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国家机构逐渐完善,统治阶级通过军队和刑法这两种强有力的手段来维持其统治。本文将详细探讨西周时期的兵制,分析其组织结构和演变过程。
周武王姬发在克商之战中动用的主力军甲士,即“虎贲”,据史料记载约为三千人。这一数字得到了《孟子》和《韩非子》等古籍的一致认同。《孟子》中孟子曾言及武王伐纣之事,但具体数字未详述。《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虽重点宣扬法治理论,却未明确记载虎贲人数,但韩非子本人对历史事件有独到见解,其著作中对周武王的评价可能间接反映了对克商之战的认知。
另一方面,《史记》中提到的四万五千甲士则被认为是误记。《史记》作为西汉司马迁所著的通史,从黄帝开始叙述至汉武帝,对克商之战有详细记载,但其中关于甲士人数的记载与其他古籍不符,导致了后世学者的争议。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曾誓师,宣称要执行上天的惩罚,对抗商王纣的暴政,但具体到虎贲军的人数,可能因史料流传过程中的误差或作者的误解而有所出入。
在对周武王克商之战的研究中,不同史料的记载有所差异,但普遍认同的是武王所率领的联军在牧野之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并建立了周朝。关于虎贲军具体人数的争议,反映了古代历史记载的复杂性以及后人对史料解读的不同视角。尽管《史记》的影响力巨大,但在这一问题上,学界更倾向于相信《孟子》和《韩非子》的记载,认为周武王动用的主力军甲士为三千人。
西周初期的军事制度具有明显的等级和组织结构。在这一时期,军队编制以“百夫长”和“千夫长”为基础单元,负责指挥相应数量的士兵。“百夫长”负责领导一百名士兵,而“千夫长”则领导一千名士兵。这些基础单位进一步组成更大的军事组织。
“师氏”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高级指挥官职位,主要负责统率一师的军队。据史料推测,一个“师”可能由三个千人团体组成,形成了较大的作战单位。《周礼》中提到师氏为中大夫,负责教育贵族子弟,同时也承担武职,掌守王门,并领兵征战。在西周的军事编制中,师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军事指挥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西周的军队编制沿袭了殷商的制度,采用十进制单位,由大到小分为不同的级别。据《周礼》记载,军队编制从小到大分为:军、师、旅、卒、两、伍。其中,“师”是关键的一级编制,由二千五百人组成,师帅通常由中大夫担任。这种编制不仅体现了西周军事管理的高度组织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的特点。
西周时期的军事训练和作战主要以步兵和车兵为主,而骑兵成规模建制应该是在后来的赵武灵王改革之后才出现。军事训练在平时以农闲时期进行,以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同时也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
克商之后,周王室在原有“周六师”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成周八师”,也称为“殷八师”,使得王室军队的规模扩大。据史料记载,西周的军队编制沿袭了殷商的制度,采用十进制单位。“周六师”主要由周人组成,驻在周京所在的西土地区,是周朝的主力军,昭王、穆王曾率周六师出外远征。而“成周八师”或“殷八师”则是由周人和殷遗民组成,将帅由周人充任,主要驻守在以新筑的东都洛邑(又称成周)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用以控制东方,威服南土。
“成周八师”的建立,是周公在平定管蔡之乱后,认为有必要扩建直属国家的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军队进行收编,另建了这支八师。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成周和震慑殷商的遗民,因此也称为“殷八师”。两军共计14个师,每师的人数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每师为1万人,另一种认为是每师3000人。如果按照每师1万人计算,那么“周六师”和“成周八师”加起来的兵力大约为14万人。但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大,因为实际的军队规模可能会根据当时的需要和资源进行调整。
这些军队主要由周族人组成,是捍卫国家的主要武装力量。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率领的联军大约有十万之众,而在其他征战中,周人对南方各民族的征战往往动用“周六师”和“殷八师”。由此可见,周王室通过建立“周六师”和“成周八师”,不仅增强了军事力量,也巩固了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为周朝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周的战车编制经历了从初期到成熟的多个发展阶段。最初,每辆战车的标准配备是十名甲士,这十名甲士中三人在车上,七人在车下,这种配置强调了战车的攻击力和对车辆的保护。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术需求的增加,每辆战车除了配备甲士外,还增加了二十名徒兵,使得每乘的兵力达到了三十人,这种配置提高了战车的战场持久力和多功能性。
到了西周中后期,战车编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兵力配置。据《司马法》记载,战车编制最终发展为每乘七十五人,包括甲士三人和步卒七十二人,这种编制显著提升了战车部队的规模和作战能力。这种配置不仅增强了战车的攻击力,也使得战车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战场环境,步卒的存在为战车提供了更好的战场机动性和战术灵活性。
西周的战车发展,从最初的十名甲士到后来的七十五人大编制,反映了西周军事思想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战车由单纯的攻击性武器,逐渐演变为能够适应多种战场需求的多功能作战单元。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西周工匠对技术的不断革新,也映射出古代军事思想的变革。
西周的军事制度是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性和军事组织的严密性。西周的军队主要分为“国人”组成的常备军和族兵两种类型。
常备军主要由居住在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国人”组成,他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主要职责是保卫京师(首都),即周王的直接统治区域。常备军作为周王室的直属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周王维护政权、应对突发战事的重要力量。根据《周礼》等史料记载,常备军中还包括了“虎贲”军,这是周王的近卫军,由贵族子弟组成,具有很高的战斗力和忠诚度。
族兵则是由各诸侯国及贵族家族的族人组成,他们在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则响应征召,拿起武器成为士兵。这种兵制被称为“兵农合一”,是西周时期普遍实行的军事制度。族兵的装备和训练水平通常不如常备军,但由于数量众多,且对本土地形和社会关系熟悉,因此在战争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左传》等史籍中多次提到诸侯国在周王征召下出兵参战的情况,显示了族兵在西周军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西周的军事组织还体现在其分封制度上,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对自己的封地拥有较大的自治权,但同时也要承担起保卫周王室、出兵随征的义务。这种层层分封的体制,使得西周的军事力量分散在各个诸侯国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分散但又相互支持的军事网络。
此外,西周的军事训练和征兵制度也相当严格。据《礼记》等文献记载,西周时期有“乡射礼”等军事训练活动,通过定期的射箭比赛等形式,选拔和培养士兵。征兵时,各诸侯国和贵族家族会根据周王的命令,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从族人中征调士兵,形成族兵队伍。
综上所述,西周的军队组织既包括了专业的常备军,也包括了具有民兵性质的族兵,这种军事制度既保障了周王室的安全,又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