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3季度整体盈利(剔除金融)的进一步走弱和宏观上工业企业利润创纪录下滑相符。
但在结构上,A股市场却有一个有意思的对比。从净利润增速来看,上证50最高,科创50最低。基本上宽基(从500到1000到2000)的利润都在萎缩,远低于50和300的正增长,显示出经济体中盈利进一步向头部大型企业集中。
但自9.18股市启动反弹开始,市场的走势却是完全相反。
基本上,涨幅最高的是业绩预亏指数,其次是科创50和微盘股,然后依次下来是1000、500、恒生科技、300、50,和净利润增速几乎完全相反。
是宽基亏损收窄体现的反转预期吗?也不是,越宽基的指数,跌幅反而越加剧(见海通统计)。
最能解释这个背离的似乎就是市值、流动性、动量等因素:反正都不太有业绩,索性炒预期和概念的星辰大海,回到A股熟悉的传播学市场。
那谁最受益呢?
大概还是最有资金体量、最灵活、最能掌控传播叙事的资金。也无怪乎从宏观到微观个股事件,小作文和抖音视频都在广泛流传,成为新时代的波动驱动。
反正经济弱、盈利差,不如干小市值,好拉、好炒、好传播。
活跃市场,最后还是找回了游资。
这样的行情中广大散户真的能受益吗?恐怕还是干不过资金。但散户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磨炼还在市场中,可能真的玩的是彩票,而非股票。
当居民财富中,金融资产、尤其是股票的占比较低时,持有绝对规模有限,更大的希望是博取一个短平快的翻倍,而非增值保值。这和房价完全相反。
因此大家的风险偏好都极其之高,决策都极为轻率。
这是一轮游资狂欢、散户跟进、机构落后的巨大波动。
但细拆开行业来看,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经济结构上的亮点。如果说一般制造业因为产能过剩,利润萎缩较大,以及上游随着大宗商品疲弱、PPI不振,和宏观数据一致属于偏弱的,那消费和TMT仍然保持了正增长。
尤其是TMT,增速还在进一步上升。其中电子、通信受益于国产替代和AI大跃进,增长良好,产生了很多短期翻倍个股,倒是有业绩+预期的双重支撑。在宏观上,很多应该受益于投资周期扩张,而非下游的实际复苏。因为全球消费电子终端需求仍未明确反弹,仍在消化2020-21年居家带来的消费电子高峰。
但往下走,市场很可能在做这样的推演:上游投资扩张先行-AI局部创新带来消费电子整体更新换代需求-需求进一步拉动上游投资。
而在普遍萎靡的制造业里,汽车几乎一枝独秀,且大幅受益于汽车出海。
更便宜的每公里移动成本,必然是支撑中国经济迭代的关键之一。
而最大的惊喜仍来自于消费板块的韧性。即使再被市场和监管嫌弃,消费仍有稳定的盈利增长。
放眼更广阔的市场,中国优质服务消费的不足、供给失衡以及稀缺,仍然会是经济长期的矛盾点,也是增长点,也会是提供广阔就业岗位的核心力量。
技术突破固然重要,但人仍要生活。
最后,有兴趣欢迎来卧虎藏龙的星球坐坐,不扯大棋聊政策,全球视角看海外。
另外推荐一个我的信息获取渠道,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某Research。他有两个不错的产品,一个精选海外资讯(BB\WSJ\Barron等)同时带翻译,另一个比较猛,头部投行的研报每天10篇原文,足够深度和独家,懂的人知道价值。和国际视野接轨比较紧密。小哥也是业内人士,资料来源不外传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