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火爆资产反映出的共同现实 - 流动性充裕,但资源加速集中

文摘   2024-06-02 17:13   浙江  

私人信贷(Private Credit)是美国窜升最快、规模增长最迅猛的新兴资产类别之一。自2010年至今,美国私人信贷规模从2500亿美金发展至2万亿美金。参与者从垂直机构(风头正盛的Ares)扩展到资管巨头(KKR、黑石、高盛等)。

从去年偶尔在播客中听嘉宾提及,到今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再到摩根大通掌门人杰米戴蒙近期发言警告潜在风险,社会关注度激增,同时高盛、摩根、巴克莱都谋划着打不过就加入,自己下场。

2024年私人信贷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大部分在美国市场。

把视野拉远。在美国更传统也更庞大的资产类别中,企业债仍然持续爆发、气贯长虹。投资级债券已经迎来了连续31周的资金流入,打破2019年以来的记录。美国AAA级企业债利差持续缩窄。讽刺的是,超大型跨国企业的信用度在加速追赶美国财政部。

美国AAA级信用利差在历史低点。

而在大洋的这一边,中国居民也纷纷存款搬家。4月份我们刚见证了近年最大规模的存款流出,不少进入了理财,背后依然是各类债券。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充沛,就像快要撑爆张无忌身体的内功真气,为了一泄为快,疯狂配置国债。长短端收益率都在下降。30年国债甚至上市首日触及涨停。逼得央行都出来呼吁大家理性一些。这样的长端利率所暗示的经济前景近乎崩盘。有一种配就配了,哪管我身后洪水滔天的末世感。


银行面临存款流失压力加大


在借贷这档子事情上,中美似乎达成了共识。在天量的流动性支撑下,现金持有人纷纷自己下场,绕过银行直接把钱借、甚至是塞出去。

反正都是借钱,自己能直接借,为什么还要经过臃肿的银行抽一道存贷差呢?如果能直接找到借款人,为什么要养银行遍布的网点和人员呢?最多不过是资金管理人2%的管理费和收益分成,怎么算也比银行合算。


中美的共振,反映出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几个趋势。

先说共同点。

首先是流动性都很充足。

也许,太充足了。

中美金融体系目前都处于基础货币充足状态。换言之,货币派生的约束不再是基础货币,而是资产负债表质量。

这个议题一直很让我着迷,从好几年前翻译孙国峰的作品《第一排》起就冲击着我当时传统的金融观念。

银行的放贷规模并不受限于存款。首先忘掉那个存10元,留1元,最后反复存贷后派生出100元的错误故事。

对于银行体系来说,贷款派生创造存款。只要银行愿意放,就能通过贷款创造存款。

在准备金缺乏的情况下,银行能放多少贷款确实取决于在央行存放的准备金。但新冠后美国早已放弃了准备金约束,降准至0。银行愿意放多少贷款,纯粹取决于资产质量和资本金要求,以及对放贷质量的评估,最后归结到损益表上。简单说,放太多,坏账的风险也更大,直接影响利润。银行早就放弃了纯追求量的目标。

即使货币乘数理论上变成无限,但实体经济并没有无限的优质生息资产,而且银行也没有能力去辨别“高风险”资产,所以银行贷款依然不会无限膨胀。

中国在疫情后也逐渐过渡到充裕准备金框架,大量流动性淤积在金融体系内,而实体经济缺乏投资机会,使得银行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准备金也变得相对充裕。

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过往三十年最优质的资产,房地产开发+房贷,像破了洞的气球般嗖的缩小。

最不需要费力识别风险、抵押品最坚实的资产,突然面临无人可贷(开发商洗手不干)、居民不愿意贷(负资产警告)和抵押品价值下降的螺旋。

整个经济体最大抵押品的价值在缩水,暂时还无法找到替代品。所谓的新型制造业,在产能过剩下,甚至无法稳定盈利。即使撒的再广泛,信贷经理也无法实质上分散风险,经济的系统性波动高度趋同,整体面临消费降级,投资不振。即使跨省跨行业,也无法把风险有效分散。

所以,流动性充裕,资产荒。

中美已经事实上同时进入充裕流动性框架。

相应的,实体经济的借款意愿度不高。在美国,企业和居民不愿意顶着高利率借款(后面会回答为什么愿意借私人信贷-因为主体不一样),在中国,实体经济缺乏有正回报预期的机会,利率再低也不愿意借款。

美国对居民、企业贷款下滑至低点,但对非银机构(如私人信贷机构)的贷款仍然保持在高位,形成鲜明对比。本质是认输自己处理不了新资产,交给有管理能力的机构加杠杆?

手握大量现金的居民和非银机构面对有限的实际回报,当然不愿意再给银行中介分一杯羹。何况还能赚钱的资产大多超出了银行的舒适圈。

尤其对于美国来说,银行面临严格的监管、缺乏定制化开发的能力、对风险容忍度低,使得贝莱德、高盛这些巨头早就想绕过银行直接对企业放贷了。毕竟他们本身就走在和企业打交道的前沿。银行对企业理解反而落于下风。

其次,是对权益市场的不放心与日俱增。

中国就无需多言了。股市和创投的折腾早已让多少从业者和股民躺平。为了2%的收益率但要承担10%的波动率的市场,更适合量化、游资和极少部分极具价值判断的基金。对于超长线、大规模长钱来说,投资于国债的回报都超出长期持有沪深300, 这是几乎颠仆了金融理论的国情事实。

面对波动更小,收益更高、全世界信用最好财政纪律最严格的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直接吊打了股市。国债指数 vs 沪深300

