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寄语
目前颈动脉慢性闭塞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其引起的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占颅内缺血事件总数的10%-15%,是造成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通常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资料将病程持续超过4周的颈内动脉闭塞称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该类患者的自然病史和临床症状与颅内动脉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密切相关。对于部分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即使通过内科的系统治疗仍有较高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险。
此外,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后慢性缺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在临床诊疗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及临床诊疗技术的进步,颈动脉慢性闭塞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但是国内外对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的评估和治疗尚缺乏统一的方案。
本期「沛嘉加奇·嘉介谈」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申浩、隆昱明,分享应用:COSIS技术部应用于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一例,精彩不容错过。
病例简介
01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56岁。
主诉:因"发现左侧颈内动脉闭塞2月余"入院。
现病史:患者2月前因血糖控制不佳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颈动脉超声提示左侧斑块向颈内动脉延伸致狭窄(50%<狭窄率<69%),进一步行脑动脉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由左侧颈外动脉通过软脑膜支部分代偿,近段返流至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由右侧颈内动脉系统通过前交通代偿。患者平素偶有发作性右侧肢体乏力及麻木,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以“颈内动脉闭塞”收入科。
既往史:糖尿病近8年,近期降糖方案为:诺和锐,早14U、晚14U,皮下注射+阿卡波糖1mg tid,自诉血糖控制可。
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
外院辅助检查:
2024.07.02 颈动脉超声示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左侧向颈内动脉延伸致狭窄(50%<狭窄率<69%)并流速增快,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
2024.07.23 头颅CTP示左侧大脑灌注减低。
02 术前影像信息
全麻后行脑血管造影:右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代偿左侧大脑前动脉,左侧颈外动脉通过眼动脉代偿至左侧C6段。
诊疗经过
01 术中涉及介入器械选择
6F 金属长鞘
6F 中间导管
泥鳅导丝、微导丝
MPA导管
加奇生物 Syphonet®取栓支架 6.0*35mm
加奇生物 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 3.5*15mm
球囊 4.0*30mm
自膨式闭环支架 4.5*37mm、4.5*28mm
6mm 保护伞
自膨式颈动脉支架 7.0*50mm
02 治疗过程
经Stiff导丝交换6F金属长鞘及6F中间导管至左侧颈总动脉末端,泥鳅导丝引导MPA导管反复调整方向后顺利通过左侧颈内动脉开口处并置于左侧颈内动脉C2段,进入顺畅无阻力。
经微导丝交换MPA导管后,送入微导管至左侧颈内动脉C4段,沿微导管送入6.0*35mm Syphonet®取栓支架至远端保护,沿Syphonet®取栓支架输送导丝送入3.5*15mm SacSpeed®球囊扩张导管至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扩张。
沿球囊送入6F中间管至左侧颈内动脉并负压抽吸取出少量血栓,复查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C4段及C6段多发重度狭窄及夹层改变,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
路图下,微导丝引导微导管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微导管造影提示位于血管真腔。
微导丝交换微导管, 沿微导丝送入球囊至左侧颈内动脉C6段、C4段预扩张。
复查造影示颅内动脉狭窄较前改善。
交换微导管,沿微导管自左侧颈内动脉末端依次叠加置入4.5*37mm 自膨式闭环支架两枚。复查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C2段以远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 。
路图下,沿中间导管送入6mm保护伞至左侧颈内动脉C2段打开。
沿保护伞微导丝送入4*30mm 球囊至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扩张, 复查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改善。沿保护伞微导丝送入7*50mm 自膨式颈动脉支架至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C1段,定位准确后释放,复查造影示架贴壁良好,前向血流通畅但流速稍慢。
回收保护伞,复查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4段管壁毛糙,残余重度狭窄。
故路图下重新送入微导管至左侧C4段,沿微导管送入4.5*28mm 自膨式闭环支架。
复查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支架贴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颅内血管无缺失,未见造影剂外溢。
病例总结
//
目前对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引起脑血流动力学受损的病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治疗尝试,最初治疗这一高危人群的尝试包括手术搭桥技术,但颅外-颅内动脉搭桥随机对照试验(RCT)显示外科手术无获益,且围手术期卒中或死亡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效果不好。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均在尝试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慢性闭塞。目前对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主要分为4种,由A至D手术难度及风险均不断增高:
A型:颈内动脉近端为锥形闭塞且留有空腔;
B型:颈内动脉近端为非锥形闭塞且留有空腔;
C型:颈内动脉近端完全闭塞;
D型:不仅颈内动脉近端完全闭塞且远端未见血流反流至床突段。
对于本例患者颈内动脉近端完全闭塞,远端血流反流至床突段,考虑分型C型,属于难度较大的闭塞开通手术。
本例患者起始部无残端,开通较为困难,开通后出现了多处重度狭窄及夹层改变,球囊扩张及植入支架后仍有血流减慢,需根据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手术策略,对手术者的随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
上海市东方医院
李刚副院长神经介入团队成员简介
李刚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同济大学脑血管病研究中心主任
毕业于复旦大学(PhD)、德国马尔堡大学(MD)和哈佛大学医学院(GCSRT),麻省总院临床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专业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学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神经重症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远程医疗分会委员、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神经科医师协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要从事脑血管病院前院内急救及干细胞技术转化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牵头脑血管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INTERACT4、OPTIMISTIC等),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项(组长、骨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Stroke等SCI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肖亚平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
上海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青年委员、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专注于脑血管病诊治,擅长颅颈部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开通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介入手术
申浩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中心副主任医师,同济大学讲师,神经病学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浦东新区脑卒中质控小组秘书
中国卒中学会认证的“全国百佳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2022年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员之星”、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治疗,包括颅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颅颈部动脉慢性闭塞开通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等,以及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急诊救治;对于颈动脉斑块的规范化治疗有丰富经验
徐陆冉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主诊脑血管病-介入方向。擅长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缺血性颅颈部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等
隆昱明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主要从事脑卒中相关的介入工作,已完成数百例脑血管造影及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手术
张东阳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主治医师,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目前主要从事于神经介入工作,有多年神经介入治疗经验,包括急诊卒中取栓、脑血管慢闭再通、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篓栓塞治疗等
特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沛嘉加奇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