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捏与轮转:陶器成型技术的更替

2024-11-09 21:00   云南  

陶器,作为人类文明的早期成果之一,其制造技术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

1

陶器制造方法


盘旋法是史前时期一种重要的陶器成型技术,其特点在于手工挤压和旋转黏土。这种方法通过使用木板(桨)在黏土内部进行挤压,同时黏土放置在垫板上(垫板通常是动物皮或者编织物)进行旋转,使之凹陷并逐渐变薄,形成厚壁的陶器。

位于福建省的昙石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展示了新石器时代盘旋法的应用。这些陶器包括泥质灰陶豆、泥质黄陶罐和棕色彩绘带柄陶壶,这些陶器的特点是手制为主,轮制技术已有所发展,造型比较规整,器类和纹饰也有所增加。

昙石山遗址陶器


后李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较原始,均为手制,即最早的手捏成型法,这是制作陶器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制作方法主要使用泥条套接法和泥条盘筑法,制作成型后再经过拍打、压印纹饰或附加鏊手,有些经过磨光处理,最后烧制完成。

北辛文化的陶器中,以鼎、釜、钵和小口双耳罐四类器物构成了其文化陶器基本组合。大型器物采用泥条盘筑法,小器物则直接捏塑而成,鼎、钵类器口规整,可能经过慢轮修整。

此外,日本乐烧茶碗也是盘旋法的一个例子,其历史可追溯到16世纪末,最初由乐家的第一代陶工长次郎烧制用于茶道的茶碗。乐烧的特点在于其低火度短时烧制,以及其独特的“捏制成型”技术,这种技术使得乐烧在问世之初便被视为前卫艺术。

螺卷法是另一种史前陶器制造方法,尤其在美洲印第安人中得到应用。这种方法通过将黏土滚压成香肠状的长条(称为泥条),然后将泥条层层叠加和卷制成陶器的形状。如艾可玛普韦布洛人制作的陶罐,其表面绘有特别的图形,重申了艾可玛人的世界观,强调在干旱环境下水的重要性。

2

陶器的成型


模具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陶瓷成型方法,它涉及制作出所需形状的模具,然后将陶泥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实、挤压等工艺使陶泥成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生产效率高,形状一致,适合大规模生产。在史前时期,尽管模具技术不如现代发达,但古人已经能够利用自然材料或简单工具制作出基本的模具,用以塑造陶器的特定部分,如瓶身、底部和颈部。

泥釉封连技术是解决大型陶器易变形和细颈陶器难以成型问题的关键。在陶器的不同部分干燥后,古人会使用泥釉作为粘合剂,将这些部分封连在一起。泥釉通常由细泥和水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粘合性。通过在接合处涂抹泥釉,然后将各部分合并,泥釉在干燥和烧制过程中硬化,从而确保陶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陶器的圆形横截面并非材料的自然属性,而是旋转制造过程中的结果,这一点在史前陶器制作中尤为重要。旋转不仅有助于成型,还使得陶器的横截面保持一致,这一习惯从陶器发展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建立。

旋转成型技术,也称为轮制成型法,这种技术涉及使用陶轮来塑造陶器,使得陶器在旋转过程中获得均匀的圆形横截面。最早的陶轮技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大约在公元前6875±240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圆底罐就是夹砂红陶,外表饰绳纹,显示了早期陶器制造中对圆形横截面的追求。

圆形横截面的陶器具有多项技术优势。首先,圆形结构在力学上更为稳固,能够均匀分散受力,减少陶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破裂风险。其次,圆形横截面有利于陶器的堆叠和储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此外,圆形陶器在加热时受热更为均匀,这对于烹饪和食物储存尤为重要。

在陶器成型后,表面处理成为下一个关键步骤,这一过程对于提升陶器的外观质感、耐用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早期的陶工通过多种方法对陶器表面进行处理,其中木板拍打和湿布摩擦是两种常见的技术。

