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为什么这么红!

文化   2024-09-07 12:06   中国  






采访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翁彦俊,除了对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本身的关注之外,还包含了对这位跨界学霸的好奇。


成为院长之前,翁彦俊取得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双料硕士,曾在跨国公司工作,在互联网+陶瓷行业投资创业,又花费数年考取北大考古学博士,担任过重要考古项目的领队。


如今他重担在肩,不仅是博物院院长,更是陶瓷文化的研究者、策展人、推广者。是斜杠青年,是职业精英,更是体制内领导骨干。翁彦俊代表了一批国家级文博机构的年轻领导人才——丰富多元的专业背景、国际化的眼界见识,对前沿技术熟悉,对经济环境更敏感,对锐意创新更包容。


当年轻力量可以更融洽地对接传统,当代技术运用更好地融入古典审美,文博机构真正用全球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扬才称得上未来可期。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院长,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落马桥窑址等考古领队或执行领队,御窑文化策展人,曾从事菲律宾和美洲地区中国古代瓷器贸易遗存考古调查。


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译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创立“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并于2023年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首批高质量发展案例。









元代始,即在景德镇设“浮梁磁局”掌烧御用贡瓷。明代时更是在城中心建御器厂,设督陶官,不仅为皇家专供用瓷,还担负起礼制和外交之用。清代改御器厂名为御窑厂,延续明代御窑制度,原料越发考究,工艺越发精湛。


熊熊窑火燃烧了542年,让景德镇成为享誉世界的瓷都。


御瓷的入选流程十分严格,无缘面圣的瑕疵品不得流入民间,均要被砸碎,分类深埋地下。随着御窑厂的衰落,千万瓷片层层掩藏在其遗址之下,湮没在历史烟云中。


2006年,御窑厂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经近20年科考发掘、研究整理,占地近万平米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在2021年正式开馆。




看你的经历很有意思,学过经济管理,又学考古,去美国留学,最终还是回到景德镇做陶瓷。



回景德镇是被“招安”,一开始也没想到会跟陶瓷和考古产生关联。在美国工作几年后,我当时接待家乡的政府招商代表团,遇到一个回景德镇创业的投资项目。当时这里有一个中国陶艺中心,其实就是个陶艺培训基地。我有点理想主义,想把它办成一个国际化交流培训的地方,也是借着这个项目,跟陶瓷产生了缘分。


回来时是2006年,景德镇虽然还有点儿破破烂烂,但我仍能感觉到千年瓷都的底蕴,表象下隐藏了庞大的群体和产业。所以我一边运营陶艺中心,一边想学点儿让自己充实的东西。我从小对历史就非常感兴趣,2010年就下决心去报考了北大的考古学博士,后来2017年又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回景德镇后就做考古,直到入职御窑博物院,之后就一直做陶瓷研究的事儿了。





翁彦俊在景德镇做考古工作




御窑博物院是建立在明清御窑厂遗址之上,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御窑厂的前世今生?



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为皇宫内苑制作御瓷的官办瓷厂。其实唐宋时期中国就有官窑,但要么是生存时间很短暂,要么就是官搭民烧,皇家有订单了才生产。1278年,元王朝把统辖全国贡瓷的唯一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磁局”设在了景德镇,这是景德镇历史的转折点。


《元史》记载,磁局管理全国的瓷窑业务,还掌管“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事。浮梁磁局是分散式的生产,中心窑场何时建立还是个谜,但通过考古知道,景德镇若干地方都曾生产元代官窑瓷器,比如落马桥、湖田窑、观音阁等地区。从明代永乐起,御窑厂正式建立,成为最高等级的官窑。





明清御窑厂遗址公园成化片状堆积





明清时期的御窑厂有专门的围墙,有专设的督陶官,也有专项资金和官方样式,比如督陶官唐英就是九江榷关使,用关税收入去生产瓷器。御窑也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拣选制度,被淘汰的瓷器要打碎分类,按红、白、黄、蓝等釉色分坑掩埋。当然这是制度严格执行的时候,制度废弛松散时碎瓷也会乱堆乱放,甚至有的时代允许把官窑落选的东西折价变卖。




中国各地有不少重要的瓷窑,为什么皇家御窑厂会选在景德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景德镇窑业的历史,开始于公元800年前后的晚唐,那时候景德镇还是生产物美价廉的瓷器,就像现在的义乌小商品生产基地。景德镇真正的崛起是从五代到北宋早期,那时创烧出青白瓷让它掘到社会地位和经济规模上的第一桶金。


