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业旧址”变成生活场域,东郊记忆怎么安排成都人的一天?

美食   2024-10-31 17:39   四川  


成都传媒集团发布相关数据,本月十一黄金周期间,东郊记忆接待游客超79万人次,单日最高超过13万人,而根据数据显示,成都国庆期间全市215条特色商业街区累计客流量达到534.34万人次,东郊记忆的客流量是其六分之一。


人来人往,关于东郊记忆的魅力,我们早有感受,无论是密集且含金量极高的活动还是各大平台足够的话题度,“更新”仿佛就是它的状态。我们也好奇着,这座城东“工业旧址”上到底生长出怎样的内容?他们如何吸引如此庞大的客群后不让人群失望?非标商业的餐饮展露怎么样的特点?东郊记忆,把答案写在人们的生活里。




工业遗产创意生长:拥抱城市多面向


城市向新发展,老工业区是无法忽视的建筑群体。正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言:建筑表明了集体性的神话。抛去推倒重建的粗暴方式,选择在原址上更新再利用显得更具人情味道。一座建筑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中人们鲜活的当下。


在东郊记忆,青年人群穿梭于工艺旧址上


20世纪5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开始有学者关注工业革命时期的建筑,而后到1978年瑞典召开了第三届工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关于工业遗产更新的探索开始萌生,随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纷纷开始对城市中的煤气厂、炼焦厂、发电厂进行更新,赋予工业旧厂以自然、人文与艺术价值,而关于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公共记忆也得以活态留存。


在东郊记忆举办的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


在国内,北京798作为初代文艺打卡地,由原798厂改建而来,2002年因房租低廉而聚集了艺术工作者,而后才形成园区。2005年底,《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出台,成都市开始有序地对旧厂老建筑进行有效保护。


东郊记忆旧址上的“红光电子管厂”


2011年9月,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只彩色显像管的“红光电子管厂”改名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正式开园,在这里提供音乐互动体验,并聚集着数字音乐产业。一年后,更名“东郊记忆”,开始布局溢出音乐之外,集合艺术、戏剧、摄影等多元文化空间。


人们簇拥在东郊记忆·成都舞台


2013年,“东郊记忆”便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们在这里不仅能找寻到“红光厂”的记忆,也能够感受到成都新生文化的魅力。2019年7月,“东郊记忆”再次清晰定位为“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这一次他们聚焦时尚,放眼全球,东郊记忆20万平方米的空间中所能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东郊记忆以时尚诠释工业旧址魅力


斑驳的墙面,高耸的烟囱,亮眼的红砖,无一不营造着与在地青年文化对比鲜明却也能被紧密拥抱的“工业风氛围”。工业旧址中方正的空间框架,为青年文化场域的打造提供了清晰的动线与充足的发挥余地,使得新文化能够毫不费力地与工业文化自然相融。



半个世纪前,“红光厂”内,青年们夜以继日地攻克难关,书写着时代的记忆,而现在东郊记忆也以现代色彩,描绘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图景,画框之中人们与城市连接地更为紧密,这里就是生活的日常。


面对“工业遗迹”,东郊记忆连贯有序的生长路径,把关于城市生活的话题解答地足够生动,有关键词也有生活的丰富立面。当旧址成为现代城市生活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才被看见,每一个到此的人都能够翻阅这一页关于成都的历史。




细腻捕捉外出需求

打造多感官游逛体验


在时间被调快的今天,人们的每一趟出行都饱含着更多目的。东郊记忆广阔的空间之中容纳着充足的吸睛元素,而入驻商家不只是光鲜,更是精准地满足来者的意图。吃喝玩乐等消费需求在东郊记忆的清晰分区中,以听、触、味、嗅、视等五感被复合满足着。



7号创意集盒、中央大道、记忆长廊、工业横街、成都舞台、北街、东街Re°est等分区,错落放置着有关戏剧、音乐、美食、时尚等丰富的生活场景。



从最早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始,东郊记忆不断扩容,但音乐依旧是这里牢固的主题之一。在9月底官方发布的《SOUND郊响·东郊记忆2024时尚报告》中显示,2024年1-8月,在东郊记忆音乐演艺类活动超过400余场。



东区超现场、福馆FULL HOUSE等产业空间使得东郊记忆在作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第四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焕发出悦动之姿。



踏进东郊记忆,工厂元素与青年文化交织生长是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工业横街上,废弃管道纵横,抬头便能看到高耸的烟囱。夜幕降临,灯光摇曳时,这里变身赛博朋克的艺术街区。



