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增长”带动“变革”,不是“变革”带动“增长”,这个先后顺序不能乱

文摘   2024-10-13 22:27   四川  

 组织变革选择的时机也是企业不断壮大的关键。


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用大白话讲管理,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男哥说管理”。


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商业回报,“保持长久稳定的增长”是判断企业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根据西方的管理研究,企业经营很容易陷入上图所示的范式生命周期,如果不能突破企业经营的某一种“极限”,企业必然走向衰落,这个不是危言耸听,多少我们熟知的企业已经和正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以国内手机为例,曾经手机中的战斗机,曾经一度国产品牌手机占据过半壁江山,二十年过去了,那个时候的手机厂商还剩下几家,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不能突破自己的技术、商业、管理的各种范式不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而慢慢被竞争对手超越和反杀。、


那我们什么时候选择去给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呢,有句话说“不变革是等死,变革是找死”,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说的极其不负责任和恶毒,这是那些没有穿越过企业完整生命周期的人对变革的消极看法。


企业的范式突破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和企业对行业、客户、自己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关联,很多公司学华为的五看,但是又有多少家企业真的可以把这五个维度都看明白,看明白的时候可能已经错失了机会窗口,这就是我今天要表达的观点。在企业快速增长期就要大胆尝试新的范式,企业的各种变革是由增长驱动的,在增长期就是要有一定的冒险意识,大胆投入与试错,通过各种变革夯实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已经增长缓慢或者出现负增长了,要在业务上果断进行调整甚至断臂求生,不要在这个时候去折腾各种所谓的组织变革(管理、薪酬、考核、激励)。


企业增长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企业的发展

  •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没有足够的能力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从而吸引更多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

  • 没有合理的成长速度,就会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将导致公司的死亡


没有哪个公司是完美的经营者,只要公司在增长,就说明在业务设计和组织管理上暂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在企业游刃有余的时候就要把增长带来的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投入到业务优化和管理优化中去,而且是要夯实业务的基础为先,比如产研、供应链的交付等等,对应中小和发展中公司,在这第一波的红利中,还是要瞄准业务环节中有缺陷的部分,以客户为中心来思考这个阶段的最短的短板是什么,集中优势资源解决这个矛盾,在飞行过程中来更换发动机,比如客户关系管理是否系统化,产品与研发的效率还能否提升(质量、性能、成本、上市时间)、供应链是否有更大的柔性供应能力、品牌的建设和导入是否需要更进一步;在这个阶段,组织管理上配合好绩效与激励的迭代升级就好,这个阶段是以价值创造为主来带动价值评价与分配的逐步科学化,如果没有精力兼顾,还是把精力放在放大业务优势的这个层面上。


企业如果增长缓慢或者开始负增长的时候该做什么?我这里说句得罪人话,首先要换将。这也不是我臆想的结论,我在华为和非华为的公司都能看到很多鲜活的案例,每个伟大的企业,在其关键业务突破的时候总是可以跳出几个关键的“明白人”,华为独联体、西欧地区部的经营升华,还有华为手机业务的崛起,近几年塞力斯在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增长无不再验证这个逻辑,包括我之前在某个公司管理全国业务大盘的时候,更换更有能力的大区总和城市总经理会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个关键岗位的明白人太重要了。


在业务出现问题的时候,特别还是属于公司战略行道的业务,有多少公司可以做到“不换思想就换将”,与其强调员工要自驱,要做薪酬和绩效的变革,其实这个决定会更关键,有些人会说没有储备,没有储备就老板亲自上,总好过把一个错误的人放在一个关键位置上去消耗机会来的更强一些。


业务出现问题还是要多思考前三排和主席台这个维度,不要去折腾下面的人,可能你所谓的困境中的组织变革会逼走大量有用的中基层层骨干。


全文完

--------------------------------------------------------------------------

我的书《破局增长》,京东和当当有销售



2023年优秀文章选集


战略与目标管理

管理实操丨从年度机会点规划到目标落地的全景图(5000字长文)

工具丨战略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战略首先是认知和思维的统一,送给即将启动战略规划的伙伴们(万字长文,建议收藏)

