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s of Cinema》杂志报道 | 母亲影展2024:哺育开放的记忆

文摘   2024-08-17 21:51   湖北  


Nurturing Open Memories: 

Film for Mother 2024

哺育开放的记忆:2024 母亲影展



作者:Zifei Wang

↑↓

是一名电影研究者和策展人,目前生活在德国。




翻译:杜焓莹

↑↓

波士顿大学电影与电视研究生、爱默生学院电影制作。其作品曾获得洛杉矶电影节、Top Shorts、Festigious Film Festival 等奖项,被美国摄影师杂志 ASC和Moviemaker等杂志报道。



2024年5月12日,星期日,一个由逾百名参与者组成的网络社群在线上齐聚,共同告别期两个月的母亲影展。他们不仅为在影展中的精彩电影鼓掌喝彩,更是在这个记忆消逝太快的时代,向独立电影制作的精神致敬。 


乍一看,「母亲影展」似乎和其他电影节没有什么区别:它以明确的母性主题为特色,由策展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长片和短片的展映。但细看之下,人们可能会感到惊喜——「母亲影展」不仅完全免费,全程在线上进行,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并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

 

从3月8日到5月12日,「母亲影展」横跨10个周末,以妇女节为序幕,母亲节为结点。作为一个线上电影节,它在“TT会议”上举行,这是常见的在线会议平台。 利用其实是屏幕共享功能,「母亲影展」将电影呈现给不同地点和时区的观众。与传统影展相比,参与者无需承担前往实体场地的高昂费用,「母亲影展」的观众在虚拟剧院中轻松聚集,免受航班延误、交通拥堵和昂贵住宿的压力。他们可以在自己舒适的家中,通过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参加电影节,与其他使用昵称和头像的电影爱好者们共享这一独特的观影体验。


本文转载自《感官电影》杂志110期

全文🔗 https://www.sensesofcinema.com/2024/festival-reports/nurturing-open-memories-film-for-mother-2024/



电影是什么?什么构成了我们的电影体验?屏幕共享的线上会议能有资格被称为为电影节吗?疑惑又好奇,我带着脑里的这些问题第一次进入了「母亲影展」的虚拟剧院。 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参加了几次线上电影节,但都感觉缺乏电影节应有的气氛。 与现场活动相比,那些按次付费的线上放映活动,似乎与独自观看Netflix或Youtube没什么区别—它们让人感到孤立寂寞,缺少现场聚集所带来的的兴奋感。 然而,我从未参加过以云网络研讨会形式举办的电影节。但当「母亲影展」的开幕式一拉开帷幕,我便被这种创新的线上形式深深吸引。实时聊天、表情符号互动、以及即时转录等功能,让这次线上聚集充满活力。 在长达60分钟的开幕式中,群聊里充满了积极的反馈,爱心、鼓掌和点赞等表情符号在屏幕上如弹幕版飞速划过。 

 

7位中年女性出现在格子屏幕上,形成一种H形的舞台,中间列的顶部和底部留为黑色。 她们轮流出现在最中间的屏幕上,分享自己作为母亲的私人故事,而位于两侧的成员则通过极具表现力的手势和动作来丰富叙事。 尽管位处与中国的不同地方,她们在网络研讨会上的实时合作让她们聚集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将虚拟的界面转为一个多屏幕的艺术影院。 事实上,每一个格子都是一个微型剧院,背景中包含了丰富的细节——这些女性的生活空间,她们真正的家。 从墙上的装饰品到背后的家具,这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细节成为了让观众沉浸在虚构现实中的道具。在这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流动的电影艺术,它在创作、改编与呈现的同步过程中渐次展开。 

 

「母亲影展2024」开幕演出


这场现场表演由七位退休的母亲生动演绎,她们每个人都是独具潜力的电影创作者。 这些母亲的孩子们,作为与「母亲影展」影展团队和入选作品有联系的创作者,鼓励她们参加「母亲影展」并分享自己的故事。 “她们不应该仅仅是我们电影的客体。” 梁丑娃,一位电影导演兼「母亲影展」影展团队成员,在意识到母亲们本身的创造力后如此评论:“她们应该成为自己故事的讲述者。” 确实,母亲的故事很少由母亲自己来讲述。 “母亲”这个称谓拥有过强的社会含义,以至于它具有误导性般不言自明,仿佛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母亲影展」及其相关的项目与活动,提供了一个机会来解构“母亲”这一复杂概念,并发掘隐藏在这个标签下的真实个体。 通过一系列线上工作坊,这些五、六十岁的女性被引导去反思自己的身体和历史,这些深刻的思考最终在开幕的集体表演和她们的个人电影作品中得以体现。 

