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可靠小伙伴的直接沟通,严谨起见修改了一些措辞。)
近期创投圈最大的瓜莫过于超一线基金源码的变化。一份内部裁员名单流出,从下到上近十人,职级并不低。
我虽然不是一线亲历者,但看着名单流出前几周还在交流行业,兴致勃勃对未来展望的同行,转眼出现在名单上,心中不禁有些悲凉。
微小的希望这只是错误谣言。
源码团队本身就比较庞大,是成建制军团化打法,有成熟完善的中后台配置以及研究人员,也是行业内最早提倡以飞书快速交流、快速决策的组织。
他们甚至有专门研究中美关系的人,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为这家美元基金给予深度、鞭策入里的简报和建议。
据说基金之前已经裁了不少中后台,这次是一个更坚决的转型,公司也已经通过《暗涌》表达。
但文字没有直接讨论的核心要点,还是其创始合伙人曹的转向-基本从早期投资淡出,主要精力放在成长基金、投后和退出上。
这个转向颇有些毅然决然的味道。
这是一个投过字节、理想、美团、贝壳等超一线明星公司的机构,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创业的辉煌期。即使是一线独角兽排得上号的也有十几家。曹更是以在红杉就毒眼发掘并投资张一鸣的字节而出名。
最早和源码直接接触,是因为21年疫情期间去参加了一场评审会。当时正值美元基金募集人民币的高潮,不少头部基金都获得了人民币注资,随后投身到硬科技的轰烈运动之中。正好有LP的关联方想要对源码出资,于是就客串了一把评审,结果当然很顺利——从过往业绩来看,源码的表现对得起头部的地位。
有本垒打明星公司,有良好的退出,有IRR。即使后续期退出尚在进程中,也不乏耀眼的独角兽。彼时,人们都觉得IRR近似DPI。而此时...
即使是地方政府的出资,也无返投、无附加条件。今天来看,这都令人咋舌。这还是在没有一个合伙人现身的情况下做的决策。
大家最后的总结都是,源码是投长坡厚雪的长期主义基金。
而今天创始人似乎也失去了耐心。
根据有限的信息,源码的储备资金绝对不缺,无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都极为雄厚。但很明显,基金自23年以来就放缓了投资的步伐,除了退出渠道的阻塞以外,有说法是,大投资机会和大回报、全垒打的顶级项目在肉眼显著的变少。简单说,星辰大海不见了
这和独角兽之问似乎异曲同工
这是很多美元基金共同面临的问题,百倍空间的项目似乎突然消失了。而过往赚过超级大钱的合伙人,很难容忍预期回报只有三倍,周期还要拉长至五年以上。甚至有人提过,即使退出路径再清晰的A股Pre-IPO项目,预期不到10倍也很难下手。
所以市场上不是缺风险偏好高的钱。而是供给端严重收缩。
创业者开始只想赚点钱做做生意,过点小日子,这在饕餮之口中,不但自己下不去手,也很难跟LP交代。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是另类中的,LP就是要追求明星项目和显著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打开天花板的上限,很难容忍平庸的回报。不然为何自己不去买5%的美债?
也就三年多时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些长坡厚雪星辰大海,似乎都不见了。
星辰大海有吗?当然有。海外对AI的投入,正是赌一个明天。
但这个主题面临两个极端的挑战:1)大企业似乎获得了最大的利润,包括英伟达和微软。这些能够将AI平台化、商业化或者卡着核心的AI战略资源的超级巨头。2)由于战略资源的限制出口,中国天然处于弱势,本质上在跟全球的人才、资金和硬件力量PK。甚至由于市场的隔离,我们无法触及全球付费意愿最强、基数最庞大的用户,这都导致我们被迫在一个更浅的池子里面划水,直接影响了投资回报上限。
近期几个事件加剧了这样的分化和隔离。例如,AI配音明星企业Heygen出身于深圳,但已完全迁往美国,并获得美国一线机构的投资。甚至于,在投资后反过来想逼走早期支持他们的中国风投。
确实,今天在中国做风投,跟在美国做风投已经成了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只有适应,无法评价优劣。
但可以评价的是,我们被动更加扎根于产业和运营。今天被奉为新时代中国基金的典型是丰年资本这样深度产业运营基金,陪跑企业,甚至自己下场经营企业,干到A股上市。令人钦佩。
这似乎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避免让金融成为资本空转的蛀虫。
只想赚钱、专注于财务回报似乎成了一个原罪。
确实,海外也有大量基金积极参与企业运营。无论是通过董事会治理,甚至收购股权作为activist倒逼公司改革,乃至作为PE整体并购后运营提升价值,不同的玩法对产业深度参与很值得借鉴。但也并不妨碍主力还是专注于财务回报的投资人用金钱投票。
也许,在基础设施没有成熟的市场,很难单纯通过金钱投票。大家深度回归企业是拨乱反正。
但我们似乎同时陷入了GP往下沉、lp也往下沉,大家不往下沉就难以为继的信任链条断裂。这或许是更深远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和风投最匹配的项目往往是平台型项目,因为预期回报空间巨大。但这两年我们似乎谈到平台就为之色变。一方面,大的平台往往成为优先被打击的对象。另一方面,平台所需要的资金消耗、创始人心力和投入时间都是当前低风险偏好下难以承受之重。
卡脖子的专精特精更多是垂直行业的细分玩家。
这本身没错,大部分的巨头都是从利基市场、垂直赛道里面跑出来的。但反过来大部分的垂直玩家并不会长成巨头,我们很多卡脖子项目,其实跟着别人的步伐是有先例的,这些先例都没有成为参天大树回报,但在估值上却被追捧透支。而且大家面向的市场体量也不一样,解决卡脖子更多面向的是国内市场,所以从第一天起,风投就面临着回报空间的和想象力的大幅下降。这让很多人算不过来账,只能寄希望于A股的溢价炒作。
而我们知道,炒作题材、炒作新股,让二级市场成为了什么样子,又如何反噬了一级市场。
当我们望向卡脖子之外的前沿市场时,又碰到了没先例、不敢碰的路径依赖问题。于是,市场形成了巨大的错位。
(全文完)
有兴趣欢迎来我自己的星球坐坐,聊出海和全球宏观配置,跳开单一国别的角度看看世界...以及之前消失的文章。
另外推荐一个我的信息获取渠道,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某Research。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比较猛,头部投行的研报每天10篇原文,足够深度和独家(下面有某单日研报截图和我自己在群里收到的),懂的人知道价值。和国际视野接轨比较紧密。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