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的李海民是一位“离经叛道”的“果三代”。别人种乔化树时,他种矮化树;别人都套袋时,他做光果……现如今,别人因为效益不好开始挖树的时候,他却拿了一块280亩的苹果园,雄心勃勃地要让自己的苹果事业再上一个台阶。“这个果园跟我是同一年建园的,都是2018年,种的都是‘富士’系的品种。”李海民介绍:“但我赚钱,他不赚钱。你看他的树和我的树……”我早就看出来了。李海民新接手的苹果园最直观的问题是生长不整齐,不光是树体生长不整齐,连品种表现也不整齐,有全红的,也有条纹的,我甚至怀疑连砧木都不统一。李海民今年新拿的“富士”种植园
还没等我开口,李海民随即解释道:“首先我买的65元/株的M9-T337自根苗,他买的是20~30元/株的杂苗,有乔化砧,有自根砧,有中间砧;第二个原因是他这块地水解决不了,我那块地把水解决了,一年能浇8回水,他一年只能浇1回水。”黄土高原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所以李海民拿到这个果园之后第一件事是挖了一个1500方的蓄水池。“如果水能解决,像他这种模式,这种品种,能赚钱吗?”我仔细看了看“富士”的结果表现,果个和着色都还不错,所以问道。今年新建的蓄水池
“很难说。”李海民说:“因为现在大家种苹果和卖苹果都赚不了钱。像去年的苹果,客商是4~5元/斤收的,最低卖2元多/斤,到现在库里还有去年的苹果,造成现在没人敢收货。现在全国市场都是过剩,所以大家都很迷茫。”去年苹果季的时候我就纳闷过,面对如此疲惫的消费市场,客商哪里来的勇气在产地抢购苹果,导致产地价被哄抬。结果可想而知,除了静宁苹果后市还有涨价空间之外,其余库存的苹果价格都是一落千丈,尤以最晚上市的山东苹果跌得最惨。“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还敢拿园子?”我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李海民在检查刚采收的苹果质量
“因为现在是品种调整的时期。”李海民解释道:“全国‘富士’的种植面积太多了,今年我开价3.1元/斤没人敢要,客商理想的价格在2.1~2.8元/斤之间,但果农又接受不了,现在是逼着你自己入库,但果农自己入库风险更大,他没有及时的市场信息……”“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园子让你继续种‘富士’,你肯定不干?”我追问道。“肯定不干!”李海民今年春天刚接手后就挖掉180亩“富士”,换成“秦脆”和“维纳斯黄金”。“现在‘秦脆’大家不敢种,害怕苦痘病,但我觉得越是难种的品种机会就越大。如果这个品种太好种了,大家一哄而上,可能三年后你都不知道种了多少面积。”易得苦痘病的“秦脆”苹果
“你看好‘秦脆’?”我看了一眼旁边的新建园,树长得不错,都已经达到标准高度。工人们正在树盘处铺施有机肥。“对!”李海民点头道:“因为‘秦脆’是中晚熟品种,既可以避开用工高峰期,也可以拉长苹果销售期。而且这个品种容易成花,不像‘富士’要环剥,要拉枝;结的果都是大型果,75以下的果不到10%。”“选‘维纳斯黄金’什么理由?”我又问道。在我的印象中,“维纳斯黄金”虽然也容易成花,但不是大型果,80果居多。“选‘维纳斯黄金’主要是因为它香气好;‘秦脆’的优点是脆,但它没有香气。这两个品种在销售时还可以红黄搭配。”李海民补充道。被李海民看中的“维纳斯黄金”