 

「母亲影展」的开幕式和母亲们制作的电影仅代表电影节丰富节目的一小部分。「母亲影展」提供的远不止于此。本届电影节一共放映26部电影,除了母亲们的作品外,每周末都会为观众带来主题化的放映安排,并辅以问答环节、嘉宾讲座和小组讨论。大部分的电影是从全球华人提交的72部参赛作品中精选而来,而由15名电影制片人、学者和文化工作者组成的电影节策展团队,也选择了包括Miko Revereza和 Bálint Révész在内的国际艺术家的作品。 在以《自画像》系列闻名的纪录片导演章梦奇的带领下,影展团队围绕“拍摄即哺育”的概念策划了今年的电影节,其灵感来自于日本学者和翻译家秋山珠子的见解,秋山珠子将通过电影记录生活的行为比作母亲养育的职能。

 

影展海报,戴旭、王凯


今年是「母亲影展」三周年。影展起源于新冠疫情期间,由电影导演吴文光创立的独立艺术社区“草场地工作站”组织的在线放映活动。跟随“民间记忆计划”等草场地其他计划的脚步,「母亲影展」关注电影的社会意图和功能。 怀揣着电影制作民主化的希望,「母亲影展」欢迎多种多样的声音,主张任何拥有数码相机的人都有潜力通过自己的镜头捕捉到社会和历史中有意义的瞬间。

 

「母亲影展」最注重的是真实性。大部分的入选作品出自业余甚至是第一次尝试电影制作的创作者之手,他们使用极度私人化的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这些影片通常使用手机和电脑摄像头拍摄,穿插着屏幕截图和屏幕录音,伴随着略微模糊的对话和不尽理想的音效——这些低预算甚至无预算的电影散发着未经过滤的真实气息。在没有专业的摄影和技术技巧下,这些电影创作者依靠真挚的情感、诚实的表达和创新的手法来塑造他们的叙事。

 

《求学路上》肖凤玉


肖凤玉是其中一位母亲创作者,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她制作了一部名为 《求学路上》的影片,用她自己的一系列绘画来重温没有留下任何视觉痕迹的过去。 由于早年没有照片和影像,她通过深入回忆,挥笔描绘了自己在一个贫困家庭中的求学经历。这部电影是一部简单且感人的民族志档案,揭示了一个普通农民青年时期的关键事件。在肖凤玉使用当地方言作为画外音的引导下,观众通过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流行的连环画形式,了解她的经历。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事件和细节,肖风玉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深思熟虑地想象自己的人生故事,将记忆与历史相连,过去与现在相接。 她的作品受到重大历史时期的塑造,提供了一种个人化、平民化的视角,这种视角在宏大历史叙事通常是缺失的。 

 

《老吾姥》陈博文


跟肖凤玉一样,许多「母亲影展」的参展创作者们展现了社会和历史议题下的个人视角。 他们聚焦于不同年龄段女性面临的多样困境,以“母亲”这一象征性锚点来探讨超越母性范畴的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其中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纪录片是陈博文的《老吾姥》,这部历时五年的纪录片追踪了他八旬姥姥的生活轨迹,她因拆迁工程而失去自己的家,不得不在子女的屋檐下努力寻找新的归属感。影片揭示了一位老人在身份认同上所经历的巨变,她作为家庭长辈的传统角色因住处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家庭权威的削弱而受到动摇。 陈博文的电影让我们一睹祖母的世界,促使我们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更广泛的社会动态以及老年人照护的复杂性进行思考。

 

另外一部触动我的影片是范佳暄的《环》,这部纪录片温情地记录了她母亲离婚后的重生之路。 这个过程中,一个特别令人动容的瞬间是母亲终于摘除了长期佩戴的避孕环——这不仅是她个人解放的象征,也标志着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时期的父权制束缚中获得自由。这位年轻的电影人将旧的家庭影像和新拍摄的素材融合在一起,试图深入探索母亲的过去与现在,她不仅从家长的角度理解母亲,更超越这一角色,将母亲视为一个经历过失落、恐惧、痛苦和欲望的女性个体。

 

同样探讨个人与政治如何交织的是由出生于北京的电影创作者王一男所带来的双语纪录片《脱钩》。这部影片深刻揭示了他离散家庭中的多代创伤。新冠疫情期间,王一男和妻子居住在美国,与年幼的女儿分离。这一痛苦的分离,发生在充满着政治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激发了导演将当代的挣扎与父母的历史创伤联系起来的灵感。“母性”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具象化的表达,导演将两个母亲人物——他的妻子和他自己的母亲——的观察,与对母国和母语等概念的深刻思考相互关联。 这部电影因其深度而在「母亲影展」上收到受到高度评价,被誉为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 


