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赶在F改委发布会前发出《政治正确》时,还有些惴惴不安,心想存在政策超预期的可能性。结果发布会开完后,心安了,还是没有跳开官僚体系本身的特性。
验证了组织越庞大,越具有统计学上的规律可循和可推理性。
政策远不及市场预期,但更主要的问题是市场预期过高。在昨天全文中,讲了一系列执行层的顾虑,在这些基本顾虑之下,叠加当下对市场反应过热的担忧,不可能快速进入到切实需要资源投入和范式转变的政策组合,更不用说设想中的大化债会改变当下的央地关系。
但发布会对政策研究还是很有价值的,其中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先想一个问题,这次发布会不及预期,是因为当局看到市场过热后刻意为之,将本应发布的具体政策藏了一藏,还是本身就没有准备好具体政策?
我更偏向于后者。因为前者需要的跨部门协同和老谋深算要求过高。其次,股民不要把自己想象的太重要。本要发布-观察到市场反应过热-叫停-变成复述纲领,这中间的技巧要求太多,还有些组织内的障碍:关注股票市场的部门,不一定有权力影响F改委;关注股票市场的部门,没法拍板现在这叫过热,毕竟假期期间只是外围在暴涨,不是自己直接的KPI;即使前者想影响F改委,也要上升到协调层,大大小小论证沟通来回,如果没有一个很懂也很重视股票市场的大负责人能担责,那一个月也谈不下来。何况,实体经济优先度更甚于股市。有政策却不发布,那改到什么时候发布,谁来决定时机?F改委的KPI要不要完成?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是本身没准备好,更多是再出来,高规格宣讲一遍,强调下协同这个关键点。
可能领导们觉得一正四副的规格,已经是让市场敬畏的重大刺激了。
那为什么要急着出来,并且在盘中10点?因为股民又把自己想重要了,可能预订时间的时候根本没想过是盘中,也没评估过对盘面的影响,就是这么简单。
至于着急,是有点,那就回到昨天文中的框架——现在是决策层已经清晰转向了,执行层必须紧跟表态。所以国庆回来开工第一天就打头阵。
这和各地防控加码是同样的逻辑。姿态很重要。
至于会议中一个有趣的插曲,副主任不断Cue主任,也反映了豹变一文中提到的新特点:决策层级上收,决策贷款缩窄,中层将话语权还归领导,不越雷池半步。
看来不仅是整个决策体系,到具体执行层时,也恍若分形几何,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缩影。
回到协同这个特点。既然强调了协同和一揽子,那就体现各部门在紧密磋商,进行中国特色的纸牌屋、分责任、分资源、出政策。但潜台词是,大家都别偷跑,别做的特别突出,凡事要相互知会。这更意味着对其他主体、部门有影响的政策要多轮磋商。领导们磋商可不是通过电邮,除了联席会议,还得有正式纸质公文来回,秘书要修改措辞。
当然,这并不代表了力度会弱。最终还是看实体的走向。目前定的基调是向好的,但非常规意味着更多的协调。
最后,发布会的观感确实可以提升。只不过我们的领导大多不需对外部,有时候车轱辘话也是一种在没有定调前避免说错话的自我保护。越是专业度高的部门,越有极强的专业素养能够针对政策的细节侃侃而谈。
我们也许是时候加大政策研究,对每个政策的利弊、成本、收益、长期影响进行测算。这点上,美国财政部、美联储浩如烟海的政策支持研究是一个很好的范本,至少是有数字可以说话的,而不是让决策带宽受限于A4纸。
中国的政策过了神谕时代。神谕时代,指的是一条含糊的鼓励政策,就可以带来一个板块的涨停板。那时候,大家会穷经皓首去研究每个叠词、排比背后的隐含意思。现在,大家比较累,只想直接听白话。
越是宽松的环境,执行层越能讲讲工作中的取舍、困难,越能说说百姓和市场听得懂的话。那些数字的排比、叠词,看起来很有气势,但远不如实事求是四个字,和引用数字讲证据的大白话来的铿锵有力。
有兴趣欢迎来星球坐坐
另外推荐一个我的信息获取渠道,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某Research。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比较猛,头部投行的研报每天10篇原文,足够深度和独家,懂的人知道价值。和国际视野接轨比较紧密。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