在火车头广场,“红光厂”铁路专线轨道上陈列着成昆线上的第一批蒸汽式火车头。身着蓝色工装的可爱小人旁便是热闹的火车头市集。从工业旧址的故事到现代人的生活场景,东郊记忆同时满足着人们对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需求。



由全球知名数字设计公司d'strict(帝视特)打造的中国内地首馆——浪美术馆·成都,则以科技呈现世界顶级数字艺术作品,沉浸式感受美的可能。游逛在东郊记忆,我们感受到80年代的工业气息也领略着迷人的未来感。



而在时尚消费目的地的营造上,东郊记忆不仅吸引意大利快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入驻,也有国内潮牌ARISEISM、玛速主义、哭喊中心等成为消费者心中足够诱人的目标。



在消费者体验上,东郊记忆还“上新”了“东郊记忆服务岛”,为游客提供物品/行李存放、无人讲解、充电宝租赁等服务。在卫生间区域也以数字化设备,清晰显示空位数量,贴心提升来者的游逛体验。“成都”打卡墙面前,人群交织,工作人员引导大家排队,有序拍照打卡。



足够广阔的空间,东郊记忆的容纳了足够丰富的内容,让人们每一次来都有所收获。而细节到公共空间的打造上,东郊记忆考虑到了游客在消费之外的多种需求。这也是东郊记忆在不断生长过程中,所展露出的温度。






潮流饮食搭配烟火气

餐饮串联多元消费场景


今年3月林俊杰自创咖啡品牌“Miracle Coffee”在东郊记忆·成都舞台开业,8月萧敬腾茶饮品牌“署茗職茶@At Tea”登陆,东郊记忆在餐饮上总有热闹发生。向东郊记忆里走去,微缩版的成都,在这里展现,有潮流饮食也有足够的烟火。



据统计,东郊记忆目前拥有100余家餐饮,主要聚集在北街美食区与成都舞台区域,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物游逛过程中能够随时找到一处闲坐下来休憩的食肆。餐饮门店与购物等消费目的地巧妙搭配,对消费者游逛体验的提升是贴心而周到的。



其中从消费场景来看,饮品烘焙与小吃等更具随意性的消费场景占据了52%,包括川菜、火锅、西餐、东南亚菜系等在内的正餐占据48%。人们能够游逛之余,在园区度过惬意悠闲的下午,也能够在消费结束后,不转移阵地满足用餐需求。消费者的每一个“想法”都在这里被满足了,而这是否也是让人们驻足的理由。



从细分品类来看,包括咖啡、饮茶、酒饮在内的饮品类占据33%,西餐占据14%,川菜与火锅占据12%,粉面与小吃等较为轻松的餐饮品类占据11%。在东郊记忆,我们看到烟火气息浓厚的成都味道,也能够看到与园区气质适配的饮品与西餐,满足着年轻人不同的消费需求。





在东郊记忆南门,蜀宴赋以蜀地汉文化为背景,溯源中国传统宴饮礼仪文化,采用专业级舞美与舞秀视觉技术,将舌尖盛宴与传统文化巧妙连接,打造出锦官城中全景沉浸式餐秀体验场景。门外却是抬头可见的工业遗迹,关于时间的艺术在此刻具象表达。



从餐饮人均消费来看,东郊记忆的餐饮布局将“质价比”作为关键词,让游客的餐饮消费不仅有丰富的品类选择,也没有过重的消费负担。


餐饮在定位“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的东郊记忆看似不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却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丰富的休憩空间,为消费者“充值”体力的同时串联着东郊记忆的消费场景。夜幕降临人们从中央大道走向北街时,温暖的餐桌悄悄地为人们的一天画上了愉快的句号。


——


东郊记忆空间上占据足够优势,加持运营方对青年群体需求的精准捕捉,在时间被压缩的时代里,为消费者群体创造出一趟多感官外出体验。在这里吸引人的元素是N,时尚消费、音乐表演、沉浸式展览、潮流餐饮,每一类别中都有足够吸睛的入驻商家提供丰富的内容。去东郊记忆的理由,绝对不只一个,而让人们流连于此的或许是恰当且饱满的“行程安排”。


在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延续方式丰富多样,但只有足够动人,吸引人们常去这里时,工业遗产才真正地被继承。工业创意园,不是商业体,在东郊记忆,看见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时代的交织。



-  END  -


编辑 丨 一番

设计 丨  1 0 

主编 丨 M2e

校对 丨 鹏鹏

出品 丨 珠俪



 你每次去东郊记忆的理由是什么?


成都LIVE
成都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