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年度规划要避免走入以下五个误区

文摘   2024-11-04 23:55   四川  
“年度规划要避开的几个坑
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化,用大白话讲管理,更多内容请大家关注“男哥说管理”。
Q4既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规划的季节,一方面我们在冲刺着年终的收入和利润,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对明年的业务和组织进行规划和预算,年度规划每年都在做,但是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问题。
过度“神话”管理工具
年底之前,我也是在很多城市给众多的公司讲解战略和年度规划的课程,我会反复给学员强调,不管是五看三定(DSTE、BLM和BEM),还是平衡计分卡,这些都是非常好用的业务规划工具,但是再好的工具都不可能自己生产出适合你这个企业所需要的内容,我们是需要系统化的思考,但是系统化的思考也需要有明白人和关键人来发起和执行,否则工具就只是工具,你把工具搞的再复杂,没有内容,那也是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

太重视制定指标,忽视了同步考虑实现指标的实现路径
指标仅仅代表了可能的方向,指标数据只是一个规划的假设数据,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研讨、共创和共识具体的实现路径(战略举措/年度经营举措/部门关键任务)上,为了目标达成,需要什么具体的业务设计,需要哪些先后的步骤,需要在哪些关键节点上投入哪些关键力量,需要哪些组织运作模式、人才和激励的支撑,这些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是一个数学题+语文题的复合模式,不仅仅知道What,更要清楚How,让目标实现的单元分解到最小的区域、产品、客户、渠道、项目上,把实现目标的关键节点都能考虑在你的资源投入中去,这是一个全体系的拉通对齐的过程,而不是几个部门那些看似合理而又说不清楚怎么做的冰冷的指标。

关键指标和关键举措大拼盘,不聚焦
除非你已经遥遥领先了,否则在经营上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有欲望不可怕,可怕的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只是被欲望所吞噬,很多公司看起来想的很全面,但是缺乏内部的关联逻辑,比如平衡计分卡列举了很多的目标,但是四个维度之间彼此孤立,指标与指标指标之间缺乏理性的推导逻辑,看似很全面的指标和关键举措,其实是在分散公司的竞争资源,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想做好,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兼顾到位。

只想着求新,忽视了年度经营复盘的重要性
没有完美的组织,只有不断精益求精的变化。年度规划在看新路的时候,也要重点看看走过的路。新的产品、新的客户、新的区域、新的模式,这些听起来好像很性感,但是你现在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去承接新的机会,之前的成熟的区域、产品、客户是不是都已经做到极致了?改善一个老问题往往比寻找一个新机会付出的成本会更低,不是说新的机会不去开拓了,但是开拓新的机会前也要同步改善老的问题,没有有质量的年度复盘,即使看到新的机会,那么你的土壤也可能很难支持新的机会生根发芽,反之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

只看眼前“粮食”,忽视中长期的“土壤肥力增强”
客户(渠道)布局是否合理老客户的挖潜与新客户的开发的平衡/价值客户与非价值客户的投入产出的平衡/客户的满意与我司获取合理利润之间的平衡
区域布局是否合理在产粮区收割的同时能否注意到荒地的开拓/不同区域之间不同的销售策略能否形成彼此互补的经营节奏
产品布局是否合理在追求规模和追求利润的不同的产品之间的平衡/成熟产品与新产品之间的交接是否合理(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孵化(预研)产品与客户未来需求之间的平衡
经营是否平衡:围绕客户(渠道)、产品、区域是否可以形成立体性的布局。成熟经营单元要形成突破、做深、做宽的全面性策略,非成熟经营单元以突破为主,但是突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深,做宽一定要和做深相结合,切忌盲目铺开摊子

年度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年度布阵,值得所有的公司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哪怕多一些争吵和冲突,不能围绕着老板喊口号,表决心,更重要的是想透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完成公司增长的挑战性目标。

--------------------------------------------------------------------------

我的书《破局增长》,京东和当当有销售



2023年优秀文章选集


战略与目标管理

管理实操丨从年度机会点规划到目标落地的全景图(5000字长文)

工具丨战略管理的几个关键点

战略首先是认知和思维的统一,送给即将启动战略规划的伙伴们(万字长文,建议收藏)