木板拍打是一种古老的陶器表面处理技术,通过使用木板对陶器表面进行拍打,可以使陶器表面更加紧致和平滑。这种方法在史前陶器制作中非常普遍,如在后李文化的陶器制作中,陶器成型后再经过拍打、压印纹饰或附加鋬手,有些经过磨光处理,最后烧制完成。这种拍打技术不仅有助于排出陶器中的空气,减少烧制过程中的变形,还能使陶器表面更加均匀和光滑。

湿布摩擦是另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使用湿布对陶器表面进行摩擦,可以进一步平滑陶器表面,增加其光泽度。湿布中的水分可以帮助减少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同时水分的蒸发也有助于陶器表面的平滑和硬化。在北辛文化时期,制陶工艺复杂化、程序化,从陶土的淘洗、掺合料的添加、器体的成型、烧制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其中,鼎、钵类器口规整,可能经过慢轮修整,这可能涉及到使用湿布等工具进行表面处理。

3

陶轮的使用


陶轮的使用使得黏土坯料能够在旋转中被塑造成各种形状,这种机械原理的应用在自然界是没有先例的,是人类想象力的胜利。

通过陶轮的旋转,陶工可以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黏土塑造成所需的形状。通过使用特定的工具,如骨制或石制的切割器,陶工能够对陶器进行精确的切割和修整。陶器经过初步成型和干燥后,陶工会使用磨光工具,如磨石或贝壳,对陶器表面进行打磨,使其更加光滑和美观。例如,龙山文化中的蛋壳陶高柄杯,是我国古代制陶技术的巅峰之作,其胎壁厚度仅为0.3-0.5毫米,表明了高超的磨光技术。

蛋壳陶高柄杯


黄河上游地区的制陶者看重彩陶艺术,黄河中游地区的制陶者首创模制法,而黄河下游地区的制陶者高度重视轮制法。这种技术思想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区快轮制陶技术发展的不平衡。

快轮制陶技术的发明和实践,迅速引起了新的“产业革命”,极大促进了陶器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陶器的标准化程度也较以前有明显提升。在长江中游,快轮技术起源阶段,墓葬中随葬陶器数量的显著增加。

陶轮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慢轮到快轮的演进。最初,慢轮用于修整陶坯,随后出现了盘筑拉坯工艺。快轮拉坯技法的出现,使得制陶从“手制”进入“机械化”时代,这一技术的发明和实践在多个地区独立起源和发展。

以前认为最早的陶轮出现在古西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但是跨湖桥遗址的陶轮技术证明了中国在距今8000年就已经使用陶轮,这比西亚两河流域的陶轮技术早了几千年。这表明陶轮技术可能在不同地区独立发展,或者存在技术传播。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挑战了国内“轮制陶器大体开始于大汶口文化”的传统观点,将慢轮制陶技术的起源推前至8000年前。

4

陶器的悬挂和取出


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烧制过程中,悬挂和取出陶器是一个技术挑战。

为了在烧制过程中方便取出陶器,早期陶工会在陶器上添加把柄。这种设计使得陶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把柄进行悬挂和取出,避免直接接触陶器主体,减少了因高温而导致的烫伤风险。例如,在汲水长瓶的设计中,两侧各设环耳,这些环耳可以用于系上绳索,将瓶子吊进水中或在烧制时悬挂。

除了添加把柄,陶工还改进了悬挂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悬挂工具,如钩子或叉子,陶工可以在不破坏陶器的情况下将其放入和取出窑炉。这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陶器烧制的成功率,并减少了因取出过程中的损坏而导致的浪费。

来自仰韶文化半坡时期的汲水长瓶,其设计实用且典雅,两侧的环耳不仅用于汲水,也可能用于在烧制过程中的悬挂。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虽然发现了大量的精美陶器,但相应的陶窑却较少发现。这可能意味着该地区在陶器烧制上可能采用了不同于黄河流域的技术,如平地堆烧技术。这种技术允许陶器在烧制过程中被取出,以进行额外的处理,如涂抹树脂类汁液以增加陶器的硬度和光亮度。




掌镜史
人性与历史脉络。偶尔严谨,大多数时候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