年度规划有方法

机会点都说不清楚的战略和年度规划往往都是无效的

目标的科学制定与有序分解,这是公司管理的基础


内部运营

管理部门不要成为公司前进的负担

企业经营要追求的四个“平衡”

华为的LTC是什么

工具丨经营分析会议题设置

除了月度经营分析会,华为在总部通过计划管理体系也可以审视经营的健康度

“年中”说“全面预算”

降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工具丨几种典型的年终高管述职模版与架构

有这些问题,一个公司距离垮台就不远了(不要对号入座,管理案例仅做参考)


人才管理

让我记忆尤新的华为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建议收藏)

华为高级干部是怎么培训的

工具丨导师制落地

华为干部的核心逻辑

华为高级干部是怎么培训的

华为干部的继任管理

干部管理赶早不赶晚

人才流动不仅仅只有轮岗一种方式

人才盘点有方法


绩效与激励管理

目标与激励要有机联动

有时候激励家属比激励员工更加有效

年终表彰的正确打开方式

管理者承担的组织绩效是否等同于个人绩效

绩效管理优化要坚持长期主义(系统性长文,建议收藏)

优化管理请先从绩效开始(续):绩效管理是“正向考绩,逆向考事”的综合系统

优化管理请先从绩效开始

绩效管理的本质是“赋能”,不是让员工站在组织的对立面


漫谈组织管理

优秀的管理者要三“远”和三“近”

战略与年度规划要配合变革:管理变革切忌“重术轻道、重名轻实、重快轻稳

基础管理|还没有学会“走”,就不要先去“跑”

华为一号位对人力资源的指导意见

远离组织管理的“伪专家”,不要离开战略和业务去谈“组织管理”动作

懂业务的HR其实是优秀组织的自然产物:HR自身要努力,组织的赋能也不能少

组织管理提升秘诀:“做深”一定比“做宽”更重要

华为的这种模式才叫做真复盘

四季度了,可以盘盘组织效能的家底了

最新演讲分享—卓越HR从懂战略解码开始

学习华为关键在于对标底层逻辑,不是模版和方法论的直接套用


精彩视频合集

绩效管理思维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八讲:绩效管理与任职资格/绩效管理与公司管理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七讲:绩效管理与薪酬、人才评议的关系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六讲:绩效管理的关键点与目标制定的逻辑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五讲:绩效管理与公司价值链以及绩效管理的设计原则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四讲:立体性的目标管理架构长什么样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三讲:战略是绩效的源头,找不准机会一切都是空谈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二讲: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一讲:企业绩效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人才盘点那点事

视频丨适合才是最好,通过人才质量盘点建立人效管理基线(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5)

视频丨有标准才能进行任职资格方面的人才质量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4)

视频丨用任职资格标准去进行专业人才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3)

视频丨人才质量的“拷问式” 盘点案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2)

视频丨管理不成熟,我们可以进行“有逻辑”的粗评(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1)

视频丨基于绩效数据与关键事项输出的细化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0)

视频丨人才数量盘点的典型案例:绩效和招聘类(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9)

视频丨人才数量盘点的典型案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8)

视频丨人才结构分析要有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7)

视频丨人才结构盘点以及案例解析(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6)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底层逻辑:察其行,观其言(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5)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整体流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4)

视频丨以终为始来看人才盘点的意义(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3)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最终目的是激活组织(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2)视频丨人才盘点与年度规划的关系(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


其他

管理感言丨在“甲方”混的好,不见得就一定能做"乙方",选择自由职业要谨慎!

管理感悟丨华为为啥不害怕前华为员工在外面讲华为的管理

我的新书推荐丨破局增长,一本关于战略力、销售力、文化力、组织力的管理工具大全

男哥说管理
本公众号从一个前华为老兵的亲身体验,从一个有着甲方和乙方双重管理实战的视角,聚焦华为管理思想的解读,解码华为管理的底层逻辑,分享华为管理在其他公司的落地经验,有工具,有案例,有作者的实战管理感悟,带着各位朋友从多纬度去理解和体会管理艺术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