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
文摘
搞笑
2024-06-25 08:50
广东
2024年6月12日,欧委会发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三家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反补贴税率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38.1%。初裁文件中列举的配合调查企业如奇瑞、一汽、长安、长城、蔚来、小鹏、东风、BMW、特斯拉等适用21%的优惠加权税率(特斯拉申请了单独计算税率,但其结果有待终裁阶段观察),其他未列举的不配合调查企业适用和上汽相同的38.1%的惩罚性税率。汽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17年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达到历史峰值,分别为9730万辆和9566万辆(记下峰值近1亿辆就行)。近几年,全球汽车产量也达到了8000万辆以上。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庞大产业,连带着上下游产业链一起,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在作为全球第三经济体的德国和作为全球第四经济体的日本,汽车都是无可撼动的支柱产业。2020年4月2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税收、就业均占全国的1/10左右,1个汽车产业岗位至少可带动相关产业7个就业岗位。2020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还很可悲,尚且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可以说汽车产业承载着无数中国人走向富裕的梦想。历史上的中国汽车产业是什么样?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造不出任何一辆国产的汽车。在苏联的支援下,1956年中国才生产出来第一辆国产的卡车(解放牌)。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市场换技术,以设立合资企业的方式引入国际汽车品牌,直到现在在国务院的那位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为特斯拉特事特办,允许其全资进入中国。在燃油车时代,中国的汽车企业如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华晨之流,全都是靠合资度日,所以中国汽车才要从电动化弯道超车。反补贴调查是针对特定国家的某个行业。当欧委会发布立案公告后,该国所有涉案产品的生产商都需要填写抽样问卷并提交。抽样问卷内容较少,主要是看看每家企业的产量和出口量。未提交或未按时提交的企业将被视为不配合,并在最终阶段适用惩罚性反补贴税率。配合抽样但未被抽中的企业适用较优惠的加权税率。抽样结果会公布抽中的几家企业(通常是2-5家)填写完整答卷。原则上,欧委会应该按照对欧出口数量选择抽样企业,并公布其抽样逻辑。但在本次的电动汽车补贴案中,欧委会并未按照出口数量选择,也没有公布抽样逻辑。欧委会选中的上汽、吉利和比亚迪确实是中国品牌电动车对欧出口的前三名,根据全球汽车行业信息咨询机构JATO的数据,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法、德、英等欧洲13国的销量排行榜上,上汽以24.28万排名第一,吉利以2.24万排名第二,比亚迪以1.59万辆排名第三。然而,反补贴调查的逻辑不应该是看哪个国家的品牌,而应该单纯的关注出口数量。2022年,德国的宝马就从中国的工厂向欧洲出口了近2万辆iX3车型。而美国的特斯拉每年从上海超级工厂向欧洲的出口高达20万辆。为什么不抽宝马和特斯拉?实在是不讲道理。可能大家会对上汽的销量感到意外。上汽在欧洲的销量几乎都由MG名爵贡献。名爵在国内市场几乎被上汽放弃,即使是上汽在国内力推的智己、飞凡也都半死不活。其实MG名爵本就是一个英国品牌,2005年被中国厂商收购,2007年被整合进上汽体系。当然,MG也不止在欧洲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人曾在美国和东南亚都看见过满大街MG,当时看车标还以为是美国哪个品牌。被抽中的企业原则上需要在30日内填写完整的反补贴调查问卷(“大问卷”)。大问卷的内容天马行空,很多内容是企业不想配合填写的,很多内容就算企业想配合填写也不知道该去哪找。因此,如果企业对大问卷的内容选择性回答,空缺的部分将被欧委会使用BIA(最佳可得信息)按惩罚性数值计算。按照上汽的说法,是欧委会要求其提供电池配方,上汽义正词严、宁死不屈,为了国家和民族哪怕用惩罚性数值也认了。人民群众顿时恍然大悟,怪不得上汽的税率是37.1%,比吉利和比亚迪高这么多,原来是这样啊!其实,就算上汽老老实实提供资料,它的税率也会比吉利和比亚迪更高。