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春秋:从桓公东迁到共叔段之乱

2024-10-17 21:00   云南  

郑桓公,姬姓,郑氏,名友,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异母弟,也是周朝诸侯国郑国的第一位君主。

1

东迁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姬友于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因而有“郑伯友”之称。郑桓公在位期间,以其文武德才兼备和报国雄心,精心治理郑国,内修政务,外与周边部族修好,使得郑地迅速繁荣起来,深得民心。

在担任周王室司徒期间,郑桓公对周民和协安抚,推行礼乐教化,协调诸侯国纠纷,因而赢得周民的欢心。据说,《诗经》中的《缁衣》便是歌颂郑桓公的德政。

面对周朝统治的衰败和周幽王的无道,郑桓公采纳了太史伯的建议,预见到周朝将有更大的祸患,于是开始筹划东迁事宜。他向东迁移郑国的百姓至洛河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地区,即今天的河南一带。这一举措不仅为郑国开辟了新的统治区域,也为郑国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郑桓公的治理和文化贡献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音乐才能成就了人类乐史上轻音乐的雏形,被称为“郑声”,对后代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郑武公继位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骊山下被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所杀,郑桓公也同时殉难。郑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掘突被郑国人拥立为新的国君,即郑武公。郑武公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护送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东迁至洛阳,这一事件标志着东周的开始。

郑武公在位期间,继续执行父亲郑桓公的东扩战略,他一方面护送周平王东迁,一方面积极实施攻灭东虢国和郐国的计划。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他占领了郐国都城制邑,灭亡了郐国。两年后,郑武公又占领了东虢国都城,灭亡了东虢国,并吞并了周边的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郑国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国。

郑武公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使得郑国在春秋早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郑国的地位。例如,他解放了“商人”,这是一群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被定为世袭奴隶。郑武公东迁后,依靠这批力量开发滩涂荒地,扩建城池,为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偏爱小儿子


郑武公去世后,其长子寤生继位,即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然而,郑庄公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左传》记载,他的母亲武姜在生他时难产,这一事件给武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她对寤生并无太多喜爱之情,反而偏爱其弟共叔段。武姜曾多次企图让叔段取代寤生成为太子,但郑武公坚持不从。


郑庄公即位后,面对母亲武姜的请求,他决定将叔段封至京地,尽管这一决定引起了大夫祭仲的担忧。祭仲警告郑庄公,京地的城墙若超过一定长度,将对国家构成威胁,他引用先王的制度,说明大、中、小城邑的城墙长度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九分之一,而京邑的城墙长度已不合制度,恐怕会对郑庄公不利。然而,郑庄公出于对母亲的尊重,并未采纳祭仲的意见,他回应说:“姜氏欲之,焉辟害?”(武姜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

叔段在京地积聚力量的过程中,他的行动逐渐超越了祭仲所警告的范畴。叔段不仅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边城同时听从自己的管辖,而且进一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直至廪延。公子吕,另一位郑国的大夫,也对叔段的行为表示担忧,他指出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并建议郑庄公如果不想将来让叔段成为国君,就应当及时处理叔段,以避免百姓的疑虑。

公元前722年,叔段发动叛乱,武姜作为内应。共叔段在武姜的帮助下,准备偷袭国都新郑。武姜计划在叔段来袭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郑庄公得知叛乱的具体计划后,迅速反应,命令子封(公子吕)带领大军讨伐叔段。京邑的民众得知庄公大军前来平叛后,纷纷背弃叔段。叔段在郑庄公的军队面前败走,逃至鄢城(今河南省鄢陵县)。郑庄公的军队追击至鄢城,叔段最终被迫逃亡至共国(今河南省辉县市),结束了他的叛乱行动。

郑庄公将参与叛乱的母亲武姜送往城颍(今河南省禹州市),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即除非到了死后埋在地下,否则不再与母亲相见。

一年多后,郑庄公开始思念母亲。尽管武姜参与了叛乱,但她仍然是庄公的亲生母亲,这种血缘关系使得庄公难以割舍对母亲的思念。

颍谷的官员颍考叔得知郑庄公的悔意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在被庄公赐宴时故意留下肉食,当庄公询问时,颍考叔表示希望带回家给老母亲品尝。这一行为触动了郑庄公,使他更加思念武姜。

颍考叔建议挖一条隧道,直到看见泉水,这样庄公和武姜就能在不违背誓言的情况下相见。郑庄公接受了这个建议,并立即开始动工。隧道掘成后,郑庄公和武姜分别走入隧道,最终在隧道中相见,恢复了母子关系。

4

郑卫矛盾的起始


共叔段发动叛乱失败后逃亡至卫国,公孙滑逃往卫国,希望借助卫国的力量重返郑国。

卫国君主卫桓公出于对公孙滑的同情,以及希望借此机会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决定出兵支持公孙滑。卫国军队攻打郑国,成功夺取了廪延地区。廪延地处郑国北部,是郑国的重要边防城市。

面对卫国的侵略,郑庄公采取了积极的外交和军事行动。他首先向周天子申诉,请求周天子出面主持公道。同时,郑国借助周王室的名义,联合了虢国和邾国,在翼地举行了结盟仪式,共同策划对卫国的反击 。

5

卫国内乱


卫国的内乱,源自卫庄公对庶子州吁的骄宠。州吁好战,庄公却未能加以约束,反而任其发展。庄姜,卫庄公的夫人,因无子而将公子完视如己出,对州吁则心生厌恶。大臣石碏曾劝谏庄公,警惕州吁的野心,但庄公未予理会。庄公去世后,公子完继位,成为卫桓公,州吁因骄奢被贬斥,最终选择逃亡。

州吁在逃亡中与郑叔段结为盟友,两人共同策划夺权。公元前719年,州吁回国,袭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巩固权力,州吁策动宋、陈、蔡等国共同伐郑,围攻郑国东门,开创了诸侯联合伐国的先例。这一行动,不仅加剧了东方诸侯的分裂,更使得郑、齐与宋、陈、蔡、卫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

州吁的统治并未得到卫国人民的支持,他的好战和弑君行为,使得他在卫国不得人心。为了稳固统治,州吁通过石厚向石醋求教。石醋,虽然一直厌恶州吁,却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陷阱。他建议州吁朝觐周天子以稳固君位,并通过陈桓公疏通关系。州吁和石厚信以为真,前往陈国,却被石醋暗中通知陈国君,揭露了他们的罪行。最终,州吁和石厚在陈国被捕,卫国派人将他们处死。随着州吁的死亡,卫国的内乱得以平息。卫国人迎回公子晋,立为卫宣公。

 



掌镜史
人性与历史脉络。偶尔严谨,大多数时候胡说八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