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例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Fastunnel® FAST ICAS技术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中的应用体会

健康   健康   2024-11-15 18:03   上海  




术者寄语

FAST ICAS (FASTunnel in thrombectomy for ICAS occlusion) 技术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杨鹏飞教授张永巍教授李子付教授张磊教授邢鹏飞教授提出,即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能够与Syphonet®等多种取栓支架相结合,同时利用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零交换”技术支架成形。将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作为超选微导管,通过微导管首过效应判断局部有无狭窄和血栓。拟行支架取栓时,直接经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释放取栓支架,在取栓支架释放后,通过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扩张近端狭窄段、减少近端狭窄对支架取栓时的限制,减少血栓因刮擦造成的血栓逃逸,必要时利用“零交换”技术植入支架。若微导管首过效应阳性且无需支架取栓时,直接使用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对狭窄部位扩张,必要时利用“零交换”技术植入支架。FAST ICAS技术利于急性ICAS闭塞远端血栓快速取出、减少栓子向远端逃逸、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详解

(点击图片/文字阅读原文)


FAST ICAS技术治疗ICAS-LVO操作步骤详解






病史简介


患者:女性,73岁。



主诉:“发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7分钟”入院。




既往史:左侧脑瘤手术史;高血压病史。



入院查体:意识模糊,无言语,眼球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浅,粗测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2级,左侧巴氏征(+),ASPECTS评分9分,NIHSS评分19分,病前mRS评分2分。



术前影像信息



术前准备


术前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术前讨论:

  • 患者为醒后卒中,发病时间无法明确,但能够明确的是:最后看起来正常时间距离到院时间10.5小时,CT灌注上存在核心/灌注不匹配。

  • 根据WAKE-UP研究的建议:醒后卒中+就诊于取栓中心+有适应证同时接受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最后专家组6/9的比例建议桥接治疗。因此与家属交代病情时,告知可以进行桥接治疗,但是与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后,家属拒绝静脉溶栓,要求直接取栓治疗。而根据DIRECT-MT的结论,直接取栓不劣于桥接治疗。

手术策略:

  • 综合患者存在以下几个征象:

    ① 患者高龄、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

    ② 根据CTP灌注上TTP、MTT明显延长,CBF下降,而CBF无明显下降,判断存在侧支代偿;

    ③ 根据UGuard软件结果,存在大面积的低灌注且核心梗死面积很小;

    ④ CTA上可以看到M1水平段闭塞,而M2段以远可以看到稀疏的血管显影,为非栓塞性的常见位置。

  • 因此判断ICAS可能性极大。拟用FAST ICAS技术开通血管。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 8F 80cm 导引导管

  • 5F 中间导管

  • 奇生物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1.75*10mm

  • 奇生物 Syphonet®栓支架 4*30mm

  • 神经微导丝 300cm

手术过程

术前正侧位造影。


5F 中间导管通过狭窄段。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颅外段表现。


神经微导丝过病变。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到位。


冒烟确定真腔,经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释放Syphonet®取栓支架 4*30mm


释放Syphonet®取栓支架 4*30mm后造影。


支架未扩张形态观察。


21系列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1.75*10mm球囊到位。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1.75*10mm缓慢扩张至命名压6atm。


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 1.75*10mm扩张后造影。


回收Syphonet®取栓支架 4*30mm,留置神经微导丝,即刻造影,观察10分钟、15分钟。

留置微导丝即刻造影正位
留置微导丝以便观察
观察10分钟后

观察15分钟后



 病例总结 



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急性闭塞的取栓策略,并无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有几种常见的做法:

① 单纯支架拉栓或者结合抽吸,取栓一次,再进行急性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但是会面临出现夹层、第二次微导丝无法越过闭塞段的情况。

② 微导丝组合球囊直接扩张,风险在于微导丝无法确定在真腔内,且存在挤压闭塞段远近端血栓,导致血栓逃逸。

③ 微导丝组合微导管,结合“微导丝首过效应”,然后采取长微导丝交换上球囊扩张,这种方式需要多次交换,而根据既往文献报道,多次交换是术中微导丝刺破血管导致出血的关键原因。

而本例采取了FAST ICAS技术这种在新的器械组合上诞生的新的手术方式,在可以明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减少手术步骤,实现了零交换,缩短手术时间,在支架锚定下上球囊以及扩张球囊,增加了球囊扩张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球囊因为加压后趋直导致两端对于血管的骚扰,同时减少血管的形变,增加球囊扩张时的稳定性,从而大大增加手术安全性。


另外,对于目前颅内狭窄,采取小球囊亚满意扩张在既往文献上得到围手术期更安全的结论,因其能够在避免穿支闭塞、严重夹层、高灌注方面的显著优势得到越来越多术者的青睐。但是也面临着斑块弹性回缩后,管径以及灌注改善不明显的可能。球囊扩张的速度与夹层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目前主流做法都是缓慢扩张,慢打慢放。

