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产能过剩的文章和引述的高盛报告在留言区引发了激烈争论。国际舞台上,美国财政部官员也亲自下场,在美使馆公众号上刊发了中文长文,抗议我国产能过剩,为15号开始的美中金融工作小组放出风声。报告本身以及一系列海内外智库的研究(包括反对和支持产能过剩叙事的)已放在知识星球。还是老样子,欢迎自取限免退出。
上篇评论区的留言其实很有代表性。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我们的内需确实不足、产能相对过剩,很有必要再平衡。另一派则认为这是无端指责,欧美带头侵害贸易自由,不允许我们的产品进入国内,才导致产能过剩。
这基本也是中外乃至全球的两派意见。高盛报告的重点其实落在对未来演变的预测,基本避开了成因。我后面可能会在报告的基础上专门分析成因。但总体而言,这一轮产能过剩既有周期性因素,如内需异常回落,也有结构性和政策导向的原因。市场化因素(包括市场失灵)可以解释五六成,还有三四成来自于要素扭曲。
那还有一成在哪?可能在于公共舆论场上很少提及的政治因素,也是本篇的重点。
在报告中,高盛其实已经非常精妙地点出了一个市场化因素,那就是很多新兴产业的生产方根本无法预测需求(making it extremely challenging to estimate a potential market size),因此在充满前景时就拼命堆叠产能,通过规模效应把单位成本给压低。别忘了这一轮堆产能正值俄乌战争前后,欧洲油气供应大幅下降,太阳能前景星辰大海。
没人想到,仅仅2年,欧洲摆脱了对俄罗斯的依赖,美国开始爆石油产量,说好的150美元/桶不见了。
美国确实享有地理优势-独立的大洲战争难以波及+自然资源。下图石油产量第一名是美国,通过页岩油研发反超了沙特。
当然这和技术壁垒也有关系。为什么英伟达不疯狂提升GPU产能抢占市场,除了老黄刀法了得,也因为其他家确实还做不出来、CUDA有软壁垒。相比之下,我们的新能源产品虽然独步天下,但壁垒也相对较低,各地通过资本注入就可以大干快上。反观英伟达,既有设计瓶颈,又有台积电生产瓶颈,浑身上下全是瓶颈,硬是放着利润不赚,中国股民都替老黄着急。
至于你说海外闭关锁国,导致我们产品滞销,鸦片战争时英国可能也是这么想的。但似乎很多读者没有仔细阅读高盛的测算:当产量超出了全球静态需求一倍以上时,你很难指责海外购买不给力。
你总不能强按着别人的头去买吧。本土的特斯拉自己都在为销量发愁,持续降价,以至于股价跌跌不休。欧洲新能源渗透率也走平。如果要让别人提升需求,你可能要做的包括:把新能源车价格降到1万美金、给欧美义务铺上海量的充电桩、改造欧美破旧的电网发电体系、推动欧美降低电价、花巨大的营销费用灌输国产品牌一定比本地民族品牌好。
我们再砍价造福全球消费者,也没必要砍到义务去帮别人搞基建的地步。
很多消费者在这边看热闹,可以问问企业愿不愿意?
其实产能是否过剩,最简单的就是问问一线企业,是希望大家少投一些产能、少打一些价格战,还是依旧乐此不疲。
当然,还有一派的风格是这样的:
高盛可能故意不太讲政治,可能是从摩根斯坦利的谢国忠身上学到的教训。毕竟他还是想做我国的生意。
这也是一些网友让我看不懂的地方,认为高盛犹太背景必有阴谋。可这篇报告就事论事,提出的是几个产业盈利有望回升好转。我们正苦于外资流出,这结论是打劲的,如有阴谋,可能是给予了A股股民不切实际的希望?