美国表面上看起来是另一番风景,毕竟纳斯达克冠绝全球。但市场宽度在进一步恶化,少数股票的回报撑起了指数走势。甚至连M7内部都开始分化。

这样让很多盘子巨大的股票基金痛苦万分。说好的分散化、稳健增长,结果回报和波动控制双双打不过ETF,更打不过集中持仓科技巨头。如果市场上人尽皆知的几只股票可以带来最好的回报和夏普比率,且长期持续,那为什么还要给基金经理交费呢?就像前段时间广为流传的图片——巴菲特过去20年的回报被标普500赶上了。

现在,随着头部股票越涨越高,大家又开始尝试往公用事业、能源分散,但与其继续在股市承担系统性风险,不如切换到相关性更低、回报尚可的资产-例如债券,乃至私人信贷。在访谈中,加州退休基金就很明确指出,私人信贷带来了13%的年化回报,这几年甚至优于美股。

第三点,一个最值得玩味的趋势是,银行的商业模型-通过极度分散的标准化信贷-和当今时代的主题有些脱节:那就是,资源、能力、技术向头部集中,少数企业带来绝大多数回报,且需要定制化的服务。

是的,如果我们细看美国的私人信贷,会发现其单笔金额远超银行贷款。背后往往是有私募基金投资支持的中大型企业、并购交易等。

在这方面,美联储的研究快速而精准,其研究团队对经济议题的跟进深度一骑绝尘(可搜索美联储报告:Private Credit: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s)。

美联储对美国私人信贷的研究指出几个精准特征:

1、单笔贷款平均规模接近8000万美金,整个交易规模接近4亿美金,经常和并购、收购、PE投资、LBO共同出现,是大型交易的一部分。这意味更集中资源、更偏向中型或以上的企业,和私募投资环环相扣,绝非小、散的类滴灌通信贷。背后是大型资管公司对定制化借贷的追求,银行难以满足风险偏好搭配,或者无法直接参与到结构这么复杂的交易中。

2、能够承担比杠杆借贷更高的成本。往往因为企业本身有强力的投资人支持,或者现金预期回报好。确实,有PE支持的成长性投资的利差最大,因为前景最好。你很难让银行对企业的成长做评估。这是传统PE/VC的范畴。或者说,私人信贷更像是PE具备了放贷能力,加点了技能树。

3、平均期限是4年。对稳定性的要求更高,适合长期资管公司。

企业债,尤其是投资级债券的热门同理。大型企业几乎都成了现金巨头。大家丝毫不担心违约,更愿意塞钱过去。但对于中小企业就没这么乐观了。虽然垃圾债的利差也受惠及,但再往下,无法发债的中小企业实际上面临更严重的资源短缺。

科技巨头的现金储备令人咋舌。

在中国更不用说。资金疯狂涌向少数能加杠杆的主体,信用等级越高越好。地方融资平台都面临流出和筛选。那谁还高的过国债呢?

我们面临着历史上少见而轰烈的财富集中、融资能力集中、信用集中潮。少数的头部企业掌握了商业模式和技术上的关键卡点,积累了巨量的资金,也成为了市场上众星拱月的融资主体。

简而言之,市场上有能力、有意愿加杠杆的主体并不多,流动性出现了供需失衡。

上游的流动性也逐步集中在少数金融机构。无论是美国的资管巨头,还是中国大量管理人出清后的金融行业。

而一个颠覆不破的商业真理是,当上下游的更加集中的时候,中间商的作用必然显著削弱。这是多网点、多触角的银行面临的首要挑战。上游的资金集中在少数金融机构,下游有能力、有承担的信用主体同样变得稀缺。

当然,考虑到中国的银行体系本身就是流动性受益方,所以除了传统放贷,依然受益于短期流动性充沛的好处。正负相抵,后果仍未完全显现,但脱媒从长期必然会对银行造成压力。


最后,中美的经验也再次验证了一点,人们对收益率的追求是高度相对的。美国的资管机构必须和同行以及行业基准比,还要和通胀比。中国的资管机构只要和通缩比,跑过了史上最低的银行存款,获得些微回报就可以交差。

当然,中美由于商业周期,经济周期,金融周期都存在错位,两者还是有几个显著不同。

美国涌向私人信贷和企业债,驱动因素更多是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在降息来临前锁定高收益,对经济体前景依然是谨慎乐观的、软着陆的。但随着资金继续涌入,投放标准降低,这也导致了私人信贷成为下一个暴雷点的可能。

中国涌向理财和国债,更多体现了风险偏好下降、追逐少数(略)高信用的主体、艰难寻找高收益。对经济前景是谨慎的。

就在写作本文的时候, 一些投行和受人尊重的公众号也发布了相关内容,可以参考

中金:从超额储蓄到金融脱媒

沧海一土狗对央行国债操作的论述


结尾一些宏观经济思考题:

  • 脱媒化对于货币乘数的影响是什么?

  • 存款搬家对M2的影响如何?

  • 参考硅谷银行事件,大量买债有什么系统性风险吗?

  • 私人信贷持续高增如果暴雷会怎么传导?

  • 中国有机会出现自己的私人信贷浪潮吗,如果有,谁来主导?


(全文完)

有兴趣欢迎来我自己的星球坐坐,聊出海和全球宏观配置,跳开单一国别的角度看看世界...以及之前消失的文章。


另外推荐一个我的信息获取渠道,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某Research。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比较猛,头部投行的研报每天10篇原文,足够深度和独家(下面有某单日研报截图和我自己在群里收到的),懂的人知道价值。和国际视野接轨比较紧密。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哈。


嬉笑创客
谈创业事,谈经济,谈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