“为什么没选‘瑞雪’?”我记得去年来时见过他在2022年栽的“瑞雪”,采用“青砧”作砧木,树势很旺,今年应该进入投产期。这三个品种搭配刚好可以组成三色组合,在市场上被称作“红(黄)绿灯组合”。“2022年建那块园子时我没选‘秦脆’,选了‘瑞雪’。”李海民说:“当时犯了一个错误,把‘青砧’当矮化树来管,大肥大水,结果一年长2米多高,树叶比手还大,到秋天落不了叶;我一看麻烦了,2023年就不施肥了,还旺;2024年也没有施肥,还要控旺……”“你现在推崇‘青砧’作砧木?”我见李海民的新园全部采用“青砧”作砧木,有客来访时也极力推荐‘青砧’。3年生“青砧”砧木的“瑞雪”长势和结果状
“不是我推崇‘青砧’,而是每一个区域都有适合你的砧木,你选好砧木才能选品种。”李海民解释道:“你在缺水的地方种植苹果就栽‘青砧’。”但我担心的是,“青砧”作砧木的苹果苗可能不适合4米×1.5米的矮化密植模式,因为我所见过的几个种植“青砧”苗木的园区长势都很旺,甚至超过乔化砧,很可能在投产之后就出现李海民种植“瑞雪”的情况。“抛开品种和砧木的选择,你怎么看苹果这个产业的未来?”我问眼前这位与时俱进的“果三代”。这两年随着经济的下滑,虽然苹果新品种层出不穷,但我仍然看不见产业的曙光。李海民在检查幼树的生长情况
“要做品牌,品牌做出来才有效益。”李海民说:“品牌的基础是品质。以前我只关注树上的阳光,没有关注到土壤的问题,后来发现是错误的,最后苹果的口感和颜色都取决于土壤和营养。”最让李海民触动的是,他赖以为傲的不套袋的阳光“富士”品质并不稳定,高产年份品质下降,最后他发现合理的负载量在6000斤/亩左右,果个和口感都能达到最佳。“所以新建园我要从土壤做起,先通过3年的土壤改良,每年铺10厘米的羊粪(约合3吨/亩),第4年出产优质苹果;再通过3~5年时间,让消费者记住老李的苹果才能形成品牌。”李海民补充道。工人在铺施有机肥
“从个体来讲,品牌之路是成立的,但对整个产业,比如你所在的这个村来讲,未来的出路在哪里?”我更关注的是面上的情况,这两年种植苹果新品种收益颇丰的案例我也见过不少。“以后苹果产业肯定要走‘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李海民说:“但公司想要整合农民,首先要把企业自身的生存解决了,你的苹果要管得比果农好,收入要比果农大,果农才会加入你的团队,才会听话。”“不行了。”李海民摇了摇头,解释道:“一家一户种苹果最好的时段是1990年—2000年,只要你种苹果就赚钱;2000年后还行,到2010年之后就不行了。现在你一个人种三五亩苹果,没办法对接渠道,客商不要你只有自己存,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家一户种植的“富士”苹果
“你村里面种‘富士’以外的品种多吗?”我忽然想起另一个问题,一家一户种植新品种还面临着销售的问题。“大部分农户还是看中‘富士’,包括政府还是在推‘富士’。”李海民说:“大家还是老观念,中国人喜欢红颜色,我现在想配些其他颜色的苹果,因为50后、60后、70后喜欢红颜色,到90后、00后就不喜欢红颜色了,她们喜欢黄色的或者绿色的苹果。”“就像以前结婚新娘子都穿红色的婚纱,现在都穿白色的婚纱。”我以此表达时代的变迁。李海民(右2)向来访者介绍他的种植理念
“但现在种苹果的都是50后、60后的人,他们的观念转变不了,满脑子都是红‘富士’。包括我现在挖掉‘富士’种植其他品种,他们都不看好。”李海民不无遗憾地说。我忽然发现农业与其他行业的另一个不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认知严重脱节,差了不止一代人。“这对个体来说,实际上就是你的机会。”我对刘海民说。他是60末,算是洛川果农的“年轻人”。
都说阳光苹果是方向,为什么发展速度这么慢?
富士不倒,中国苹果没有希望
水果新品的兴起,必然是兼顾种植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三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