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草场地
“写作/影像”工作坊是草场地要做的一个事,说这个工作坊之前先说下草场地。草场地到现在有近20年,头十年(2005-2014)在北京东北五环外一个村子,因所在村子叫草场地顺带取名“草场地工作站”。以后五年(2015-2019)在北京城外朝北30多公里一个叫秦家屯村子。2020至今,再无具体地点或空间,完全线上。
从地点迁移来看,草场地在变化中,它不是一个现成的词也不是一个固定模式(谢天谢地),它不是团体不是组织不是公司也希望不是山头不是圈子。
有“草场地”与所处现实相关,自由创作困于冰冷严苛处境,有心创作者首先自助,希望持续并长远走下去的话,最好身旁有志同道合伙伴。草场地实践是,创作同行。
草场地创作,影像是基本动作,跟随的是写作及剧场。就影像与写作来说,类似创作两条腿行走。注意,这里谈及“影像创作”,归于“真实影像”或“非虚构影像”。可以任性构作,可以放肆实验,但拒绝编剧人工剧情。
简言之,草场地是自由创作之人自由聚合之地。这句话中的两个“自由”,第一个是先决条件,第二个是自主选择。“自由创作”意思就是,创作可能与职业无关,也就是和挣钱和变现和养家糊口没有关系;“自由聚合”也明白无误,就是创作路上相伴助行。
所以,聚集草场地有:自由职业者、农民、公司干活的、书店店员、在读博士、退休中年女,中学教师、接活拍广告的、在读学生、大学老师等等。她/他们分散各地,有村子,有县城,有北京,有伦敦。这些创作者的年纪,老的过70过60,中的50多40多,年轻的30多20多,也即80后90后,也是草场地眼下最生动存在。
推助草场地创作的基本动作有:每年(自2020始)持续四个月20轮的阅读素材工作坊,不同方式剪辑工作坊(如一对一、二对一剪辑小分队),一年里差不多日日运转邮件组(创作笔记及讨论),每周日读书会(结合创作讨论)。这些活动均为线上,大部分开门欢迎有兴趣者进入。
草场地动作往外延伸,有草场地公号(传递草场地是创作动态讯息),有草场地线上影院(放映草场地创作群作品)。更新的动作还有是,2022年开启母亲影展,由草场地年轻创作者共同策划组织,一个让影像创作走入更具体更广大人群的平台,“让天下的母亲走到银幕上”为当年影展的策划语。2023第二届影展,一些先前是镜头前“被摄者”的母亲们,也在影展组织的“妈妈拍片工作坊”中,成为端着镜头站在银幕前的影像创作者。
所有人应该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创作可以是人生路上一根拐杖,然后身边还有伙伴。这就是草场地。
将要开始的“写作/影像”工作坊即是2024草场地新动作之一。
为什么要做“写作/影像”工作坊
适时举办创作专题工作坊是草场地常规动作。更早前不赘述,2021年初有过每周一次持续十周的“影像写作”工作坊,该工作坊目的是“影像如写作一样自由落地成行”。2024年开始的“写作/影像”工作坊,目的也是奔向“如何最大可能地朝向自由创作”,方法手段趋向“创作研究”。
也就是,“写作/影像”工作坊中的发生,与上课讲座经典名片赏析无关,将着眼于创作案例探讨,且创作案例均来自草场地创作群及工作坊其他参与者。工作坊现场可以比喻为草场地创作田野,创作者共同探究讨论创作中生发出来的种种“意外”。
种种“创作意外”包括草场地创作群“影像”与“写作”两条腿行走刺激而出的,比如写作中诸多“没拍到”或“无法拍到”内容,诸如心理情绪下意识等“内心活动”,这类写作中可以是非常精彩的“文学描述”,是否有可能成为“非虚构影像”创作中的转换实现?
反过来说,影像中有很多“视觉场景”,比如一场对话一个事件的真实现场记录,这些影像素材是不是也可以成为写作中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延伸,或者可以是写作文本某个新的篇章打开?
