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倩分享
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线上礼拜天”,源自草场地2019年北京秦家屯工作室开始的“瑜伽与读书礼拜天度过”,2020疫情,二月初,线上方式开始“礼拜天度过”,上午十点,集体瑜伽一小时,之后是读书会。参与者为民间记忆计划作者,以及草场地工作坊和放映交流活动感兴趣者。
读书会每次由参与者认领分享并主持,阅读分享书目为读书分享者自由选择。2021年起,开始马拉松式接力阅读分享俄罗斯作家斯捷潘诺娃《记忆记忆》一书,持续至2023年1月(共91次读书会)。之后,换徐贲所著《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为下一个阅读分享书目。
8月4日,“线上礼拜天”(2024年第30次)
读书会:刘晓倩接力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第77次分享)
讨论抄录:郑忞、李新月
刘晓倩(山西白家山)、章梦奇(湖北47公里)、吴文光(湖北蓝房子)、郑忞(湖北武汉)、李新月(黑龙江哈尔滨)、郭旭宏(加州)、邵玉珍(北京顺义沙子营村)、哈比(台北)、洛洛(四川攀枝花)、王萱(江西宜春)、郭昕盈(台北)、李淑岩(黑龙江哈尔滨)、郑鹤松(北京)、黄凌超(广东深圳)、危友华(湖南康溪坪)、林玲(纽约)、小晶、郭峰、番石榴、乐闻
一,往事和争议:《艾克曼在耶路撒冷》
1.历史真实是否应当服从政治需要
2.报道审判中的“意外"
二,现场分享白家山龙王庙
邵玉珍:晓倩,你们那下雨没,这半个月。
刘晓倩:下点小雨。
邵玉珍:不解决旱的问题。
刘晓倩:不解决。
邵玉珍:你们那边玉米绝收是普遍的还是。
刘晓倩:普遍的,六月二十四没有下,我二姑说,全把玉米干死了。
邵玉珍:放映那天效果。
刘晓倩:一个80多岁老人看到晚上十点,都看到全部结束才走,村里好多人看到结束才走,这里有些小孩,看到字幕,写哈比,他们问世界上还有姓哈的吗,我说有。小朋友说还有哈比名字,很新奇,还有姓哈的。我今天分享主题,今年玉米绝收,村里祈雨也没有一个庙,只能在自己家里放炮,我感觉到村里人的绝望情绪。
章梦奇:今天分享的焦点是什么?
刘晓倩:村里人祈雨祈福的愿望没有载体,人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发愿的地方。我今天分享有点散,我感觉人的精神没有寄托。
黄凌超:我想问一些问题。
刘晓倩:可以。
黄凌超:从玉米,祈雨,水,是村子很重要的事,龙王庙破四旧被拆掉,我好奇,以前你们村肯定也有干旱,破四旧不许祈福的时候,私下祈福的活动,我没有认真探究我们村,以前不让供奉妈祖,会变成半夜的悄悄活动,我好奇。
刘晓倩:那会村里集体土地,大集体劳动,那会集体的时候,之前的采访了解,没有听说过,刚才那个阿姨,68年,小时候,七八岁,七几年那会村里没有祈雨,集体土地集体劳作,后来,我记得我奶奶有那个东西,家里弄,村里的一些事情我也不太有确切答案,猜测,72年绝收。
黄凌超:72年听不清楚,那时候集体土地没有这个东西,我在想,你现在写的关注玉米,我觉得龙王庙可以延伸开,没有政治阻力后,仪式会容易恢复,你们村没有龙王庙,只能去别村,不知有没有可以分享。
刘晓倩:村里有修龙王庙,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居多,筹备属于义务活动,没有收入,老年人觉得应该让四五十岁的年轻人弄,但是年轻人在村里很少,所以这个事情一直弄不起来。没有组织事情的人,以及资金问题。
郑忞:你前面分享的“平庸的恶”和修龙王庙、玉米绝收村民的绝望有什么关联?
