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中医科学院荣培晶教授团队
于2024年12月16日
在JAMA Network Open(IF=10.5)
发表一项研究结果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症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28072
PDF获取:公众号后台回复“TA”。
引用格式:
Zhang S, Zhao Y, Qin Z, Han Y, He J, Zhao B, Wang L, Duan Y, Huo J, Wang T, Wang Y, Rong P.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4 Dec 2;7(12):e245121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51217. PMID: 39680406.
名词解释
taVNS: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一种非药物的神经调节技术,它通过皮肤表面刺激迷走神经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迷走神经是人体最长的颅神经,广泛分布于身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中,包括心脏、肺部和消化系统,它在调节心率、呼吸、消化以及身体的应激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taVNS通常通过在耳部特定区域(如耳甲腔或耳屏)放置电极贴片来实现,这些区域富含迷走神经的分支。通过发送中等程度的电脉冲,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进而影响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这种刺激被认为可以改变大脑的神经活动,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睡眠和其他多种生理功能。
研究发现与亮点
发现:在这项平行组、假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中(72名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发现与假taVNS相比,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在慢性失眠障碍患者中实现了临床上显著的改善。
意义:这些结果表明,taVNS在治疗慢性失眠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研究介绍
图文摘要
失眠(Insomnia)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长期药物疗法可能会有副作用。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已显示出在治疗抑郁症、癫痫和偏头痛等疾病中的疗效。
近年来,taVNS在治疗失眠方面也受到了关注,研究表明它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并减轻焦虑、抑郁、日间嗜睡和疲劳等伴随症状。
研究方法
为探究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慢性失眠是否有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培晶教授团队设计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在北京的一家医疗中心进行(2021年10月到2022年12月)。
将72名参与者(符合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至少3个月的失眠症状、年龄在18至70岁之间、PSQI得分至少为8,以及至少1个月未服用催眠药物)按照1:1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流程图
每次30分钟,每天2次,每周连续5天,持续8周,然后是12周的随访期。
1、taVNS组(n=36):
使用电针仪和特殊的硅胶耳夹,刺激耳部迷走神经特定富的区域(如下图);
参数:4/20 Hz的扩张波(4 Hz 5秒,20 Hz 10秒,交替进行),脉冲宽度0.2 ms ±30%,强度调整至患者最大耐受水平(0.8-1.5 mA)。
2、假taVNS组(n=36):
使用相同的参数,但电流强度为0.1 mA。
研究结果
根据从基线到第八周的干预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taVNS组的PSQI、ISI、HAMD、HAMA和FFS得分(与睡眠指数相关的一项得分)的降低比假taVNS组更显著、更有临床意义;taVNS组的说明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指数。
此外,研究还发现,从第四周开始,taVNS组PSQI的统计学上显著改善从第4周开始显现,并在第20周增强,这一结果肯定了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改善慢性失眠的早期疗效与持续改善的临床意义。
总结
这项随机临床试验证明了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在治疗慢性失眠障碍方面的优越性。
在8周的治疗期间,taVNS显著改善了患者报告的结果,包括睡眠严重程度、疲劳和心理健康。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到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临床上显著的降低,并且在20周结束时的效果与假taVNS相比仍具有差异。
这项研究为支持taVNS作为一种有前景的非药物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方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关注我们,让您学术、临床皆受益匪浅!
【往期推荐】
【失眠相关推荐】
【3】针刺与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失眠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一项探索性分析
【4】IF 3.3,针刺调节失眠患者情绪网络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和fMRI研究
【5】IF 3.3,余思奕团队:神经影像学视角——针刺重塑慢性失眠患者下丘脑网络连接机制研究
【经皮神经刺激相关推荐】
【1】IF 4.2,梁繁荣团队:经皮穴位电刺激能缓解取卵术后疼痛
【2】IF 3.3,马良宵团队:10 Hz 的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显著降低血压
【3】IF 4.1,刘博团队: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即刻调节作用
【4】IF 11.5,基于腕踝针理论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结肠镜检查镇痛的临床试验
Frontiers-CMCR 文献分享说明
感谢大家对我们公众号的关注!本公众号专注于分享中医药领域在国际顶级期刊(如Lancet、JAMA、BMJ、NEJM等)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有力的参考与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些前沿研究,帮助更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中医药的学术影响力。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留言或私信,我们会及时回复。更多中医药领域的前沿资讯,敬请持续关注“中医药研究前沿”公众号!
点击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