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2025或将成为阳光玫瑰产业洗心革面的一年

百科   2024-12-06 06:26   浙江  

杜兴林在记录日本葡萄园的种植情况
“这趟去日本什么感受?”我问杜兴林。一个多月前,上海哈玛匠果园组织了一场日本游学活动,周晓杰(陕西含之蜜宇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没空,让公司联合创始人杜兴林去参加了。这是他第一次去日本。

“受益匪浅!”这位计算机专业毕业、在卫生系统上班却又跨行到农业服务的年轻人说:“我最认同的是他们的果园基本上是不动土的,一层层地往上覆盖有机物,不像过去咱们采用的断根和深翻的方式,这样只会增加人力成本。从自然农法的角度,他们做得比咱们要好得多……”

“他们一年施两次肥料,我们一年施20多次肥料。”这是我分别问日本“阳光玫瑰”种植户和在辽宁种植“阳光玫瑰”的赵博(盖州市景程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之后得到的不同答案。

日本“阳光玫瑰”的种植模式与土壤管理

“这是因为他们不追求产量,而且是祖祖辈辈都在养护这片土地,土壤的结构和养分足够好,不需要用化肥去提高产量和品质,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杜兴林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品质怎么评价呢?”我问最终的结果。

“他们这种口感和品质我们三年前做过,是不相上下的。”杜兴林说:“唯一的差别是我们三年前的果粒没有他们的大,我们在日本尝到的‘阳光玫瑰’粒重应该在18克左右,我们三年前的粒重在12~15克之间。”

万丰天下按照日本方式种出来的“阳光玫瑰”

“如果拿邓总的果子与我们在日本吃到的果子相比呢?”我已经记不起当初周晓杰“五亩换大奔”时的“阳光玫瑰”味道,反倒对今年邓联合(陕西万丰天下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阳光玫瑰”有较深的印象,他就是按照日本方案做的,连处理剂的原材料都从日本进口的。

“还是有差距。”杜兴林说:“邓总的‘阳光玫瑰’皮厚,吃到嘴里没有那种炸裂的感觉。三年前我们自己的葡萄成熟之后,往嘴里一放,牙齿咬合时会听到‘砰’的一声,那种果实炸裂的感觉特别舒服。我们这次在日本第二次吃到的‘阳光玫瑰’就有这种感觉。”

日本商超里在出售的葡萄

我印象中还有一个差别,日本的“阳光玫瑰”口感清爽,连续吃一串都不会腻;邓联合的“阳光玫瑰”浓香浓甜,刚吃的时候感觉很好,但吃上几粒之后就会发腻。


“你觉得中日之间的品质差距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转身问周晓杰。他2014年第一次去日本之后确定了品种发展方向,这才有了后来“五亩换大奔”的传奇故事。

“主要是不同的种植理念造成的。”周晓杰后来又多次去日本考察农业,对自己的农业之路帮助很大,“国内的技术大咖都非常推崇各种功能肥,乱七八糟的都往里加,造成施肥量过大。今年志村富南(日本民间葡萄育种家)来中国时,我问他,在日本一亩地一年补多少有机肥,他说一般补1吨就够了,条件好的补2吨。

志村富南(右)在介绍日本葡萄的种植技术

“但是在国内,像邓总建园时一亩地30吨有机肥,进入投产期后一年补5~8吨。也就是说,日本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通过很多年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我们是完全人造出来的,里面的土壤结构和营养元素都是不稳定的。”

我顿时想起去年我和周晓杰一起在重庆吴小平葡萄园看到的情况。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9.86%的园区在淹水之后出现严重的下沉和板结现象,曾经一把抓下去就能看到的蚯蚓已经荡然无存,葡萄自然也长得不好。这就是人造出来的高有机质土壤的缺陷。

“我们往往是求快,喜欢急功近利,而且总是愿意相信某一款神功能的产品,包括有些厂家在吹嘘的增糖、增香这一类产品。”杜兴林补充道:“周总经常讲,我们要讲因果。像日本是因为这么多年在土壤上的付出,才有高品质的果子,而且不会一下子攫取太多……”