年度规划有方法

机会点都说不清楚的战略和年度规划往往都是无效的

目标的科学制定与有序分解,这是公司管理的基础


内部运营

管理部门不要成为公司前进的负担

企业经营要追求的四个“平衡”

华为的LTC是什么

工具丨经营分析会议题设置

除了月度经营分析会,华为在总部通过计划管理体系也可以审视经营的健康度

“年中”说“全面预算”

降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工具丨几种典型的年终高管述职模版与架构

有这些问题,一个公司距离垮台就不远了(不要对号入座,管理案例仅做参考)


人才管理

让我记忆尤新的华为人才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建议收藏)

华为高级干部是怎么培训的

工具丨导师制落地

华为干部的核心逻辑

华为高级干部是怎么培训的

华为干部的继任管理

干部管理赶早不赶晚

人才流动不仅仅只有轮岗一种方式

人才盘点有方法


绩效与激励管理

目标与激励要有机联动

有时候激励家属比激励员工更加有效

年终表彰的正确打开方式

管理者承担的组织绩效是否等同于个人绩效

绩效管理优化要坚持长期主义(系统性长文,建议收藏)

优化管理请先从绩效开始(续):绩效管理是“正向考绩,逆向考事”的综合系统

优化管理请先从绩效开始

绩效管理的本质是“赋能”,不是让员工站在组织的对立面


漫谈组织管理

优秀的管理者要三“远”和三“近”

战略与年度规划要配合变革:管理变革切忌“重术轻道、重名轻实、重快轻稳

基础管理|还没有学会“走”,就不要先去“跑”

华为一号位对人力资源的指导意见

远离组织管理的“伪专家”,不要离开战略和业务去谈“组织管理”动作

懂业务的HR其实是优秀组织的自然产物:HR自身要努力,组织的赋能也不能少

组织管理提升秘诀:“做深”一定比“做宽”更重要

华为的这种模式才叫做真复盘

四季度了,可以盘盘组织效能的家底了

最新演讲分享—卓越HR从懂战略解码开始

学习华为关键在于对标底层逻辑,不是模版和方法论的直接套用


精彩视频合集

绩效管理思维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八讲:绩效管理与任职资格/绩效管理与公司管理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七讲:绩效管理与薪酬、人才评议的关系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六讲:绩效管理的关键点与目标制定的逻辑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五讲:绩效管理与公司价值链以及绩效管理的设计原则绩效管理思维丨第四讲:立体性的目标管理架构长什么样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三讲:战略是绩效的源头,找不准机会一切都是空谈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二讲: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绩效管理思维丨第一讲:企业绩效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人才盘点那点事

视频丨适合才是最好,通过人才质量盘点建立人效管理基线(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5)

视频丨有标准才能进行任职资格方面的人才质量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4)

视频丨用任职资格标准去进行专业人才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3)

视频丨人才质量的“拷问式” 盘点案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2)

视频丨管理不成熟,我们可以进行“有逻辑”的粗评(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1)

视频丨基于绩效数据与关键事项输出的细化盘点(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0)

视频丨人才数量盘点的典型案例:绩效和招聘类(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9)

视频丨人才数量盘点的典型案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8)

视频丨人才结构分析要有数据、分析和解决方案(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7)

视频丨人才结构盘点以及案例解析(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6)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底层逻辑:察其行,观其言(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5)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整体流程(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4)

视频丨以终为始来看人才盘点的意义(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3)

视频丨人才盘点的最终目的是激活组织(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2)视频丨人才盘点与年度规划的关系(人才盘点实战分享新系列1)


其他

管理感言丨在“甲方”混的好,不见得就一定能做"乙方",选择自由职业要谨慎!

管理感悟丨华为为啥不害怕前华为员工在外面讲华为的管理

男哥说管理
本公众号从一个前华为老兵的亲身体验,从一个有着甲方和乙方双重管理实战的视角,聚焦华为管理思想的解读,解码华为管理的底层逻辑,分享华为管理在其他公司的落地经验,有工具,有案例,有作者的实战管理感悟,带着各位朋友从多纬度去理解和体会管理艺术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