北宋末到南宋初,战争使北方窑场工匠大举南迁,给陶瓷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景德镇也给他们提供了吃饱饭的条件。清代《浮梁县志》和民国时期在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就不约而同有提及,这是一个不愁找工作的地方。




转轮边工作的窑工,1920年美国记者拍摄

景德镇吹釉工,1920年美国记者拍摄

景德镇窑工,1920年美国记者拍摄

景德镇中最大的瓷器工厂之一,1920年美国记者拍摄





第二个原因,是景德镇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民间常说“一里窑,百里焦”,烧造陶瓷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没有雄厚的家底,窑烧不了多久。越窑的衰落就跟周边水土流失资源匮乏有关。而景德镇的地质是富含瓷石的花岗岩和高岭土,各种植被丰富,既可以做燃料,又可以做釉料。比如烧造青白瓷用的釉灰,就是凤尾草或称狼萁草搭配釉果烧制而成,使得青白瓷具有玉质的特点。


另一个原因,景德镇不是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不是那种五省通衢、兵家必争之地,百姓生活相对太平。但它有进入长江的水路要道,城内散布着东河、建溪、南河这些昌江支流,再经鄱阳湖入长江,是运载瓷器和原材料的重要通路。





刊载于1920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记者弗兰克·B·伦茨(Frank B. Lenz)拍摄的景德镇河边堆放的碎瓷片




除了地理优势,景德镇在制瓷软实力上也是超越时代的吧?



很多北方的窑口,如定窑、邢窑,以及南方的长沙窑等在一段时期很灿烂,但固步自封,没有创新性传承,慢慢衰落下去。景德镇没有那份傲娇,一切以实用为目的,它一直在不断吸收、拓展和创新。


我们御窑厂宣德地层曾出土一件著名的试料盘,上以不同的青花料书写编号,如“一号”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乐一号”用的是国产的陂塘青料,可见当时对制瓷工艺的精益求精。





宣德试料盘





2022年10月我第一时间去看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资料,船上有10万件以上的瓷器,说明景德镇全球化贸易的规模庞大。外销瓷运输成本高、风险大,所以更要精,这推动景德镇又不断去做精品。可以说,景德镇的发展是天时、地利、人和相结合的产物。


在长达542年的辉煌时代中,不仅御窑厂执天下陶瓷生产的牛耳,甚至带动了民窑独步天下,在海内外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曾经很流行的景德镇民窑“渣胎碗”,其构图实际上是有宣德蝶耳杯的皇室血统。这说明御窑厂对民窑的促进很大,就好比这里建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再加上周边庞大健全的生产链条,让景德镇整体竞争力快速提高。











御窑博物院里,那些未能复原成器的碎瓷片也是宝贝。已出土1000多万片碎瓷片的年代清晰,蕴含信息丰富,相比传世品更利于开展科学技术检测,对了解古代制瓷工艺、原料和配方有关键性的作用,其中还深藏了不少传世品中不曾得见的孤品和绝品,堪称探究古陶瓷基因的密码。


该如何解析它?


2022年,翁彦俊带领博物院联合多家国内顶尖院校、机构,创立世界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用数字技术仪器解析每片古瓷的秘密,推演出制瓷巅峰时代的真实面貌。




迄今为止御窑厂挖出的瓷片有多少?从瓷片修复拼接出的完整器有多少?



现在粗略估计的概数有1000多万片,不包括那些被盗挖的。修复了将近4000件完整器。




其中有传世品中不曾见的式样,或者考据出正史里没有的故事吗?



有。比如我们的吉祥物“岁岁鸭”的原型——大明成化素三彩鸭型香薰,还有永乐甜白釉三壶连通器,都是传世品中找不到的,在造型、纹样、釉彩这三者的结合上是孤品、绝品。





上:“岁岁鸭”原件

下:御窑博物院推出以“岁岁鸭”为原型创作的文创IP形象周边产品



岁岁鸭是御窑博物院推出的一款文创IP形象,其原型是明朝成化年间烧造的素三彩鸭形香薰。香薰被打碎深埋珠山,1987年考古出土。拼合后的香薰高25.3厘米,上半截为盖子,下半截盛装香料。鸭足与中空的方形底座相连,底部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方形款。





这里还出土了瓷器烧造的工具。除了前面所说的宣德试料盘,还有作为装烧工具的匣钵、套钵,瓷质垫饼,在瓷器传世品里都不会有,可以刷新和改写学界对明清陶瓷史的认识。




出土的烧造工具匣钵



出土的烧造工具瓷质垫饼





我们在出土的一小块瓷板上发现过很重要的文字。是督陶官潘相在万历27年(1599年)命人在御窑厂后山立的记事碑,前段讲朱棣的发家史,后段提到“命中官马公建厂”,这个中官马公很可能就是太监郑和,他原姓马,说明御窑厂的建造与郑和有关,与下西洋的国礼瓷定制有关,是个很重要的发现。