吴小平葡萄园出现的土壤板结现象

“国内是一次高产就把土壤干死,所以第一年结的果可能口感还不错,但到第二年就不行了。”周晓杰接着说:“原因是土壤中除了我们熟知的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成分,它们会影响葡萄的风味。这些养分我们补充不了。”

“上次志村老师来中国的时候,周总还问了几个我们种植园区比较关注的问题,包括这两年年出现的花序盖顶、花帽不脱落和黄化现象。志村老师说这些现象在日本没有出现过,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按照日本那种自然农法的管理方式就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情况。”杜兴林也深有感触。


“你在日本说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日本这种做法我们非常佩服,但是我们做不了。我们究竟什么东西做不了?”我问杜兴林。

杜兴林(左)和赵博在品尝日本“阳光玫瑰”

“我说的做不了,不是我们技术上做不了,而是我们含之(蜜宇)在做农服的过程中,做不了我们三年前所坚持的理念和品质。”杜兴林说:“我第一次认识周总时,他就跟我说,要做中国最好吃的葡萄;后来走上农服道路之后,最初三年给大家传达的理念依然是种最好吃的葡萄,但经过三年的洗礼之后,我们被现实打败了。如果因为坚持口感让种植园区冒裂果的风险,我们肯定做不了……”

“假如能做到不裂果,能坚持做水滴形吗?”这是不同处理剂造成的品质差异。

“我们现在做的还是水滴形,只不过皮比以前做得厚了一些。”杜兴林说,“含之(蜜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品质的底线,所以这两年来我们的‘阳光玫瑰’在陕西依然是硬度最高、价格最高的。”

景程合作社控产后的“阳光玫瑰”

“还有就是坚持控产你们也做不到。”这一点我倒是非常肯定的。因为这几年在种植端已经形成共识:高产=高效益。含之团队如果还像三年前一样跟种植户说要把产量控制在3000斤/亩左右,那就直接作鸟兽散了。

“这个更做不到。”杜兴林无奈地说:“因为人真的受不了对比。前三年跟着含之(蜜宇)的种植户也赚钱了,但是他就感觉我种这种品质果,还没有人家做高产的赚得多,很多人就离开了。最后我们调整了思路,调整了技术方案,这才还有这么多种植园区跟着我们一起干。”

“未来有没有可能再回到三年前那种香脆甜的口感?”我问周晓杰。

不同处理方式的“阳光玫瑰”纵切面

市场上那种又大又圆的“阳光玫瑰”我真的一点兴趣都没有,那怕是含之团队这两年价格卖得最贵的果品,我只能说是优良的商品果,但跟我记忆中的“阳光玫瑰”味道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最近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阳光玫瑰’会不会引来第二次机会?”周晓杰说:“因为中国起码有90%的人没吃过真正的‘阳光玫瑰’,我们如果回归到3000斤/亩的产量水平,把‘阳光玫瑰’本来的味道做出来,我觉得它相比现在市面上推出的新品种,还是有明显的优势。”

“这个现实吗?”我认可周晓杰说的品质优势,但对这条品质回归之路信心不大。

周晓杰(右)和铁余斌(左)在探讨“阳光玫瑰”的未来

“我觉得能。”周晓杰肯定地说:“尤其是那些最早一批种‘阳光玫瑰’,知道‘阳光玫瑰’本来的味道,也已经在‘阳光玫瑰’上赚到钱的人,他们有能力、有实力、有想法让‘阳光玫瑰’回归品质,像‘楼铁源’一样做出中国‘阳光玫瑰’的品牌。”

见我依然是一副将信将疑的神态,杜兴林补充道:“我们有些园区已经表达意愿,明年要拿出一半的面积来做以前的品质。2025年将是‘阳光玫瑰’产业洗心革面的一年。”


2024年10月24日

相关阅读 

日本果园游学归来的感悟: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阳光玫瑰的红利期过后,这条技术服务的盈利之道还能否走下去?

最后的疑问:阳光玫瑰的红利期到底还在不在?

花果飘香
探寻行业真相,传递思辨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