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莉·鲁尼《间奏曲》|爱情、失落与棋局中的意外交锋

文化   2024-09-26 17:16   浙江  


点击图片阅读

⬆️萨莉鲁尼最新访谈⬆️




编者按:这仅仅只是萨莉·鲁尼的第四部小说,读者对她的评价依旧两级分化严重,但是似乎《正常人》带来的“萨鲁·鲁尼”现象已然成了某种既定历史和鲁尼“不得不背负”的光环。不仅仅是读者们试图摆脱它,就连鲁尼自己也希望可以跳出名人的“圈套”,但是它却依旧令人焦虑且令不少写作者无比欣羡地如影随形,成为她名字的后缀,也成了讨论萨莉·鲁尼的历史语境。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本书会为这一局面带来改变吗?


Intermezzo

by Sally Rooney



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在这部令人屏息的亲密故事中,探讨了失亲之痛与跨越年龄的恋情,讲述了一对兄弟与他们依赖的女性的动人经历。

-

若是鲁尼第四部小说中的几页书稿在秋日的风中飘荡,偶然捡起的读者定会瞬间认出这是她的作品——那些句子如同宽跨的桥梁般精心打磨,精确分配着情感的重量。情感在每个瞬间被冷静梳理,简洁的对话偶尔跃出水面,然而下方却涌动着深沉的内心波涛。鲁尼擅长描写那种从内在感知到的、令人心动的亲密,而这种性感也被奉为道德的力量。

简言之,《间奏曲》以熟悉的风格再度呈现了《聊天记录》(2017年)、《正常人》(2018年)以及《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2021年)中那些读者耳熟能详的特质。可以说,这部小说延续了鲁尼式的写作。然而,它在哲思层面愈发宏大,风格上更趋多样,时而令人不安,整体上显得更为诡谲。

故事讲述了两兄弟在失去父亲后的迷惘时光。22岁的伊万·库贝克,安静内敛,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应对敌手游刃有余,在社交上却感到障碍重重。彼得称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怪人”,而彼得自己,作为一个雄辩的律师,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却屡屡犯错。在小说角色不断交替登场的章节中,伊万踏入了一段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炽烈感情,而比他年长十岁的彼得,则在两位截然不同的女性间徘徊,努力平衡欲望的天平。伊万独特的神经感知被细腻地勾画出来,他笨拙的言辞与彼得外在的流利形成了鲜明对比,沉默中暗藏着丰富的情感,他的内心与身体在怀疑与感知中跳动。当那些压抑的情绪偏离了既定轨道,伊万感到一种惊喜的狂喜,而彼得的自满则逐渐滑向虚无的绝望。

鲁尼擅长在她的小说中为角色编排出独特的情感舞步,从四方阵型般的《聊天记录》与《美丽的世界》中,到《正常人》中玛丽安与康奈尔的犹豫二重奏,《间奏曲》则以五位主角为主线:两兄弟转向他们所依赖的三位女性(还有一只优雅的惠比特犬,名为阿列克谢)。这种精心设计的对称结构,使得角色间的反转与双重特质更加引人入胜。鲁尼以这种极具数学美感的严谨布局,赋予了那些原始、混乱甚至是错误的情感以深沉的力量。

年龄,在这部小说中显得尤为重要。彼得,这一三十多岁的人,进入了人生的“初秋”,象征着逐渐走向成熟的长者,测量着与青春渐行渐远的距离。而40岁以后的生活,却被描绘成遥远的抽象概念。两兄弟分别与有着显著年龄差距的伴侣交往,那么,在一段22岁与36岁的恋情中,谁是那个掌控者?这将会是“令人尴尬的窘境”,还是说跨龄的爱人之间可以彼此尊重,甚至崇高地互相成就?虔诚的彼得提醒我们,基督死时正值33岁——生命的巅峰,但在他的盛年,彼得又该如何去爱呢?

书名的英文也可以被译作一种棋步,它以意料之外的一步打乱常规,迫使对手即可应对。小说中的恋人和兄弟们,频频以这样的招数出击,令彼此措手不及,而其中的逻辑,往往连他们自己都难以琢磨。他们在死亡、疾病与情感创伤中跌跌撞撞。而这部小说的标题在比喻之外更具深意。若我们把生活中的这些不和谐插曲视为主旋律,那整个人生的中段,或许都是由这样的“间奏曲”构成,邀请我们即兴发挥,响应当下。正如伊万钟情的棋局中段,他解释道,开局是书本中的“理论”,而结局则遵循一定的公式,唯有在中间部分,才是你真正创造独特内容的时刻。

随着伊万在情感中愈发坚定,他对这段漂泊不定的几个月里所获的发现心怀敬畏。丧亲之痛,某种程度上为他的新关系打开了通道,而他与玛格丽特之间相处时的欣喜也为他的哀悼提供了空间。玛格丽特理智地经营着乡村艺术中心,她深知生活与哀悼之间潜藏的共鸣,她鼓励伊万说,面对死亡,唯一的回应就是“站在生命的一侧……用同样强烈与无意义的呐喊回应它”。小说中点的某个顿悟时刻,那种习惯性的怀疑、沉默与压抑被一扫而空,伊万终于直面他内心深处的失落。这是小说中诸多非凡思绪之一,这些思绪像积云般在那些磕磕绊绊的对话后积聚,或从非言语的欢愉核心中带着某种宏伟感自由升起。

彼得则在爱欲与死亡的挣扎中踟蹰不前。他的内心在自杀的念头、对年轻而光彩照人的内奥米的渴望,以及对昔日情人的学者西尔维娅的纠结之间徘徊。西尔维娅依旧充满魅力,然而一次意外令她饱受疼痛的折磨,尽管彼得依然对她心动,却悲观地认为他们的关系已被现实“撕裂得难以辨认”。她的性生活的终结,在小说中以某种等同于死亡的方式出现,那些段落是全书最令人不安的部分之一。小说几乎没有反驳这种观点:西尔维娅已成了一个破碎的性伴侣,无法再给予彼得满足。

“和某个他几乎喜欢的人交谈……”“若他……是的。或许。”彼得的犹豫风格让人联想起乔伊斯笔下的利奥波德·布卢姆,他在《尤利西斯》中描绘的都柏林街头漫步,沉思着爱与哀愁。当彼得摇摆不定,仰头喝着伏特加,试图寻找某种家庭的慰藉时,仿佛我们与布卢姆和斯蒂芬·迪达勒斯同行,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主角,一个世纪前也走过这条路。

看到鲁尼与《尤利西斯》的互动令人兴趣盎然,尽管她的写作风格更为简洁,却保有了自己的独特性。鲁尼的省略句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扭曲的感知,而她的文字始终保持着严肃与专注。这种专注,令她的叙事带着向心力,将我们牢牢吸引在当下那片情感漩涡中。

阅读时,我有时会感到心灵受到压迫,仿佛想要打开窗户,让空气涌入,以缓解被困在这些密闭情感世界中的窒息感。而正是这种让我们超越自我的艺术体验,使《间奏曲》成为一场不断试探人生的实验。这部小说暗示着,鲁尼(正值彼得三十三岁的年纪)并未将自己限定在已形成的风格中,反而通过交织的喜悦与不安,引领我们走向充满张力与悬念的未知之境。

编译:文穴编辑部

来源:TheGuardian

仅供个人交流学习、分享


俱乐部即时开启布克奖共读竞猜活动!


2024年短名单入围书目

⬇️点击查看⬇️



文穴Literaturecave
为0.01%的华语读者,提供全球文学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