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器精】唯快不破:应用FAST ADAPT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栓塞病例一例

健康   2024-11-08 18:00   上海  


术者寄语



在神经介入领域,抽吸取栓技术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已经成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ADAPT技术(a direct aspiration first-pass technique)作为一种直接抽吸取栓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开通时间短、患者耐受程度高、出血率低,以及三级再通率高和远端栓塞少。此外,ADAPT技术在经济有效性方面也表现出色,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经济的治疗选择。


然而,ADAPT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挑战。选择合适的病例和确保抽吸导管能够顺利到达血栓近端是关键步骤。此外,随着抽吸导管内径的不断增大,虽然提高了导管的抽吸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窗台效应的风险,即血栓在抽吸过程中被推离原位,导致远端血管再次闭塞的风险。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FAST ADAPT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通过将导航导管应用于ADAPT技术中,利用导航导管引导抽吸导管快速到位。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抽吸导管到位过程中窗台效应的发生,还能有效克服迂曲路径带来的导管到位挑战。


在临床实践中,FAST ADAPT技术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使用FAST ADAPT技术可以更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本例病例患者血管近端极度迂曲,长鞘到位非常困难,使用导航导管引导抽吸导管到位。导航导管头端渐变设计,在颅内较为容易到达病变部位,近端贴近管身设计使得抽吸导管能够沿着导航导管到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69。以“被发现意识障碍3小时”为主诉于2024-10-5 6:30左右急诊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长期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控制情况不详


查体:意识清楚,查体配合,混合性失语,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NIHSS:6分。



术前影像



急诊平扫提示未见明显出血及占位,右侧大脑中动脉可见致密征。


急诊多模式CT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广泛低灌注,核心梗死3.7ml,缺血半暗带 95.1ml;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前不显影。


CT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闭塞,远端造影剂少许逆流。



术前讨论



初步诊断:

1.急性右侧中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

2.急性脑梗死


发病机制:

  • 不明原因


手术方案:

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考虑可能为栓塞性病变,拟采用ADAPT抽吸治疗。



手术器械



  • 长鞘 6F 0.088in 90cm

  • 中间导管 6F 0.068in 135cm

  • 深瑞达颅内支撑导管 0.021in 152cm

  • V18导丝

  • 微导丝 0.014in 200cm(备,必要时)

  • 取栓支架6mm*35mm(备,必要时)


手术过程



路径迂曲。


V18导丝支撑下,长鞘仍不能送至右侧颈内动脉。


送中间管。


裸送导航管到位。


负压抽吸装置。


持续负压下回收中间管。


行Dyna CT未见右侧基底节区少量渗血,遂结束手术。


术后第一天:

复查头颅CTA+CTP见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远端血流良好,灌注明显改善,缺血半暗区消失,核心梗死1.4ml。


NIHSS 1分。


总结



  • ADAPT技术是机械取栓中最常使用的介入技术之一。与支架取栓相比,它具有再通率高、耗时短、血栓逃逸率低、操作简单和经济实惠等诸多优势。

  • ADAPT技术适用于血栓负荷较多(如ICA末端)、串联病变、后循环病变的患者, 对于抽吸导管能够到位的远端栓塞患者,ADAPT技术也非常适用,可以大大减少出血风险。

  • 对于大脑中动脉栓塞患者,如果微导管微导丝不需要通过病变部位,只需要在病变近端将抽吸导管直接带到血栓部位,也会考虑直接抽吸取栓。

  • 运用ADAPT技术的前提在于抽吸导管的顺利到位。由于“窗台效应”、血管迂曲、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抽吸导管在无前端“锚定”下常难以到位。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材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 深瑞达导航导管管径较普通微导管稍粗,导航导管和抽吸导管之间没有缝隙,且有贴合管身的中部设计,具有更好的支撑性,抽吸管可轻松到位,克服 “窗台效应”。

  • 其头端柔软且贴合管壁形态,且无金属头端设计,更加安全地建立通路,在无微导丝引导下也能安全送达目标血管,通过性与顺应性俱佳,简便经济。


术者简介




张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  

  • 医学博士。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擅长各种类型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内科治疗及介入治疗。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多发性硬化联盟组员;福建省海峡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理事 ;福建海峡医学会高血压分会理事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福建省级、厅级重点课题、军区课题多项。实用性专利2项,在研发明专利1项;发表国、内外医学杂志十余篇。






朱睿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





指导老师




陈文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

  • 2008年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进修神经介入1年

  •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神经病学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2篇






产品介绍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深瑞达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