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ART TAIPEI 2024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于10月24日在台北世贸中心开幕。
作为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博览会之一,本次主展区共汇聚了123家画廊,其中73家为中国台湾本地画廊,也有来自法国、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国际画廊。有数家多年未参展的重要画廊今年重返艺博会,包括贝浩登(PERROTIN)、澡堂画廊(Scai the Bathhouse)、√K Contemporary、Mizuma Art Gallery等国际画廊。
新一任中国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陈菁萤上任后,她首次牵头发起台北艺术周,以“In Bloom”为主题,活动将台北市分成八个区域,与全市的艺术机构联动,活跃整体的艺术氛围。
ART TAIPEI 2024 展览现场盛况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与台北这座城市的气质相同,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透露着不疾不徐的特质,有着自己的步伐和偏好。展出的作品中,除了有非常丰富的水墨收藏以外,受日韩艺术和流行文化影响,卡通化的作品比例也较重。
今年,艺博会也继续带来“MIT新人推荐特区”和“原住民族艺术特区”,呈现不同的艺术视角和创作脉络。
中国台湾地区的收藏历史较为悠久,藏家们很热衷于做很多功课,学习热情很高,有自己的收藏体系和观点。艺博会也很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推动,通过“公共艺术展区”“艺术教育日”“儿童艺术教育特区”等公众项目,让广大公众也能参与全城的艺术活动。
BAZAAR ART时尚芭莎艺术受邀前往中国台湾,探访本次艺博会,从东方美学、国际视角、新生代的不同视角,推介7家画廊的13位艺术家作品。
创立于2016年的异云书屋专注挖掘当代东方美学的艺术语言。其创立者曾任北京保利拍卖宣德炉专场顾问。本次艺博会,异云书屋带来不同风格的水墨艺术作品,其对东方美学的展现方式之博广令人称赞。其中,有三位艺术家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艺术家常陵、日本艺术家东真里江和新人艺术家翁榛羚。
常陵本次呈现其《濒临乐土》系列新作。常陵以其“五花肉系列”而闻名,画面上的血红色像是血肉,又像一股奔腾的热流。他曾说:“我们的山与水已被人性欲望剥夺,我只是将残存的现实,单纯表现出来。”而《濒临乐土》也在延续“五花肉”系列的元素,恢宏的景观笼罩在血红色中,辨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常陵《濒临乐土—雾中游》2024 油画、画布 189.7x227x5cm 摄影:Vincent Yang
左:常陵《濒临乐土17》2024 油画、画布 91x73x5cm
右:常陵《濒临乐土16》2024 油画、画布 91x73x5cm
©异云书屋
日本艺术家东真里江则是用抽象的东方元素展现自我的生命体验。东真里江曾是一名医护人员,在病房见过太多病痛和伤口,为了缓解生活与情绪上的压力,她因此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在她的画上,黑色的圆洞、纠缠的线条、仿佛开口的伤口,她在描绘伤口愈合的过程、慢慢恢复的生命。每一幅画都在描述生命的脆弱、残缺,但又充满对生命的体悟。
东真里江《表/里 19》2024 水性醇酸树脂颜料、木炭、木板 91x91cm 摄影:Vincent Yang
左:东真里江《光影》2024 亚克力颜料、水性醇酸树脂颜料、木板 100x100cm
右:东真里江《表/里(浮)》2024 亚克力颜料、木板 53x53cm ©异云书屋
翁榛羚是本次博览会推介的MIT新人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呈现方式以东方传统的装裱方式为主,例如扇面、屏风、手卷。而其绘画内容常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以及文学故事,体现个人在社会中的身体与心理状态。她的版画作品尤为特别,她运用凹版中的铜版腐蚀技法,并用线香燃烧,每一幅版画都无法复制。腐蚀和燃烧都是她希望观者能够在观看中体会到的身体感觉,与作品产生更直接、私密的对话。
翁榛羚《怪诞之爱》2023 铜版腐蚀、凹版墨、线香燃烧、凤梨宣 52.5x298.8cm(双面屏风)摄影:朱淇宏
左:翁榛羚《卖花的那位同学》2024 铜版腐蚀、凹版墨、线香燃烧、凤梨宣 49.5x62.5cm 摄影:Vincent Yang
右:翁榛羚《艺伎之旅》2024 铜板腐蚀、凹版墨、凤梨宣、线香燃烧 38x38cm ©异云书屋
贝浩登画廊于2012年第一次参加台北艺博会,12年后,它重返台北艺博会,带来数位东西方艺术大师级作品,包括法国艺术家乔治·马修(Georges Mathieu)、瑞典艺术家西格丽德·桑德斯卓姆(Sigrid Sandström)、博纳德·弗瑞兹(Bernard Frize)等人。其中的亮点为英国著名雕塑家林恩·查德维克(Lynn Chadwick),贝浩登本次带来查德维克的7件青铜雕塑作品,均创作于1956年至1990年间,以棱角分明的双人雕像为主。
贝浩登展位现场 2024 摄影:Maxi Ho ©艺术家与贝浩登
左:《Third Maquette for Teddy Boy and Girl》 1956 青铜 43x20x12.5cm
右:《倚斜的兩人》 1972 青铜 14x37x20cm