而有文献报告,支架的临时支撑成形也能够起到稳定斑块、减少弹性回缩,从而达到稳定血管内腔、维持前向血流的作用。因此本例采用小球囊缓慢的亚满意扩张,结合原位释放支架,在不断流情况下的长达10分钟的支架临时成形,再原位回收支架,尽可能减少对血管壁以及斑块的骚扰。留置微导丝观察可以尽可能的还原术后血管的形态以及血管斑块的回缩情况,从而来判断前向血流能否维持,是否需要支架植入。


但是,如果闭塞远端有血栓,目前并没有最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大脑中动脉管径比较小,如果球囊扩张后把中间导管越过病变处完成远端血栓的抽吸,需要接近完美扩张,可能会增加穿支闭塞、夹层以及高灌注的风险。如果用小球囊扩张,中间导管在狭窄近端的抽吸效能非常有限,而支架拉栓又会面临夹层后无法再次越过闭塞的问题。因此,闭塞远端存在血栓的ICAS病变的处理,是目前取栓中比较棘手的类型,Syphonet®取栓支架远端有网篮样设计,但是能否兜住血栓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确定。


FAST ICAS技术,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组合,在狭窄基础上闭塞且不伴有远端血栓的病变中,是非常合适的技术。该技术全程只在通过病变和留置微导丝过程中使用到微导丝,大大减低了微导丝刺破血管的风险,而支架锚定下的球囊扩张能够增加球囊的到位率和扩张时候的稳定性,减少夹层的发生。支架远端保护,能够减少扩张后斑块碎片导致的远端栓塞;支架的临时成形,有利于稳定球囊扩张后的血管形态,避免支架的植入。





专家点评

FAST ICAS技术提出者,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杨鹏飞教授寄语:


FAST ICAS技术是目前针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基础上急性闭塞这一类疾病的治疗而言,相对便捷和安全的一种术式,它大大简化了手术操作的步骤,在BASIS技术实现了零交换的基础上,加上Fastunnel®这款集(超选微导管、球囊扩张导管、支架释放微导管)三者于一身的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的加持,最大程度减少血栓的逃逸和减轻血管的损伤。更快的恢复脑灌注,从而挽救更多的患者的健康。


FAST ICAS技术医工结合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从临床需求出发,以解决临床痛点为主要目的,通过器械的改革,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也激发了关于ICAS疾病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最新的BAISIS研究提示了单纯球囊扩张的潜力,但存在高达14.5%的夹层发生率,那么支架辅助下的球囊扩张,能否减少夹层的发生呢?会不会带来更有希望的治疗方式?


作为ICAS高发地区的神经介入医生,始终在寻找解决ICAS这类病变的最佳方案,相信,随着大家在这项技术上应用上积累越来越多的实战经验,会提出更完善、更方便、更安全的治疗方案,真正造福患者。



术者简介






应江鲜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 2016-2017年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优秀进修生
  • 参与CHANCE、ATACH2、DIRECT-MT、LATE-MT、REBOOT、AttentionIA-IV、BEST-BAO等多项国内外大型研究以及国内多项器械上市研究



指导术者



徐程华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
  • 台州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
  • 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
  • 台州市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
  •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预防与质控分会委员;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委员;台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台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







科 室 介 绍


学科简介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台州市神经病学重点临床专科,长三角脑血管病专科联盟成员、东方脑血管病协作组核心单位、中国卒中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抗癫痫理事单位、天坛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网络成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赵性泉知名专家工作站、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独立的神经内科急诊、神内门诊、神经重症监护室、神内病区、神经电生理实验室、神经血管超声实验室、神经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开放床位162张。



学科团队

目前在职医疗科研及技术人员100余人,其中医生42人,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14人,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脑血管病中心技术优势

常规开展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静脉溶栓、血管内动脉溶栓、机械取栓及支架植入术、脑出血超早期预后评估、早期康复治疗、脑血管病筛查及病因-发病机制分型等二级预防。

我中心早在2003年建立了浙江省内首家“卒中单元”,2010年批准成为国家脑血管病创新药物评价平台临床评价中心,2011年建立了浙江省内首家脑血管病中心,2024年建立了浙江省内首家“急诊卒中单元”(ESU)。现为国家卫健委脑血管病质控监测分中心,台州市卒中质控中心之一,在脑卒中超早期治疗方面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在脑血管病诊治及神经介入治疗方面居全省前列。



科研学术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浙江省卒中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癫痫协会副会长单位,先后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及数十项国际、国内多中心科研项目,我科成员作为共同作者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BMJ》、《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结果。同时我中心也是《中国卒中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单位。


自2005年以来成功举办了国家级及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0余项40余期,其中举办的浙东南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已成为浙江省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并于2013年成为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东部分会,于2015年成为中国卒中学会东部分会,极大地促进了浙东南神经病学的发展。近五年先后获得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市科研科技进步奖各一项。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Fastunnel®输送型球囊扩张导管产品详情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文章内容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沛嘉加奇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