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定义为由补体旁路途径调控异常导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1],补体旁路的异常活化为该病主要发病机制[2]。 据估计,aHUS 的年发病率约为成人 2/100 万,儿童 3.3/100 万[3]。该病虽较为罕见,但危害不小,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损伤、血小板减低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预后较差,在前补体治疗时代,约 50% 患者发病 1 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急性期病死率一度高达 50%[4,5]。
在临床治疗中,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以及及时的干预对于提升 aHUS 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诊疗工作面临着不少挑战。
目前 aHUS 仍缺乏有效的确证性诊断试验,其诊断仍主要依靠排除其他类型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1,2,5];
此外,需要进行 aHUS 的分型诊断。aHUS 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所有因继发因素导致的 aHUS 均应接受支持治疗, 完善相应检查后治疗原发疾病,若原发疾病控制后 TMA 仍进展, 则需考虑补体介导 aHUS 的可能性[5]。
图 aHUS 有多种不同的类型[5]
治疗方面,补体抑制剂目前已被权威国内外指南推荐为 aHUS 的首选治疗方式[2]。如《补体相关性肾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4 版)建议,疑诊 aHUS 者可先启动血浆置换,但因其缺乏改善肾脏长期预后的证据,建议诊断 aHUS 患者尽早使用补体抑制剂治疗(补体 H 因子抗体阳性者需使用免疫抑制治疗,并将抗体滴度作为监测指标)[5]。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声明 《补体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KDIGO 争议会议的结论》(2024 版)指出:针对补体介导 aHUS,C5 抑制剂(当可用时)是金标准治疗方法[6]。
对于棘手的 aHUS 诊疗,你或许希望进一步了解:
临床实践中,aHUS 的鉴别、分型诊断有何要点?
如果患者已确诊 aHUS,如何「快稳准」地给出最优治疗方案?
丁香园发起「舒研启航」aHUS 诊疗互动病例挑战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病例场景,促进临床教学与实践的高效结合,增强诊疗思路的深度交流,进而提高对 aHUS 疾病的理解和认知,推动 aHUS 规范化诊疗,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惠及患者。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参与挑战
👇👇👇
✩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内容策划:应岑
内容审核:张晓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