好在我不是高盛,既然要讲政治,我们就来扼要讲讲产能过剩的背后的政治原理。
分两层,第一层事关地方政府博弈,相对有文献证据支撑。第二层事关核心决策和宏大战略,但更多是推断。
关于第一层,先来列几个前提。
GDP是地方官员考核晋升的硬标准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和稳定平齐的指标。
即使不考虑晋升,更多的GDP也有助于提升税收,给地方政府更大的财力和回旋余地
地方喜欢GDP并且愿意以小杠杆提升GDP。例如,地方国企会通过倒手交易做大GDP。地方银行会受政策驱动,通过放贷做大GDP。这些都是决策层讲究的重要“抓手”。
通过投资做大GDP远比提振消费容易,后者的抓手不在地方政府。通过投资新兴产业做大GDP,还能获得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业绩。事实上,支持新质生产力已成为近年除了GDP以外最重要的考核指标。
扶持本地的新能源企业并支持建设产能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深圳的比亚迪、合肥的蔚来都是全国瞩目的优秀案例。
让我们再进一步把政治考虑跟经济结合。
通过政府采购、投资后税收优惠和返还,能帮助企业更积极投入产能、扩大产量。返投也因此成为所有人民币基金绕不开的话题。
新能源生产的规模效益明显。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尽快推动企业的产量越过早期规模不经济的阶段,越过产能的死亡谷。
让企业定价仅仅高于边际成本,而低于平均成本,有助于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销量拉动产量。差别在于固定投入的部分平摊到每件商品上的成本,由政府控制的要素折扣来补贴,或通过现金流注入先亏着,后面找补。制造业有极强的规模效应,有时候量大了自然会迎来毛利率的拐点。
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谁先把规模扩大到边际成本足够杀死竞争者,谁就能获得垄断地位。
各地非必要不协同,互相不仅是经济上的竞争者,也是晋升上的竞争者。
上述整个逻辑循环不需要特别强的政治倾向,基本的理性人假设以及对地方激励机制有所了解即可。
我并不认为大量的生产者从一开始就想要出口。在巨大的国内市场前景面前,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很可能认为国内的市场足以消化产能。
但众所周知,2023年的复苏不尽如人意。没关系,被晃点的不止新能源企业,高盛在油价预测也失效了,这涉及到第二个政治考虑。
先从一个例子说起。
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已经扩张至大半个亚洲,很重要的目标是争夺南亚的石油资源。作为典型的贫油国,日本必须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为了遏制扩张,欧美撤退时捣毁了东南亚石油基建、石油整体禁运出口、在海上拦截南亚石油输向日本本土。日本一度有70%的原油进口来自于美国,1941年美国的禁运直接触发了珍珠港袭击,目的是在资源耗尽前先发制人。
毕竟石油是工业的命脉,也是交通运输的燃料。
任何对战略资源的卡位、威胁都是不可容忍的,指向了生存危机。除了今天的芯片以外,石油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俄乌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利好,甚至不是缓解了北约东扩的压力,不是让美国无暇东顾。相反,从结果来看,通过代理人战争以及令人大失所望的实力展示,欧美不但有暇东顾,甚至在外交道义上反将了一军。
中国最大的收获可能反而是巨量的石油进口:自俄乌开战以来,中印两国以极大的折扣,从俄罗斯大量进口了石油。
2023年初,高盛唱多石油达到100美金以上,核心逻辑很简单,产能不足,长期投资不足,而中国复苏。
但我当时非常强烈看空。很简单,如果全球最大的增量来自于中国和印度,但这两个新兴大国的增量都能被俄罗斯的低价原油所满足。
至于为什么俄罗斯要抛售原油,正是因为在战场上吃紧,在外交上广受制裁,必须要用核心的资源换来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持。
这个折扣最高达到23%。
俄罗斯的原油出口规模一度超过了被制裁之前。欧洲跌倒,中印吃饱。以至于美国一度和印度交涉、软硬兼施,让他们别资敌了才收敛些。海外机构通过海运信号来追踪俄罗斯的海运原油出口方向。还有一部分黑船舰队去向不明。制裁后,欧美船只均停止运输原油。
俄罗斯原油月度去向追踪-欧洲bruegel智库。
22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量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后,直到近期才停下了步伐。或和战略储备已阶段性满足有关,经济活动本身的疲弱带来需求回落也抵消了一部分进口量。
2019年,中国在石油上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70%。2022年对外依存度首次下降,新能源占比提升和封控带来需求下降共同作用。
所以你说高盛的预测确实不懂政治。我也认了,歪打正着。或者说美国人没算我们的第二层政治账。
我们在为和资源断联做准备。我们不可能永远能遇到俄乌这样的历史机遇,打折进口石油。历史充满了教训。这是民族深处的危机感。
俄罗斯受全面制裁、芯片断供无一不在加深这样的危机感。
为什么要抓紧和沙特维持紧密关系,为什么和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什么和新兴市场宁可无息高风险放贷也要支援当地产能建设?我们在建立一套灾备2.0,一套能源+产能+市场的备用循环系统。
欧美提出来的碳中和,却被我们发扬光大,是有原因的。在经济之外,还有政治。
石油如此重要,但源头依然是掌握在别人手上的命脉,可以通过封锁霍尔木兹、马六甲海峡阻断运输。
唯一能一劳永逸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现在过剩,不代表战备角度也过剩。
亏损是企业的,补贴来源是国民支付的,但产能是国家的。这大概是你我都为危机预案做出了的贡献。
(全文完)
特别好的研报在我自己的星球中会上传,但因为版权问题只会是优中选优。如果对全量每日更新的外资研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询问以下人员。这也是我的海外信息获取渠道之一,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是头部投行每天10篇的原文报告,足够深度和独家,懂的人知道价值。包括文中这篇他在两个产品系列里都有发。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友情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