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要-《新律师进阶之路:非诉业务的思维与方法》
文摘
2024-08-15 08:59
广东
本次推荐的书目是冯清清律师的《新律师进阶之路:非诉业务的思维与方法》这本书一直饱受好评,最近也出了新版,可以在网上买到。这本书的文笔非常流畅,能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恰当的引用,可以看出作者对阅读与写作的长期坚持。本书的内容有关非诉律师的思维与方法,探讨的都是非诉律师执业原点的问题。作者细致地把每位律师在茶余饭后都会讨论过的职业问题系统性梳理了一遍,非常难得。比如,“非诉律师的职业特征:客户以机构为主、要求团队作业、职业成长期更长、“独立”更难、工作接触面广以及与行业融合性强;律师评估收费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耗费的工作时间、项目的难易程度、所需的律师人数和承办律师的专业能力、律师和律所可能承担的风险、对方的承受能力以及项目所需的其他成本(异地差旅);防范执业风险的关键点包括了解你的客户和项目以及重视工作底稿和项目归档等。”“必须坦诚,很多时候合伙人交办的事项确实有点“舍近求远”。他一个电话可以找到客户,或直接联系到其他合伙人的事,非得交代你来问。你人不识、事不清、路不熟,搞定这事花了一小时。这情形,非但不是老板“傻”,更是老板的机智。如果他什么都自己做,要助理干吗?助理存在的价值,就是以较低的成本帮他节省时间。他的时间比你贵,不值得花在这种事上,所以交由你来办。”“作为青年律师,接受高年级律师分配的工作任务,是最为日常的工作场景。对于接受工作任务,理解永远比动手重要。不是每位律师都有“学者型”合伙人的教授气质,与其指望给你分配任务的律师能清晰安排,不如确保自己能将分配到手的工作先明确。搞明白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是接受工作的第一步。你,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开始消化处理任务指令了。明确工作内容后,接着要问清楚提交工作成果的时间,最好是一个时间段,这样你可以为自己预留修订完善的时间。”“低年级律师工作的关键是能听懂问题,可以通过复述任务,来确认自己的理解无误。复述不是像复读机那样背诵一遍,而是将你所理解的工作事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要说的是,当你已有其他事先安排的工作,时间上可能会与眼下分配的任务有冲突时,一定要及时提出,以便资深律师调整工作提交时间,或安排其他同事协助。你若不说,勉强接受下来,到期不能按时提交,或成果质量无法保障,无论对自己,对团队,还是对客户,都是最差的情形。”千万不要担心问的多了显得自己笨或是让snr烦,等到交付的工作成果真的出了问题snr才会暴跳如雷、怒斥你愚不可及。“分配工作时应当讲清楚要做什么,如何做,什么时间需要完成。为了确保对方明白你的任务,可以请其复述任务内容,确保理解没有偏差。同时,与其确认工作成果提交时间是否和其他工作有冲突,是否需要调整。此外,要向其特别强调,遇到困难或疑问,一定要及时发问,及时向你反馈,不要让他们猜你的任务,也不要让你猜他们的进度。”“在我还是律师助理时,团队中一位高年级律师,每次分配工作给我时,总会先将工作电邮发出,附上背景资料或参考文件,然后约定时间在茶水间当面沟通,明确工作内容、时间节点。一杯咖啡的时间,工作任务了然于心。受益于这个工作方式,到今天,我在分配任务时仍然首选“发出电邮+当面沟通”的模式,并很感念初入职场,遇到高年级律师的指导和帮扶。”好的snr分配工作时一定要发邮件。如果遇到了不好的snr,那jnr就得在接受任务的时候自己记下笔记。因为每个人都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从大家接受任务到实际开始处理往往有着相当的时间差。即使记忆力再好的人也不能保证自己等到有空开始处理时还能保持百分之百的准确记忆。相比即时通讯软件,邮件是一种延时互动。电子邮件的延时性,是我从内心深处最喜欢它的特征,尽管这会对律师及时回复的职业形象有所损伤。对于不是十万火急的事,懂得使用电邮沟通,是一种工作中的分寸感。意识到延时互动的必要性,更是对他人时间的理解和尊重。 写邮件需要过脑子,而不是张口就来。这使得电邮在一些人看来很“费事”,不如微信或电话竹筒倒豆子一般畅快。畅快是畅快了,但沟通的效果呢?不同于即时通讯的畅快便捷,深度思考是发邮件和回邮件的前提。尽管有群组功能,但对于组织团队成员有序工作,群组难担此任。非诉项目多数要求团队协同,较大的交易项目,分部分或分任务多头推进是常态;随着项目前进,不断增加成员协助或变动律师,也是常态。群组功能对新人的加入是割裂的,新成员无法得知这个项目此前的工作进展和讨论过程,如果需要一一同步,将耗费大量工作时间。“(一)回复客户的备忘录:聚焦问题,结论前置对于回复客户的备忘录,在结构上应首先提出结论或建议,其次才是法律分析,最后附上参考资料和关联法条。考虑到客户的咨询都是面向实务的,有强烈的解决问题导向,故而在展开分析前,应先呈现你的研究中最具结论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便于客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研究要点。(二)律师交办的备忘录:适当延伸,注重分析为律师交办而拟的备忘录,则可以按照学术研究的思维,先分析后结论,并且在体系、引用上,都需要尽可能完备。“青年律师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在做助手时,会有很多需要法律研究的问题。前文讲到的回复客户、律师交办和自主学习,既是研究的三种分类,也是研究的三种层次。若能在把问题搞清回复客户之余,花点功夫深入研究,或者在备忘录基础上撰写专业文章,不仅是自我知识更新,也能在业余有意外收获。以往的法律研究中,我保持了对重要问题、感兴趣问题形成备忘录的工作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成稿业务随笔或专业论文。这些文章,发表在不同的学术专辑、期刊、业务论坛或新媒体。它们带来的物质奖励极微薄,但精神鼓舞极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