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学崛起:韩江及她背后的独立出版社

文化   2024-10-11 17:27   浙江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
⬆️点击阅读⬆️



编者按

当我们在谈论东亚文学(更准确说,韩国文学)在欧洲或西方世界获得认可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跳过那些中间的媒介,就仿佛那些并不用英语(或瑞典语)写作的作者的文字一下子被西方人理解了一样。而这篇报道则告诉我们事实或许并非如此。甚至有时候翻译协作中的创意反而成了这些翻译文学另一大亮点,甚至对作者及其作品在世界的影响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文

诸如韩国作家作品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独立出版机构。——题记

就在昨日(10月10日),韩国作家韩江荣获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不仅是韩国文学的胜利,也凸显了小出版社在推广翻译文学作品方面的巨大影响力。韩江的最新作品在英国由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出版品牌哈米什·汉密尔顿(Hamish Hamilton)出版,但她的第一部小说《素食者》,最初由独立出版社“波托贝洛图书”(Portobello Books)(现已不复存在)于2015年在英国出版。该书随即在次年赢得了国际布克奖。

韩江的创作普遍受到赞誉:她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量,看似空灵却影响深远。尽管她的作品十分抽象,但它们顽强地抗争着传统韩国社会和历史的束缚。《素食者》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其直观的意象震撼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其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反抗社会的压迫和暴力行为。小说中,这位表面上传统的女性拒绝吃肉的行为令家人和新婚丈夫震惊和不安,而她最后发现自己正处在一个充斥着否定的肉食性父权世界,一直处在危险的边缘。像韩江的所有作品一样,她小说角色身上那些升华了的创伤以及那些未曾被探寻的记忆最终上升到了整个民族的维度。

  《素食者》
【韩】韩江/著  胡椒筒/译

磨铁·铁葫芦/四川文艺出版社

那年国际布克奖揭晓后,韩江迅速登上报纸头条,而这也预示着韩江与她的译者黛博拉·史密斯(Deborah Smith)两人接下来的合作。当时还是博士生的史密斯花了3年从零开始学习韩语。得奖后史密斯用她那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6万)奖金的一部分成立了“斜轴出版社”(Tilted Axis Press),该出版社完全聚焦于翻译出版来自东亚作家的文学作品。此后她继续翻译了韩江的另外两部小说。第一部是《少年来了》(Human Acts),小说有着生动而富有层次的叙述,讲述了1980年韩国当局在光州镇压学生起义的故事。光州也是韩江的家乡。这样的历史见证,即使是虚构的,肯定也影响了诺贝尔委员会的判断。

黛博拉·史密斯

第二部《白》(The White Book)则是一部简短而深刻的关于悲伤、嬗变和治愈的小说,冥想一个新生妹妹的生死,它与《少年来了》一同都是由波托贝洛图书出版的。不过与此同时,史密斯关于《素食者》的译文或者说“错译”也受到了一些公开批评和指责。

《纽约书评》的批评者和作家蒂姆·帕克斯(Tim Parks)以及《洛杉矶时报》的查斯·允(音译)(Charse Yun)都发表了文章批评。史密斯的译文被指在文本风格以及其他方面进行了与韩语版原著大相径庭。不过随即史密斯在《洛杉矶书评》上为自己辩护:毕竟最重要的是,她的翻译得到了韩江本人的肯定与支持,由此这也可以说是双重合作。

韩江最近的一本书《失语者》(Greek Lessons),以一位失去了视力的老师和一个失去声音的学生为主人公,其英译本由史密斯和李艺媛(音译)(E Yaewon)共同翻译完成;而由李艺媛和帕恰·阿尼亚·莫里斯(Paige Aniyah Morris)共同翻译的《永不分离》(We Do Not Part)英文版也则将于明年初出版。

史密斯曾说,韩江“以几乎无法忍受的强度把玩语言,就像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演奏大提琴那样”。塔莎·多科菲基斯(Tasja Dorkofikis),“波托贝洛图书”的副社长在买入《素食者》版权时,曾谈起过韩江的创作:“她流畅地在悲伤、历史、记忆和语言之间移动,让读者进入一种冥想和反思的状态。”韩国作家和译者安东·赫尔(音译)(Anton Hur)同样也担任着2025年国际布克奖的评委,对此则说得很简单:“瑞典文学院不可能选出比韩江更完美的获奖者了。”

原标题:Han Kang’s Nobel win is testament to importance of small press publishing

作者:Catherine Taylor

校对:文穴编辑部

来源:TheGuardian

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分享
不代表平台立场
-

俱乐部即时开启布克奖共读竞猜活动!


2024年短名单入围书目

⬇️点击查看⬇️

文穴Literaturecave
为0.01%的华语读者,提供全球文学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