐的触觉来开发、挖掘、重组、设计。
教师应引领幼儿到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中去感知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有趣。只有这样,数学实践活动才会有不竭的源泉。
有品质的专业内容分享,尊重原创。
本文作者系庄爱平教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在此仅为幼教人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排版设计及“后老师®说”笔记解读版权为“后朴教育®”所有,如需转载,请明确备注出处。
快点亮这颗爱幼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