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急“伙”聊】院前卒中检测量表的“头对头”比较

健康   2024-11-08 18:00   上海  




编者按: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占脑卒中的60%~80%。已经发表的多项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合理筛选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可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但是,相关治疗的关键,却不仅取决于特定技术技巧或设备器械的应用,更取决于规范化的流程管理,如《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就将后者放在了尤为优先的位置。

【“伙”急“伙”聊】栏目,邀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陈文伙教授,每期聚焦急诊取栓相关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尤其是相关流程、规范和管理的革新优化或深度洞察,以导读和解读的形式,将国际前沿与本土实践相结合,以期对急诊取栓相关规范化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本期关注:院前卒中检测量表的“头对头”比较



通过静脉溶栓(IVT)或血管内取栓(EVT)进行的再灌注治疗是缺血性卒中的有效疗法,但两者的疗效均具有时间敏感性。因此,调用卒中代码的患者(急救医疗服务[EMS]护理人员评估为疑似急性卒中的患者)会被转运至最近的卒中中心并提前通知相关人员,以确保卒中团队在急诊室(ED)待命并准备CT扫描仪。


然而,高达50%的卒中代码患者最终被诊断为类卒中(包括神经功能障碍、外周前庭障碍或癫痫发作),而不是卒中。他们往往不需要紧急送往专门的卒中中心,对EMS和ED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并产生了大量的额外费用。此外,调用急性卒中代码与不必要的神经成像检查和IVT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在现场做出准确的卒中分诊至关重要。


目前,EMS护理人员使用了多种院前卒中检测量表,但针对这些量表的研究通常是回顾性设计、基于小规模或选定患者队列、不反映EMS实践的研究。此外,一些量表缺乏外部验证,而既往的“头对头”比较仅纳入有限的量表子集。这些方法上的缺陷导致比较性研究和系统综述的结果不一致,影响到指南对量表使用的推荐。尽管这些量表旨在检测一般的卒中患者,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不忽略符合再灌注治疗条件的患者。


在此背景下,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Nyika Kruyt博士等人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头对头”比较研究,旨在系统地确认所有已发布的院前卒中检测量表,并比较这些量表在检测卒中患者(缺血性、出血性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筛选符合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方面的诊断表现。研究结果以“院前卒中检测量表:7个用于疑似卒中患者的量表的‘头对头’比较”为题,于2024年8月11日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IF:6.3/Q1)上。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卒中救治的时效性相当强,如何短时间内去准确识别出卒中,同时选出需要再灌注治疗的患者转运到合适的卒中中心是院前卒中急救最重要的一步。因此有了一系列的院前卒中评估量表来协助客观准确判断,否则可能造成约50%的卒中患者不能得到正确的识别。但这么多量表有各自的特点,我们需要一种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好的量表推荐给急救人员掌握,这篇研究就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纳入的7个院前卒中检测量表基本都展现出了高敏感性和低特异性。LAPSS量表的表现最差;Med PACS、sNIHSS-EMS和OPSS的准确性最高,使用时错过的再灌注治疗卒中患者最少。使用最准确的量表时,类卒中患者激活卒中代码的非必要情况可减少近三分之一,但这样会错过16%的卒中患者以及10%的再灌注治疗患者。


然而,上述研究以及目前我们应用的这些量表均为国外的量表,对中国卒中人群的效率如何,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中国是人口大国,急救资源有限,对卒中的识别及转运更需要有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量表评分应用于急诊卒中。另外,院内卒中的识别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们也应有一个合适评分表去快速准确识别卒中的发生。我们有理由期待将来的这些突破。


陈文伙 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

  •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脑血管病科主任。

  • 2008年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进修神经介入1年。

  • 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神经病学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12篇。

扫描上方二维码

进入陈文伙 主任医师学术主页


文章来源

Dekker L, Moudrous W, Daems JD, et al. Prehospital stroke detection scales: A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7 scales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tro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 2024;0(0). doi:10.1177/17474930241275123




编译节选


具体而言,研究者共纳入3317例调用卒中代码的患者。其中,2240例(67.5%)为卒中(缺血性1528例,出血性242例,TIA 470例),1077例(32.5%)为类卒中。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715例(46.8%)接受了再灌注治疗。


研究者共考察了14个量表,其中7个量表可以根据已有的院前观察数据进行重新构建并纳入分析,分别是:CPSS(美国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FAST(面、臂、语言、时间量表)、LAPSS(美国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量表)、MASS(澳大利亚墨尔本救护车卒中筛查量表)、OPSS(加拿大安大略省院前卒中筛查量表)、Med PACS(护理人员院前卒中评估代码)和sNIHSS-EMS(急救医疗服务简易版NIHSS)。由于CPSS和FAST量表针对的临床事项相同(除CPSS有一句话重复外),因此二者在分析中合并为CPSS/FAST。


院前卒中检测量表概览


卒中检测方面的结果显示,7个量表的准确性范围是0.60(LAPSS)至0.66(Med PACS、OPSS和sNIHSS-EMS)。LAPSS的准确性显著低于其他所有量表(p<0.01);Med PACS、OPSS和sNIHSS-EMS的准确性显著高于CPSS/FAST和MASS(均p≤0.02)。


大多数量表具有高敏感性,范围从CPSS/FAST的80%(95% CI,78~81%),到Med PACS(95% CI,82~85%)和sNIHSS-EMS(95% CI,83~86%)的84%,但LAPSS除外(66%;95% CI,64~68%)。相反,除LAPSS外(49%;95% CI,46~52%),其他量表的特异性大体偏低(范围28~34%)。


此外,LAPSS的阳性预测值(PPV)最高(73%;95% CI,71~75%),Med PACS和OPSS的阴性预测值(NPV)最高(均47%;95% CI,43~50%);其他量表的NPV范围是41~46%。值得注意的是,使用Med PACS、OPSS和sNIHSS-EMS量表错过的再灌注治疗患者最少(10.3~11.2%),而使用LAPSS错过的再灌注治疗患者最多(25.5%)。


院前卒中检测量表的诊断表现




讨论


虽然表现最佳的几个量表之间的差异很小,但它们在敏感性较高的同时,存在特异性较低等问题。显然,在选择量表时考虑这些特征及其临床使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此外,需要在减少非必要卒中代码激活和降低卒中(再灌注治疗)错漏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但背后的详细决策仍不明确,且因地区资源和协调环境的不同具有高度偶发性。因此,究竟应该使用哪种卒中检测量表,应根据医疗环境和区域特征进行仔细考虑。


据悉,在这项单中心“头对头”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已于2024年2月启动了一项新的多地区、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院前环境中救护车护理人员的卒中分诊优化(STROKE-APP)”(NCT06332989)。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手术复盘”全新板块上线,全方位学习术中操作技巧,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