《脱钩》王一男


上述提到的电影使用了私人影像的纪念实践对社会历史进行了替代性记录,体现了视觉上的“自下而上的历史”。 这种自省且以家庭为中心的精神在「母亲影展」上受到极大的欢迎。「母亲影展」强调个人故事的重要性,这些故事在控制日益增强的时代里,如果不被讲述,就可能会被湮没——正如我们所见,这个时代的 “互联网以及线上的集体记忆正在大量消失。” 


为了抵御遗忘的浪潮,「母亲影展」将人们聚集在电影的公共温暖中,点燃了自由表达的新希望。它开辟了一个空间,让人们能够作为创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到不同的电影体验中,引领他们将情感融入对故事的讲述与对记忆的守护。「母亲影展」强调个人参与的重要性,致力于促进一个共享理解和对话的社群。作为一个非竞争性的电影节,它特别重视电影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紧密联系。 每场放映不仅是观影的结束,而是对话的开始——是激发讨论的催化剂。在这里,参与者深入探讨电影制作的具体挑战,交流他们对共同创伤的感受,并在广泛的议题和情感中寻找共鸣。 这些讨论确保了思想和情感层面的交流,其重要性不亚于电影作品本身。 

 

这样的空间弥足珍贵。维持草根层面的展映文化越来越困难。因此,那些致力于放映个人创作的电影俱乐部数量正在减少。 草场地的「母亲影展」,在疫情期间以线上形式诞生,可能是为传统放映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在虚拟剧院的空间里,参与者们避开了公众目光,通过那些可能被抹去或遗忘的故事建立情感的纽带,这种纽带不是倚靠物理上的接近,而是基于共享的时刻。

 

在很多方面,「母亲影展」都体现了一种哺育的本质,宛如一位“母亲”般的存在。它以温柔的关怀支持着电影创作者的成长,为个人记忆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同时滋养着那些可能异于主流的声音和观点。在过去的十个周末中,我深深受益于这些电影和讨论,它们带我领略了横跨电影制作、表演艺术和非虚构写作领域的艺术家和思想家的风采。让我尤为着迷的是,这个看似本土的电影节所展现出的意想不到的国际维度。秘鲁策展人伊冯娜·希恩(Ivonne Sheen)和维奥娜·瓦罗托(Viola Varotto)主导的关于以女性为中心的去殖民化策展的讨论,以及日本纪录片导演小田香(Oda Kaori)分享的她与母亲间的亲密故事,都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灵感。这些经历凸显了「母亲影展」的愿景:建立一个无国界社区,让新的电影文化能够超越物质和意识形态的界限蓬勃发展.

 

我想以「母亲影展」首次问答环节中的一个温馨时刻来结束这篇文章。 随着片尾字幕的滚动,虚拟剧场里传来一声轻柔的请求:“请大家开启摄像头。”匿名的头像逐渐变成一张张真实的面孔,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家庭空间中——躺在沙发上休息、在桌边编织、在厨房做饭——我心跳加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成为了一个社群的一部分。

 



母亲影展2025 征片中↓




注释:

1. Caochangdi Workstation supports artists in employing a socially engaging, bottom-up approach through filmmaking and theatre performances. The Folk Memory Project involves over 200 participants, preserving oral histories from survivors of China’s socialist traumas, including the Great Famine.


2. Patricia R. Zimmermann, “The Home Movie Movement: Excavation, Artifacts, Mining” in Mining the Home Video: Excavations in Histories and Memories, Karen L. Ishizuka and Patricia R. Zimmermann, eds.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p. 3-4. 


3. Li Yuan, “As China’s Internet Disappears, ‘We Lose Parts of Our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Times, 4 June 2024. 


4. Xiang Fan, “Keyword: Film Festival/Exhibition” in The Keywords of Chinese Independent Cinema, Flora Lichaa and Yishu Yang, eds. (Newcastle: Chinese Independent Film Archive, 2022), p. 58-61.




编辑:章梦奇

草场地工作站

一个创作者聚合的开放社群

村民影像计划|民间记忆计划|母亲影展

纪录片剧场工作坊|读书会放映瑜伽


更多内容请关注:

Bilibili: 草场地工作B站

FB小组: Caochangdi Workstation

新浪微博:草场地工作站

豆瓣: 母亲影展

抖音: 母亲影展2023


参与活动请🔍小助手:CCD-Workstation2



草场地工作B站
人以什么理由去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