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余静团队
于2024年11月29日
在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IF=3.1)
发表针灸学研究结果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温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在治疗前牙盘移位无还原的临床观察
原文链接: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784-024-06072-9
点击阅读全文或在微信公众号内回复“ADD”即可获得文章PDF链接。
引用格式:
Zhu R, Yu J, Wang F, Chu J, Bao Y, Wang Q, Wei Y, Yuan J.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Clin Oral Investig. 2024 Nov 29;28(12):668. doi: 10.1007/s00784-024-06072-9. PMID: 39609322.
【研究结果及亮点】
温针灸结合康复手法不仅能减轻ADDwoR(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一种类型)患者的疼痛,增加最大口开度,还能改善下颌功能损害、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口腔健康。
取穴:下关(ST7)、颊车(ST6)、听宫(SI19)、颧髎(SI18)、翳风(SJ17)、合谷(LI4)。
研究介绍
针灸是否能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
都用到什么穴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余静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研究。
这项研究旨在观察温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DDwoR)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ADDwoR是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征是在闭口时关节盘位于髁突前方,且在开口时不能复位,导致疼痛和功能受限。
研究方法及干预措施
研究人员为探究温针灸是否能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设计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该研究共纳入66名ADDwoR(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
研究流程图
实验组接受12次温针艾灸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康复治疗。
实验组(温针灸治疗):
研究人员选取了下关(ST7)、颊车(ST6)、听宫(SI19)、颧髎(SI18)、翳风(SJ17)和合谷(LI4)六个穴位进行针刺,进针深度约20~30mm,使用针刺手法使患者感到“得气”。
并在下关(ST7)和听宫(SI19)进行温针灸,约30分钟。
每周一、三、五进行,连续4周,共12次治疗。
温针灸治疗后,进行康复手法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Fig. 3:针灸穴位图(Schematic diagram of acupuncture point)。取穴:下关(ST7)、颊车(ST6)、听宫(SI19)、颧髎(SI18)、翳风(SJ17)和合谷(LI4)等。
对照组(康复手法治疗):
向上滑动阅览
仅接受康复技术治疗,具体步骤包括:
软组织释放:患者仰卧位,进行两步操作,操作时间约为10分钟。包括面部、咀嚼肌和颈部相关肌肉的触发点的按压、揉捏和提拉等手法。
口腔外软组织松解:治疗师位于患者头部方向,使用按压、揉捏和提拉等技术,治疗面部、咀嚼肌和颈部肌肉的触发点。
口腔内软组织释放:治疗师站在患者健康侧,一手放在前额固定,另一手在口腔内对应部位进行按压。
关节松动疗法:治疗师站在患者健康侧,戴上指套和橡胶手套,一手握住患者的下颌,另一手稳定颧弓并感受下颌髁突的运动。包括分离牵引和Maitland关节松动术。
每周一、三、五进行,连续4周,共12次治疗。
Fig. 1:展示了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的几个肌肉,包括内侧翼状肌(medial pterygoid muscle)、外侧翼状肌(lateral pterygoid muscle)、颞肌(temporal muscle)和咬肌(masseter muscle)。这些肌肉在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和疼痛中起到关键作用。
Fig. 2:关节松动疗法(Joint loosening therapy)。
疗效评估:
在治疗前后使用VAS疼痛评分、最大口开度(MMO)、下颌功能损害评分(MFIQ)、口腔健康影响简表(OHIP-14)和下颌功能障碍指数(Fricton得分)进行评估。
安全性评估:包括晕厥、断针、出血、血肿和烫伤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经过12次的温针灸+康复手法治疗,与仅有康复手法治疗的小组相比,温针灸+康复手法的治疗方法更能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疼痛。
且经过温针灸+康复手法治疗之后,嘴巴能张的更大(改善最大口开度),关节灵活度更高。
在两组间的三种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评分(下颌功能损害评分(MFIQ)、口腔健康影响简表(OHIP-14)、下颌功能障碍指数(Fricton得分))中,温针灸+康复手法组的改善最为显著,临床疗效有效率高达83%,再一次肯定了温针灸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疗效。
向上滑动阅览
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两组间治疗后的VAS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实验组的疼痛缓解更显著。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O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实验组的MMO增加更为显著,两组间治疗后的MM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下颌功能损害评分(MFIQ):
治疗后,两组的MFIQ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两组间治疗后的MFIQ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改善更明显。
口腔健康影响简表(OHIP-14):
治疗后,两组的OHIP-14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两组间治疗后的OHIP-14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改善更显著。
下颌功能障碍指数(Fricton得分):
治疗后,两组的功能障碍指数(DI)、触诊指数(PI)和颅下颌指数(CMI)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 < 0.05)。
两组间治疗后的Fricton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的改善更明显。
临床疗效: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3%,高于对照组的59%,两组间在显著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总结
与仅进行康复手法相比,温针灸结合康复手法不仅能改善ADDwoR(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疼痛和最大口开度,还能改下颌功能损害、颞下颌关节紊乱和口腔健康。
关注我们,让您学术、临床皆受益匪浅!
【往期推荐】
【颞下颌关节紊乱相关推荐】
IF 13.3,北京中医医院研究证实针刺能减轻颞下颌关节紊乱疼痛!
Frontiers-CMCR 文献分享说明
感谢大家对我们公众号的关注!本公众号专注于分享中医药领域在国际顶级期刊(如Lancet、JAMA、BMJ、NEJM等)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为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提供有力的参考与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些前沿研究,帮助更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升中医药的学术影响力。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随时留言或私信,我们会及时回复。更多中医药领域的前沿资讯,敬请持续关注“中医药研究前沿”公众号!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