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憩室1例

健康   健康   2024-10-21 10:22   北京  

原标题:Oral diverticulum: a case report with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真正的憩室是与腔内相通并包括肠壁三层结构的消化道盲袋。最常见的先天性憩室是回肠的Meckel憩室。相反,最常见的获得性憩室位于乙状结肠。这些先天性或后天性憩室是罕见的病变,通常没有症状,但有时会导致反复感染、大出血或腹腔穿孔。

口腔中很少发现憩室,故临床医生对这种病变不太熟悉。因此,对于口腔从业者来说,临床诊断并不容易。到目前为止,仅有六例在英语文献中有报道。此外,对这种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尚不充分。我们在此报告一例口腔憩室病例,并描述其组织病理学表现。

病例报告

图1 照片显示患者右颊皮肤上的淤伤

患者,男,66岁,于2018年6月因右侧颊部病变被转诊至我院,既往体健,否认颌面部外伤史,否认家族病史。患者约1个月前在家庭牙医处体检时发现该病变。检查发现患者右颊皮肤有淤伤(图1)。

图2

口内检查发现右侧颊粘膜上有一处袋状突起(直径5mm,深度10mm)。突出部分内可见食物残渣(图2)。

图3 口内切口划线

相邻的口腔黏膜外观正常。临床诊断是颊部粘膜的类憩室样病变。通过口内切口切除了突起部分,以防止食物塞嵌(图3)。

图4 完全切除的标本(图片已做视觉处理)

它很容易从周围的软组织中分离并完全切除(图4)。

图5 该病变的组织病理学发现这是一个真正的憩室,由内层的鳞状上皮和外层的纤维结缔组织(HE染色法,×5)组成。

突出部分的底部位于颊肌的外侧。颊肌肌层和口腔黏膜层分别缝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切除的病变是一个真正的憩室结构,由角化的鳞状上皮衬里和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壁组成,伴有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图5)。

图6

憩室上皮显示出其具有厚实的棘层外观,形成相互连接的短而宽的乳头状突起,并且角化上皮表面是波浪状的(HE染色法,×40)。

与正常颊粘膜上皮相比,憩室上皮具有较厚的棘层外观,并形成相互连接的乳头状突起(图6)。

角化上皮表面呈波纹状。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颊部憩室。术后恢复顺利。

讨论

口腔憩室仅位于老年人的颊粘膜上。除Bailey报道的1个较大憩室外,口腔憩室相对较小(直径和深度均≤15 mm)。口腔憩室的临床症状包括肿胀、口腔异味、出血和食物塞嵌。报道中的三例进行了保守治疗,另外三例进行了手术切除。手术的目的是防止食物嵌塞入憩室。在本例中,出于同样的原因选择了手术切除。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憩室上皮由具有波浪状的表层和乳头状突起形成。这种组织学结构可能表明憩室黏膜能够扩张。在上皮下观察到炎症细胞浸润和出血。这些发现尚未在英文文献中记录。然而,出血已被报告为口腔憩室的临床症状。在本例中,右侧脸颊皮肤的瘀伤和上皮下的慢性炎症的组织病理学发现表明憩室下存在皮下出血。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口腔憩室,适当的治疗是保守冲洗。然而,据报道在随访期间憩室会增大。因此,选择保守治疗的患者应监测憩室是否有增大的情况。

总之,我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口腔憩室病例,并描述了其组织学发现。临床医生应该注意这种病变,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Turner JR.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Elsevier Saunders, 2015;749–804.

2.Heinicke JM, Tedaldi R, Muller C. An unusual manifestation of Meckel’s diverticulum: bleeding and perforation—a case report. Swiss Surg 1997;3:97–9.

3.Bailey BM. A rare case of diverticulum arising from the right buccal sulcus which extended into the neck—a case report. Br J Oral Surg 1982;20:53–7.

4.Yu MZ. Abnormal bilateral diverticula of the buccal mucosa.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1989;68:455–6.

5.Takeda Y. Diverticular pouch of the buccal mucosa: report of a case. Br J Oral Maxillofac Surg 1992;30:128–9.

6.Rees RT. An intra-oral comedo or diverticulum of the buccal mucosa. Br Dent J 1996;181:89.

7.Kadoya K, Ibaragi S, Tokunaga E, Kono T, Okui T, Sasaki A. Oral diverticulum. J Gen Fam Med 2018;19:221–2.

8.Miyazaki A, Miyamoto S, Nakai H, Nishiyama K, Tsuchihashi K, Kobayashi JI, et al. . Diverticulum of the buccal mucosa: a rar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MC Oral Health 2018;18:102.

作者:Hiroyuki Yamada,Yasunori Takeda,Yu Ohashi,Ryousuke Abe,Ikuya Miyamoto

翻译:口腔医学网(微信号:aikouqiang) 

声明:本文翻译自国外病例展示,仅供口腔专业人士进行技术交流,仅代表医生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如有翻译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原文: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565818/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口腔医学网


口腔医学网
口腔医学网公众号是提供口腔医学领域专业技术在线交流的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口腔行业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