刘晓倩:我还没想这之间的关联。
郑忞:你今天的分享让我挺震撼的,你之前两部影片都在讲白家山的死亡,今年因为玉米绝收你感受到村民的绝望也是某种“濒死”的感觉,我还不太清晰在创作脉络上的关联,我觉得还挺震撼的。你在强调玉米绝收,他们想要祈雨,没有承载愿望的空间,这个让我很触动。
刘晓倩:对,前几天放映从肖家山回来,这是我不断在这些天里感觉到的。
章梦奇:他们放炮是自己在家祈雨吗?你怎么理解放炮?读书会不具体到某个人具体的经验,都是空的,祈雨活动、破四旧,晓倩如果没有带来你清楚的感受,这就很难谈。你的读书分享和创作的关联,如何让听的人跟着你找出一条路来。我们怎么跟着你去到。你必须要考虑到现场的17个人,其他人怎么跟你对话,凌超和忞姐真是太好了,为什么大家聚在一起听你说这些,它一定有意思可以被谈出来,但是是什么。
邵玉珍:今天给我的体会是晓倩在行动,把自己拍的东西放映效果特别好,村民全部理解她拍的东西,这是第一步,另外,晓倩发现村里面濒临死亡的东西,今年的片子我觉得围绕着玉米之死,晓倩的行动是一种希望,我觉得我看懂晓倩的心理了。晓倩把白家山的现状展示给了大家,晓倩的片子这样拍下去是白家山的编年史,我很关心这些农民没有玉米了,他们的收成怎么办、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
黄凌超:我有几个疑问:读书的内容需要和创作有联系吗?玉米绝收停留在村民的情绪上,没有延展,比如我之前看过一个素材,有一个云南的少数民族,种水稻收获的那一年,米收到仓库里面,米分成了三种,今年新收的不吃,吃去年的,还有一种防止干旱的米。包括祈雨的形式,她说到现在没人来龙王庙,我很困惑,在没有破四旧之后是会很快恢复的,到现在的情况应该有一个过程。
章梦奇:人们看待收成这件事情和看待村子里正祥一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玉米是很容易活的作物,村民的心痛是什么样的,我也比较困惑,这些更具体实际的层面,晓倩怎么理解。村里的婚礼葬礼的仪式把晓倩吸引,农民每年都在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家面对自己没收成,而不是集体没收成。
回应凌超,读书会的分享是需要和书的关联,在书里找出你有感受的段落,和你的创作联系,作为一个支持,不只是素材分享。
小晶:之前破四旧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反思清楚,艾希曼审判的过程有一个政治性,不能牵扯到犹太人自己帮自己人在做恶,对传统暧昧的态度是有政治层面不能把这个问题反思清晰,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是有关联的。
章梦奇:正祥和平庸之恶是非常吻合的,村民各式各样的暧昧、愚昧的态度。
吴文光:绝收后是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几十年的时间没有盖龙王庙,是不是在心里面已经把龙王庙破掉了。村子的现实在晓倩的思考里是什么样的认知,不然拍下去就是重复打转,你的思考跟不上,创作就是停步打滑,编年不是每年拍下去就是编年,史后面是有真知灼见。
凌超在里面很认真,委婉客气同时亮出自己想的东西,催促作者去跟上,慢三拍是晓倩的弱项也是强项,在村里面稳稳拍下去,思考不能停下来,在现实面前我们的思考是一把钻子,还是生锈的东西,我们可以去磨。麻木消沉会继续不下去,通过创作自我磨砺,你的思考在哪里。
我觉得要对得起凌超这样认真对待创作的人,我们需要这样的人。思考的短板,让我们很快就图穷匕首,枯燥后面隐藏的是,可以遗传的,空洞,很快就见底,我们认知到见底后慢慢找到方式,龙王庙不能修,白家山人的“平庸”,吐槽咒骂,没有任何行动,这一点上还不如危友华的村子里的人,他们认为影响风水、后代的东西,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同时也看友华的眼光能不能透视进去,凌超的村子也是另一个案例,在不同的案例磨砺思考的剑,在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黄凌超:我还觉得比较理解晓倩的过程,她处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分析问题,是身体力行去做,她不是抱着创作里有的东西挖下去,她是在找新的东西,我还是比较理解她稍微模糊的分享,从中提出自己的理解,看能不能理解更多。
吴文光:草场地的读书分享是创作的磨刀石,可以让凌超的创作成为专题讨论。你在乎草场地的创作同行的,也来参与了读书会,从这个角度建议凌超认领。
黄凌超:我认领下一次读书会。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⑪ | 集体瑜伽+读书会→张盾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⑫ | 集体瑜伽+读书会→郑鹤松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⑬ | 集体瑜伽+读书会→庄炜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⑭ | 集体瑜伽+读书会→王凯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⑮ | 集体瑜伽+读书会→张盾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⑯ | 集体瑜伽+读书会→王凯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⑱ | 集体瑜伽+读书会→吴文光写作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⑲ | 集体瑜伽+读书会→王萱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⑳ | 集体瑜伽+读书会→吴文光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㉑ | 集体瑜伽+读书会→郑忞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㉒ | 集体瑜伽+读书会→郑鹤松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㉓ | 集体瑜伽+读书会→王凯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㉔ | 集体瑜伽+读书会→庄炜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㉕ | 集体瑜伽+读书会→林玲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㉖ | 集体瑜伽+读书会→郑鹤松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㉗ | 集体瑜伽+读书会→王萱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㉘ | 集体瑜伽+读书会→刘佳龙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2024线上礼拜天㉙ | 集体瑜伽+读书会→郭昕盈分享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草场地工作站
一个创作者聚合的开放社群
村民影像计划|民间记忆计划|母亲影展
纪录片|剧场|工作坊|读书会|放映|瑜伽
更多内容请关注:
Bilibili: 草场地工作B站
FB小组: Caochangdi Workstation
新浪微博:草场地工作站
豆瓣: 母亲影展
抖音: 母亲影展2023
参与活动请🔍小助手:CCD-Workstati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