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并非单一线性的发展,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变迁和多地域的独立发展。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在烧烤过程中偶然发现了黏土的硬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现为陶器的制作提供了最早的技术基础。意大利王子洞穴中发现了可能用于烤肉的7块硬化的黏土板。
在摩拉维亚的维斯顿尼斯,早期的陶器技术被用于建造故意烧成动物形状的炉子。据考古资料介绍,世界上最早的陶制品是1925年在捷克下维斯特尼采地区发现的陶质维纳斯,时间为公元前29,000-25,000年。这些陶质雕塑由黏土雕塑成形后经500~800°C烧成,外形与大多数其他维纳斯相似,可能是对生殖崇拜的象征。
(捷克下维斯特尼采的陶质维纳斯)
陶器的制作与人类定居点的建立密切相关。例如,在巴勒斯坦的杰里科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可追溯到公元前9600年。杰里科以西2公里的比宁古城遗址距今已有9000年历史,至前7000年形成新石器时代,前5000年村落增多,开始使用陶器。
在中国南方,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江西万年仙人洞,测年序列清晰,绝对年代已超过距今18000年,进入末次冰期最盛期。这些早期陶器多以圜底为主,而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
(仙人洞出土的陶器)
中国陶器可以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两大类型,各地大体都经历了手制、模制、轮制的由原始到进步的发展过程。北方地区以普通易溶粘土制作陶器时多以红粘土为原料;甘青文化区采用模具敷泥法,彩陶制作工艺高度发达,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黄河中游是模制法最流行的地区,模制法系用泥条盘筑在模具的外面,再拍打成与模具形状相同,大小相近坯体的方法。
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东北部基尔库克以东约60公里处,是西亚新石器时代农业村落遗址。遗址面积约1.6公顷,文化堆积厚8米,从上到下分为16层,下部的11层属无陶阶段,年代约当公元前第7千年初至前6100年。上部属有陶阶段,年代约为前6100~前5800年。有陶阶段的陶器主要为彩陶,早期彩陶的底色为桔黄、浅黄或微红,绘有倾斜的红色线条,被称为“耶莫彩陶”。
在陶器技术发展之前,篮子编织和柳条制品已经作为一种容器技术存在,这些编织技术为后来的陶器制作提供了技术原型。在农业出现之前,原始人类以采集狩猎为主,需要容器来盛装采集的食物。在这一过程中,柳编工艺作为一种植物编织工艺,其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缠的技术为陶器的制作提供了原型。
在秘鲁的前制陶术文化中,发现了各种形式的篮子。这些篮子制品在形状和功能上可能为陶器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例如,古代安第斯地区的人们在制陶技术出现之前,已经使用鸟骨制成的笛子,在乐器和容器制作上,篮子编织和柳条制品的技术被广泛应用。
在技术层面,篮子编织的纹理和结构可能启发了陶器的纹饰设计。在文化层面,篮子作为容器的使用习惯和功能需求可能影响了陶器的形制和用途。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其纹饰上依稀可以分辨出编织图案,这可能是柳编制品遗留下来的纹理。
在史前时代,陶器的制作技术经历了从手制到轮制的转变。手制技术包括泥条盘筑法、泥片贴筑法等,而轮制技术则涉及到慢轮和快轮的使用。慢轮修整与快轮慢用修整的区别在于所用陶轮的构造和功能不同。慢轮主要用于修整,而快轮则用于快速拉坯成型。
羼合料在陶器制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被添加到陶土中,以改善陶器的性能,如减少成型时的缩水和裂纹,增加可塑性。在欧洲,羼合料的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的陶器因其独特的羼合料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英国西南部发现的史前陶器中,含有仅在蜥蜴半岛出露的辉长岩岩屑,这一发现帮助考古学家定位了陶器的产地。
在浙江小黄山和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中,羼合料的使用反映了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小黄山遗址的陶器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胎质逐渐由疏松变得致密,胎壁由厚变薄,装饰方法逐渐增多,胎色也从红陶逐渐向灰、黑陶过渡。贾湖遗址的陶器中,夹砂陶数量最多,也有夹炭、夹蚌壳、夹云母片和滑石粉的陶系,显示了当时陶器制作的多样性和对不同材料的需求。
(小黄山遗址陶器)
在更先进的社会中,陶器因其成本低廉和易于制作的特点,常常作为金属的替代物。陶器的使用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材料历史的影响,尤其是在金属容器难以普及的时期。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陶器的易碎性限制了其经济效益。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要求他们经常迁移,而陶器的易碎性使其不适合这种生活方式。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以轻便耐用的金属、皮革、木材制品为主,陶器由于易碎,而且需要较长的定居生活和合适的黏土才能制作,因此用量相对较少。
在定居生活中,生产陶器所需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的经济性使其取代了一些永久性材料。陶器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迈向定居生活的关键,它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使用更多方式加工食物,原本无法食用的野生植物亦可做熟后食用,这至少间接促进了农业的起源。此外,陶器的发明使得人类可以储存大量动植物资源,作为炊煮器具能够扩大人类可食用资源范围,这客观上降低了人群流动性,促使人类转向定居生活。
陶器可以很快塑形,因此加快了其生产过程。陶器的优点就是它能够将劳力集中投入任何一个制作阶段而大大加快生产速度。时间效率的优势在干燥和烘烤阶段特别明显,因为陶器能够在烧制前堆放起来,因此在生产的最后阶段十分经济。这种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陶器成为城市文明中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
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尤其是乌鲁克时期(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陶器制作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乌鲁克文化期是苏美尔从氏族公社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铜器大量出现,陶器制作普遍使用陶轮,能制造彩陶。
乌鲁克时期采用了图形陶坯制作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陶轮来制作陶器,大大节省了制作陶罐的时间。乌鲁克时期的陶器文化以轮制的红色或灰色磨光陶器为主,有的饰以简单刻纹,器形以高柄长嘴的钟形罐为主。
陶轮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陶器的质量,使得陶器表面更加光滑,形态更加规整。直到19世纪,图形陶坯制作术才被液体成模法和其他当代技术所取代。液体成模法等新技术使得陶器生产更加机械化和规模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尽管制陶业的技术进步相对有限,但其大规模发展主要随着城市社会的建立而出现。城市化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生产机会的增加,这为制陶业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在乌鲁克文化中,神殿建筑宏伟壮观,以其为中心形成庞大的聚落,并向城市发展,为制陶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需求。
从考古发现来看,制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是史前社会文明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集中体现。技术上的不断突破和形制上的复杂演化,不仅是对社会生活需求的功能性适应,亦是早期文明在手工业生产和精神文化领域不断创新与突破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