©艺术家与贝浩登
贝浩登今年才宣布代理林恩·查德维克的遗产,明后年在纽约和上海都有其展览计划。而这次,也是贝浩登首次将查德维克的作品带到亚洲。
来自于东京的√K Contemporary画廊本次带来的艺术作品以线条表现为主,无论是抽象的作品(日本艺术家滨田净的抽象绘画),还是以线条来描述具体的故事。马来西亚华裔艺术家Nelson Hor Ee Herng的作品引人注目。他在创作中主要使用矿物颜料,他希望以最原始、自然的艺术材料与观众进行联系。
艺术家Nelson Hor Ee Herng的作品在展会现场
左:Nelson Hor Ee Herng《头上的暗云》2023 矿物颜料、日本和纸 80×80 cm
右:Nelson Hor Ee Herng《每天,我给你写一封信》2022 日本信封、墨水、日本和纸,72.2×100cm
©Nelson Hor Ee Herng
艺术家曾有严重的抑郁症。他画中的主题涵盖精神疾病、性别认知、生命与死亡。日常但又荒诞的场景常出现在他的画中,好像一幅幅拼贴的梦境。最特别的是他在信封上作画,曾经历自杀的他尝试用给自己写信来疗愈自己。他前往每一个地方生活或旅行时,会用不同地方的信封来创作,印有强烈的个人、地理、时间的痕迹。
来自日本的澡堂画廊(Scai the Bathhouse)之所以命名为澡堂,是因为其建筑是由200年历史的旧时公共浴室改建而成。澡堂画廊主要支持日本新锐艺术家。本次博览会,他们带来了森万里子、宫岛达男、何翔宇等艺术家的作品。澡堂画廊代理的作品呈现形式极其简约,透露着宗教中的纯粹精神性。
澡堂画廊展间一隅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左:森万里子《Wave UFO model II》2017 有机玻璃 35.5x93.9x38.1cm
右:宫岛达男《飞天 No.11》2020 LED、IC、电线、木架、LED型(Time G-FC)开关电源 24件
BUG 2 Gallery由杨雅雯和她的荷兰艺术家丈夫帕斯卡·凡德葛瑞夫(Pascal van der Graaf)于2022年成立于台南。凡德葛瑞夫曾于2007年获得荷兰皇家艺术奖(绘画类),杨雅雯曾在北京大学获得中文博士学位。虫二画廊位于台南,但其代理的艺术家主要是以荷兰艺术家为主。荷兰艺术家在材料和形态上的运用让人眼前一亮。
凡德葛瑞夫运用折纸技法将画布塑形,并用变色漆作为涂料,颜色随着自然光影而改变。他创作的《贝尼尼》系列受到意大利雕塑家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的作品《圣特雷萨的沉迷》启发,高低起伏的画布形态正如贝尼尼雕塑中飘扬的衣角。
另两位荷兰艺术家莉莉‧德邦特(Lily de Bont)和扬‧马丁‧沃斯奎尔(Jan Maarten Voskuil)也是以不同方式重构画布。莉莉‧德邦特解剖画布,松散的线时而像帷幕一样垂下,时而以异形呈现在画布上。扬‧马丁‧沃斯奎尔的作品基于圆形、方形和矩形,画布像模块一样被组合。
左:帕斯卡・凡德葛瑞夫《早春之晨》2023 环氧树脂、变色龙漆、亚麻画 128x81x17cm
右:帕斯卡・凡德葛瑞夫《E.贝尼尼》2024 画布上的珐琅和氰基丙烯酸酯(瓷漆、瞬间胶、画布)61x38x11cm
左:莉莉‧德邦特《旋转的圆部件》(Circle Parts Rotating) 2023 压克力彩,画布,马达) 130x130cm
右:扬‧马丁‧沃斯奎尔《浅蓝色的切割与撕裂》(Cuts 'n tears in light blues) 2024 亚麻布上的丙烯(压克力彩,画布) 90x90x6cm
亚洲艺术中心于1982年在台北成立,目前在北京、上海、台北三地皆设有空间。 除了推介大师级别作品以外,亚洲艺术中心这次展出四位原住民作品,通过不同的材料、文化意象、代表自身族群的创作技法,诠释多种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身份和文化的认同。
其中,伊诞·巴瓦瓦隆呈现其一系列“纹砌刻画”的纸本作品,他用线条、图纹、文字勾勒人、鸟等文化图腾,透露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玛籁·玛卡卡如万使用自然材料,以传统工艺塑造不同的文化形象,通过神话和族群历史,来表达她对当代社会和自我身份的反思。
成立于2014年的观止堂来自中国香港,在其纷呈的展品中令人驻足的是韩国艺术家权能的作品。我们在其描绘日常的场景看到各种艺术家、卡通或明星的形象。
在他的作品中,邓丽君在街头唱歌,在观看的人群中,你能找到曾梵志画中的面具人物、岳敏君笔下大笑的男人、芭比娃娃,白雪公主在唱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葱抓饼摊前喝奶茶……在权能的画作前,我们会忍不住认出一个个时代符号和经典人物形象,时间、地理、人物都在错落交叠,仿佛一幅当代浮世绘。
上:权能《Artistic Street (2)》2019 油画 90x390cm
中:权能《Art Beyond the canvas》2024 油画 345x 100cm
下:权能《Echoes of Art in the streets》2024 油画243x94cm
©观止堂ADMIRA Gallery
和其他艺博会相比,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虽没有太多大牌国际画廊的加持,但是也少了些许浮躁。其对本土和公众的关照,就如东方美人茶的回甘,让人回味。
图片来源:
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受访画廊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编辑:沙小荔
出品人:董云燕|监制:徐宁
编辑、撰文:邵一雪
设计:张晓晨|编辑助理:何旭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