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的误区:为了证明自己,跳了不该跳的坑
百科
2025-01-12 18:45
浙江
我已经有3年没见吴老三(新果农修剪队创始人)了。在这期间,吴老三打赢了官司,还给我发来了许立明的“道歉”视频;当然还有他对当下柑橘产业的痛心疾首,直言“末日将至”,我劝导他,嘴上悠着点!你改变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产业,不要再一次的祸从口出。“这3年你有什么变化?”我再一次登门造访,想听听这位农业网红的故事。这一天,吴老三连续接待了3波客人,包括“赣南脐橙”引种第一人袁守根和当地农业部门的领导,脸上已显疲态。位于江西会昌杨梅湖生态脐橙主题公园的新果农总部
“变化不敢说。”吴老三沏上茶,介绍道:“上次跟你聊过,我要把培训的节奏放慢,重点把老队员历练好。这两年我们主要是内部培训,不对外了。”“现在修剪队的人数和业务量有没有扩展?”我问具体数据。在顺昌时,叶雅英也提到新果农修剪队在当地的服务情况,收费标准是5元/株。“人数有扩大,原来1100多人,现在有1400多人,但还是不够,因为我们现在的战线拉得比较长,涉及到全国7个省份。”吴老三一一列举道。业务量最大的还是他曾经“翻车”的广西。统一着装军事化管理的新果农团队
“暂时不扩,我们公司的徒弟的徒弟都在教徒弟了。”吴老三说。“在这1400多人中,你直管的、跟你在经济上挂钩的有多少人?”我意识到徒弟的徒弟跟他应该没有多少关系了。“我现在直管的还有两个队,200多人。”吴老三说:“过了年我就不再跟他们有经济挂钩了。现在钱不好挣,大家各自为战、自谋生路。”吴老三在讲解“一干三枝”的修剪方法
我叹了一口气,想起有着相同结局的云南疏果队,也是经历了由少到多、由聚到散的过程。因为这种类似于游击队的队伍不需要复杂的组织框架,越简单越有价格优势。“除了这个业务,你现在还有什么可持续赚钱的业务?”我特意强调“可持续”3个字。“冯总(冯绍林)知道的,我们做点小农机具。”吴老三从身后拿出几把剪刀:“这是我们做出来的‘三娃子’品牌的采果剪,这是传统的采果剪。你看看有什么不同?”吴老三制造的采果剪样品(左)
我不懂机械,没看出“三娃子”的精髓所在,反倒觉得其做工粗糙,没有市面上的那些采果剪看着顺眼。见我未做评价,吴老三拿起自己的产品自傲地说:“这个是我们从日本带回样品之后,在国内找了一家工厂定制的,这个产品国内没有,因为缺少这种锻造工艺……”“这是产品。”我打断了他的话,问了一个自己关心的问题:“社会化服务还有没有拓展空间?”“有啊!”吴老三说:“我们现在不仅是修剪,还包括割草、无人机打药,这些事情都在干了。”逐渐兴起的无人机打药
“无人机打药一亩地收多少钱?”我来了兴致,这是植保行业的方向。“20~30元/亩。”吴老三介绍:“成本与人工打药差距不大,但无人机的速度快,覆盖率广,一天随随便便都能打150~200亩,也不受地形的限制。现在大家都注重修剪了嘛,修剪好了以后……”“原来大家担心打不透,你的‘一干三枝’修剪方法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我笑着说,“那割草怎么算?”“20~40元/亩。”吴老三说:“我们大大小小的割草机都有,有人工开的,有遥控的,剩下就是背负式的。像我们这种山地果园只能用背负式的,人工打草,40元/亩。”吴老三(右)和冯绍林在探讨服务的方向
“这个生意你能做吗?”我转身问冯绍林(绍兴哈玛匠机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他从2016年开始做进口果园机械生意,从新机器到二手机器,也深切地感觉到种植行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这趟随行是想找新的突破口。“他能做,我做不了。”冯绍林说:“因为我只有机器,没有人。”“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人。”吴老三得意地说:“尤其是用背负式的割草机打草,很累很脏的,一般人受不了这个苦。我们的工人一天挣四五百元左右没问题。”“你的手下一年能挣多少钱?”我在广西见过新果农的修剪队,都挺年轻的,干劲也足。正在广西云展农业服务的修剪团队
