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又要停下了?
从万得全A的角度看,2022和2023年的大体走势都是年初到年底逐级而下,信心从一开始高涨,到被现实摩擦,最后几近崩溃。
惯例还包括,年初对政策充满期待,年中发现反着来,年底转向了发现不够力。
2024年指数的高歌猛进相对后移,形成了深V反弹。但在中国风险资产独领风骚一个季度后,似乎又来到了抉择时刻。是继续相信复苏,还是定投纳指?
和年初最艰难的时刻相比——
宏观还未改善的地方:
风险偏好没有恢复。无论是居民信贷需求、企业投资还是金融市场上从股债配置反映出的风险偏好仍低迷。
房地产未复苏。政策资金还不够,利益机制没理顺(不能亏的国企用什么价格在加杠杆的情况下收购存量库存?)、价格未拐点。
居民资产负债表未修复。
外贸出口随着美国需求转弱风险加大-服务需求仍然强劲,但商品未必-耐用品仍没补库存。
政策意识到产能过剩,但需求还在降级,产能未出清。这个过程比想象的更漫长。国民储蓄很多变成了库存。
地缘政治风险仍然激烈。全球最惊的惊弓之鸟买单。
外资仍然谨慎。
美大选和贸易关系仍然紧张。更重要的是存在更紧张的预期。
国内物价下降趋势没有改变。
微观市场结构没变化的地方:
新股炒作没有变化- 新股的溢价又现新高。这个看最新的新股就知道了。利安科技,主营注塑件和模具,是江浙沪常见的买设备开模狂人接外贸单模式。少数亮点可能是罗技科技(游戏外设)的供应商。下面这个是发行估值和同行对比。发行估值还算合理,但上市后涨了4倍,市值接近100倍,达71亿。一级市场能给15亿不能再多。这样不顾基本面的炒作,无怪乎把后续几年的收益都透支了。
企业利润没有修复。过去三年实际收益是平的,每年都要经历高开预期到回落走一遍。和先把牛吹出去类似。
指数有所修复,但动量接近阶段尾声。再次启动需要新的催化剂。
国内投资者仍然有太强的均值回归执念,涨一些就想跑。但也对,猎枪太多。
微观结构有所改善的地方:
ST和中小盘炒作受到打击,自然流出。
估值毕竟是回落了。好企业也连带受损。我仍然相信腾讯、比亚迪这种国民企业有空间。
政策呵护度大幅提升。网易和腾讯都是例子(但最近一系列限制金融行业、打压量化让市场开始存疑。惊弓之鸟下不容易分辨。最近腾讯就被波及。独角兽之问也很发人深省,似乎真不知道)。势头好的时候政策又开始摇摆。
外部金融条件改善,降息预期走高。
比较优势上:
美元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太强,高利率、强增长、明星股,吸引全球各层级风险偏好的资金;对于大资金来说,往非美市场分散配置的效果不佳,只能说减少配置中国或者空中国的动力下降。
微观的alpha取决于最有企业家精神的一批人在这个环境下是否愿意投入、承担风险、试错。或者是否留在这个环境下。
1个季度前看多时的主线是否仍然存在(见3月15日文章):
核心主线是中国支持再造海外中国,支持新兴市场基建、甚至从产业转移中获益。这个主题仍然存在,但无奈内生复苏不足,所以反弹到今天必须重新审视。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大Beta的持续性不及预期。但这依然是可以产生alpha的地方。
甚至引发疑问,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大宗商品能有复苏动能吗?2023年初很多大行对原油就有过误判。何况现在OPEC的闲置产能达到数百万桶。
(全文完)
有兴趣欢迎来我自己的星球坐坐,聊出海和全球宏观配置,跳开单一国别的角度看看世界...以及之前消失的文章。
另外推荐一个我的信息获取渠道,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某Research。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比较猛,头部投行的研报每天10篇原文,足够深度和独家(下面有某单日研报截图和我自己在群里收到的),懂的人知道价值。和国际视野接轨比较紧密。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