写作与影像在创作中有着强大的“互文”效用,“写作/影像”工作坊的创作探究瞄准的就是,在“写作”与“影像”间搭桥,探寻二者彼此刺激并融合的此生彼长。
简单说就是,这个工作坊打算在写作与影像之间搭上一座桥,让影像者与写作(文学)握手,让写字并有“影像表达”愿望者去尝试实现。
“写作/影像”,两种创作媒介,非一墙之隔,愿意的话抬脚就可以跨过去。
“写作/影像”工作坊怎么做
工作坊为线上举行。具体操作方式为:
1
面对创作案例,主持者与创作者对谈
所谓主持者,即创作案例与讨论话题引出者,涉及创作案例作者即为共同对谈者,二者就具体创作案例展开创作实现的分析与讨论。主持者也是创作者,可以看成创作者之间聚焦创作实践的对谈与讨论。
一般每次工作坊会选择两到三个创作案例进入对谈与讨论。
举例1
比如主持者选择来自哈比片子《漂流脸庞》“三叔之死”的叙事展开(影像片段播放):父亲开车途中回忆自己如何得知三弟去世;跟着画面转入车窗外掠过风景,父亲讲述转为画外音;跟下去,画外音转为作者哈比的声音,内容是得知三叔去世消息时的反应和情绪,然后是回忆三叔和自己的过去往事(画面转到从前和三叔的合影照片等)。
这是一段“文学”(内心情绪心理)与“影像”(不同场景与视觉)的转换实现。主持者与作者哈比之间展开的对谈可能会围绕:片中呈现有相关文字(写作)吗?在影像之前或之后?二者间如何嫁接(融合)?值得探究的经验是些什么?
举例2
工作坊主持者选择的创作案例,并不局限于草场地创作群,也会延伸到工作坊其他参与者带来的创作案例(或写作或影像),讨论契机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新鲜生动创作案例出现。
比如一个参与者提交创作案例中是一组自己家庭老照片,讨论可能会涉及:为什么提交这组家庭老照片?其中的故事线是什么?照片背后的隐藏是什么?等等。
工作坊主持
工作坊主持者不是常设(固定)。工作坊开始第一阶段主持者是吴文光。
2
工作坊参与者反馈与讨论
工作坊参与者并非只是“听者”,也应该有主动参与动作。除了自己的创作案例有可能进入工作坊讨论外,参与动作还有其它,比如:
1
每次工作坊最后半小时的反馈、提问与讨论。
2
每次工作坊后的继续沟通交流。欢迎参与者随时写来所想所思或所惑,可以写邮件或写到微信群。之后草场地公号会编辑发出。
3
工作坊现场备档
为有心者复读重阅工作坊过程,每次工作坊后会有现场抄录整理,之后编辑到草场地公号发出。
工作坊周期及时间
不定期/暂无结束期
“写作/影像”工作坊为不定期举行,可以一周一次,也可两周或更长时间一次,并且暂不规定结束期。希望的是,这是一个与创作实践同步进行中的创作研究现场。
时间
工作坊一般安排在晚8点开始。每次工作坊约两小时,其中一个半小时为主持者与创作者对谈讨论,再有半小时为参与者提问与讨论。
通知
一般会至少提前三天发出下一次工作坊时间(信息渠道是:草场地公号及微信群)。
第一次工作坊
计划第一次工作坊在三月初进行。
工作坊面向对象
工作坊无门槛,开门迎接任何朝向自由创作之人。具体说,主要为三类: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报名申请工作坊
费用
和草场地以往工作坊一样,无费用发生。多说一句是,免费不等于廉价或随便,是相反。
进入工作坊方式
参与
带创作或研究目的者
旁听
报名申请
有意者可填写下面报名申请表格,并邮件发到草场地工作站邮箱ccdworkstation2010@263.net
报名申请“写作/影像”工作坊基本信息 |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 | 居住地 | |||||||||
目前身份或职业 | 微信号 | |||||||||||
进入工作坊方式(“参与”或“旁听”) | 如选择“参与”,线上工作坊时是否愿意实名并打开摄像头 | |||||||||||
简要说明为何选择“写作/影像”工作坊(参与或旁听均须说明) | ||||||||||||
选择工作坊“参与”者还须:
A
提供一个自己的非虚构创作案例。创作案例可以是文字类,如自述,回忆、日记等,也可以是视觉类,如若干从前照片(与自己有关)、影像素材若干、一部完成或未完成片(文字可以邮件附件发来,视频可发来链接地址)。所提供创作案例,用处是,可以是了解工作坊参与者的创作倾向,同时也可能会是工作坊进行中的探讨案例之一。
B
线上工作坊保持“真实参与”,也就是实名并保持摄像头打开。这么要求的目的简单直接:即使是远隔千里的线上活动,也应该保持面对面交流探讨的现场感。
C
至少认领一次工作坊现场讨论抄录(会有线上自动文字记录或录屏参考)。算作是参与者对工作坊的一种志愿者动作。抄录文本会被编辑到草场地公号发出。
报名申请不限时
“写作/影像”工作坊为长期持续中,报名申请不设时间限制。
报名申请回复
收到报名申请后,一周内会回复是否进入工作坊通知。
工作坊运作
01
收到进入工作坊回复后,将被邀入“草场地工作坊”微信群(建议进入者使用实名),以后所有工作坊讯息及交流动态会通过微信群传递。
02
每次工作坊开始前三天,会通过草场地公号发出新一轮工作坊讯息(包括创作案例及话题)。
未尽事宜,会作补充。如有疑问请通过公号后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