“看出勤率嘛,正常情况下年收入11~12万元没问题。”吴老三说:“而且他们的开支很少,很多原来在工厂里上班的人都回来参加我们的队伍。”跟葡萄的疏果一样,中国柑橘产业产区多、品种多,光修剪就能干上7个月,再配合植保、割草等业务,新果农的工人们基本上能干满一年的活。但对吴老三来说,这种重在人力资源的活门槛很低,同样很难持续,更别说做大做强。“就服务团队来说,还有个大活——托管,这个事情能干成吗?”我想起3年前吴老三提及的未来方向。相比于单项的劳动力输出,托管的难度要大得多,需要系统化的管理。硕果累累的脐橙园
“这个我们也尝试过,但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最后还是放弃了。”吴老三说。“第一个,老板钱跟不上。”吴老三说:“第二个,老板的信任度不够。包括修剪,他也会持怀疑态度,你剪这么空,枝条都没有了,我怎么挂果。我们做了几个点,基本上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你拿出来的结果达不到老板的期待。”我直截了当地说。广西“沃柑”的丰产状
“不光是我们,在我们之后,广西有几个团队也在做托管。你这块包给我,一亩地你投资1万元,保证你有1万斤的产量;投资8000元,保证你有8000斤的产量。如果产量达不到我赔,有人采取这种方法,最后也失败。”吴老三说。2024年元旦参加高中同学会的时候,我跟几个当医生的同学说,你们学医的,靠技术能解决70%~80%的问题;但我学农的,靠技术只能解决20%~30%的问题,决定性因素是老天爷。“所以后来我想通了,做农业不要想得太多。”吴老三感叹道:“接下来还是回到这里种地,把垂钓休闲娱乐做起来;再打造一些产品,为大家提供比较好用的工具。”吴老三在查看新品种的表现
我大吃一惊。自从2019年借助网络平台成为农业网红之后,几经周折,吴老三最终的选择居然还是回到原点,再加上一个我看上去并不靠谱的工具制作。“你有没有试过做直播带货?”我想起目前最直接的网红变现途径。他还有40万的粉丝。“带过,但如果我们对这个产品不了解,我良心上过不去。”吴老三说:“因为我觉得我们果农挣点钱不容易。”“所以想自己打造产品来推广。”我顿时明白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搞工具的原因了,但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你这个叫,想吃猪肉自己去养了头猪,觉得猪仔不好你还得搞育种……”正在采摘的脐橙园
“做新产品肯定要投入。”吴老三说:“像这么好的采果剪我们从日本带回来之后,跑到你们台州最大的一家工具制作企业,他们做不了……”“你这个思路搞错了。他都做不了,你干嘛还要去做呢?这又不是你擅长的事情啊!”冯绍林劝导道:“你的工作应该是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自己去制造产品。”“你现在最值钱的就是‘吴老三’的人设,除此之外一分不值。”在一旁听了许久的吴老四实在听不下去了,跟他哥说:“你种地肯定挣不了钱,你做其他产品别人都可以复制,就你这个人复制不了,所以你要把你这个人变现。”“对啊!你弟弟比你看得明白。”我忽然想起当年和许立明产生“路线之争”之后,吴老三为了“证明自己”,在广西搞了一块示范园,想证明“一干三枝”修剪技术的正确性。我都不用问,结果肯定是失败的。计划回归种植的吴老三
不光是他,我所认识的所有网红“大咖”都没有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哪怕是曾经“五亩换大奔”的周晓杰,在转型做技术服务之后,再回过头来在同一块土地上打造高标准示范园时依然没见成功,反而投下去好几辆“大奔”。所以,“证明自己”是农业人的一个大坑。
靠“一干三枝”成名的吴老三是不是浪得虚名?
管肥管药,这种托管式农资服务你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