因为国企有很多账都是说不清楚的,光“划拨”一词,你让本就是来寻衅滋事的欧委会怎么理解?还不都认定成补贴?上海银行给上汽的贷款,算不算关联交易,是不是补贴?另外,有些民粹色彩的回复也会让比亚迪和吉利略显尴尬。在这次反补贴调查中,我只能看出欧盟的恐惧。本次调查由欧委会依职权提起,而正常的反补贴调查(即非“特殊情况下”)都应由欧盟产业界主动申请。我们清楚的看到德国从始至终都反对本次调查,只有法国、意大利等在华没有汽车产业布局的国家相对热衷。本次反补贴调查也不存在已经发生的损害,而是以存在损害威胁为理由。欧中之间确实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但这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贸易逆差意味着什么?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能说明欧盟吃亏了吗?如果有贸易顺差就意味着占了便宜,那中国同时对美国、欧盟这两大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有着超高贸易顺差,我们得是何等的社会主义强国啊?我们不早就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了吗?当然不是,国与国的经贸往来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是怎么产生的?苹果在中国生产,有些投入中国市场,有些出口回美国。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一部苹果手机,给中国创造了一部苹果手机价格的贸易顺差,但中国的产业工人赚了多少钱,美国的苹果总部又赚了多少钱?如果是十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这其中熟优孰劣,又岂是算贸易逆差能算出来的?贸易逆差不代表吃亏,充其量会影响就业。所以懂王为了支持他的红脖子们才要搞再工业化,把落后产能(相对美国来说算是落后)重新带回美利坚,这其实也是不经济的。既然特斯拉、宝马既然能在中国制造,完全可以说明补贴没有显著的扭曲竞争。特斯拉拿的补贴比中国企业少吗?光低价提供土地一项就能扒了他的皮,欧委会怎么不去抽样美国企业呢?怎么不去抽样德国企业呢?我们把目光投向欧盟以外,美国根据301条款直接将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100%,土耳其对中国进口的汽车加征40%关税。人家连双反都懒得搞了,直接加关税搞贸易保护主义,这才是真小人。反观欧盟,几个老牌汽车强国输不起,打死不肯承认自己不行,非要找一个“反补贴”的由头,这和穿长衫的孔乙己有什么区别?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偷是吧?如前所言,抽样结果大都是根据出口量决定的,是有迹可循的。企业在事前就应该很清楚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本次是否会被欧委会抽中。如果注定不会被抽中,那为什么不配合呢?要知道抽样问卷阶段要填写的内容很少,几乎不会造成什么成本。如果抽样阶段不配合,就会适用抽中企业中的最高税率。而如果配合了就会适用优惠的加权平均税率,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已经选择配合抽样的企业,如果配合填写的信息越多,其适用的税率就越优惠。因为每一项不填写的内容都将适用惩罚数值,进而得出的税率也会偏高。或许对于某一类企业来说,其自知拿到的一骑绝尘于其他国内友商,那么干脆在抽样阶段就不配合调查了。因为他很清楚,即使是不配合适用被抽中企业中最高的惩罚性税率,也远远比自己亲自出马得出的数字要低。中国政府要怎么应对?初裁结果出来后,欧盟就是在等中国政府出面协调。果不其然,这两天中国商务部表示,王文涛部长将与欧委会贸易专员就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结果进行谈判。其实欧盟考虑到中欧关系,本轮启动的贸易救济措施已经有所克制了。欧委会这次只进行了较为温和的反补贴调查,而没有同时启动税率通常较高的反倾销调查,这已经是给双方留有余地。即使中欧高层次的谈判失败,比亚迪和吉利的反补贴税率再加上此前欧盟对电动汽车已有的10%进口关税也不会给这两家车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亚迪已在匈牙利设厂,吉利也在考虑前往波兰设厂(波兰总统这两天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未来中企可能通过在欧本地化/第三国生产来减小贸易摩擦。不过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汽车供应链需要随之出海(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工厂),不然中企在海外的工厂也达不到本地采购的原产地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