命中官马公建厂瓷片(部分)


“新建御器厂后……山钦差提督江西矿税烧造采木查盘……我国家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创业金陵,洎成祖文皇帝(朱棣)垂统燕蓟,控驭两京,宇寰……皇上盖二百余祀(年),熙熙然称盛矣,其于禹贡山川……镇焉。山之环者如盘龙,水之绕者如游蛟,民……命中官马公建厂于是,以董烧造,厂之基延袤三四……上有孤柏凌霄之,傍有挹胜台……皇上于龙飞己亥(万历二十七年,1599)之岁,命余榷采,总理……”





另外在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文献里很少记载御瓷生产,传世品中也不见有这三朝年款,所以一直称为“御窑空白期”,但我们在三朝地层发掘出了丰富的器物和标本,证明这段并不完全空白,也是个很重要的学术发现。




永乐甜白釉三壶连通器




这542年中御窑厂最辉煌的时段是什么?



我们曾经费了蛮大劲把瓷片数量摸清楚,做过一个小统计。明代瓷片数量最多的是成化,宪宗皇帝喜欢瓷器,烧造尝试的新品种多。其次是宣德,然后是永乐、弘治、嘉靖,其他时代相对少一点。清代的瓷片要缺失一点,这跟清代落选品的处理制度有关,可以变卖、赠送。统计下来清代烧造量最大的还是乾隆时候,但最精美的是雍正,雍正审美是在线的。




古陶瓷基因库需要积累多少样本,才能相对完整拼凑出一个景德镇陶瓷发展的线索?



我们的既定目标是5万件,5年内完成。现在已经做了将近2万件标本,按照目前的进度,要达到这个数目还需要2-3年时间。实际上5万件也不够,需要更多标本达到统计的显著性,说50万件都不过分,未来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的古陶瓷基因库




古陶瓷基因库最核心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首先要说到御窑博物院的职能,简而言之是对陶瓷历史文化的深挖掘和做接口。那么古陶瓷基因库的数据库,就是一个对外的内容接口。在古陶瓷基因库的数据库中,我们用了知识图谱的方式来链接信息,叫8+X,8是核心信息,X是延展信息。


它的信息不限于古代陶瓷的专业技术和学术研究,同时链接一些相关信息,比如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其他的考古发现和文献研究,还有当代文旅应用、文创设计,可以让社会力量利用它来创作或生产陶瓷产品,最后也成为基因库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愿景,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打造。目前已经向外界展示的是一小部分内容和原型。


另外考虑到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使用习惯,我们正与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团队对基因库内容进行深挖掘,开发人工智能导览对话和检索输出,前端还有手机版,使用会更方便。





翁彦俊和团队在古陶瓷基因库中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是文博界的下一个风向标。如今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都在使出浑身解数,拥抱数字化转型。而在御窑博物院,数字技术的运用让这些深埋于地底的文物碎片“活”起来,让制瓷这项传统技艺更好融入时代和生活。


翁彦俊提出的理念是以今汲古、以古烁今。







2022年御窑博物院曾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这个创新力体现在哪些动作上?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为《青花秘境》展配套做的微信游戏小程序,类似小型2D的元宇宙。打开它是一个陶阳里历史街区的地图,玩家可以扮演督陶官、商人、窑老板等不同的职业。在地图里可以游览,也可以社交,比如收集或埋下宝物;可以许愿,成功了就可以线下领祈愿牌;可以基于陶瓷元素共创,玩家选定青花图样动动手指,就能生成一个万花筒图案,图案转成纹饰定稿后,可以转化成数字藏品,也可以制作T恤、丝巾,展览现场还能把自己设计的纹饰投影到现场的金字塔装置上,跟它来张合影,非常炫酷。




 

游戏主界面(全景图)





我们开发了一个社会教育课程“御窑摩斯”,就是让小观众们扮演小侦探去解开御窑密码。我们设计了考古探秘,模拟在遗址的小洞里发现了碎瓷片和动物毛发,以此为引子让小观众愿意去了解考古遗址,之后进行破案和拼对,通过基因识别和瓷片修复,最后去揭秘是哪个小动物挖的洞,洞中是什么品类的瓷器。





博物馆研学活动:御窑摩斯





我们打造了研学课程的“无边界博物馆”,充分利用出土文物都是碎片的特征,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到修复体验中。比如修复大明永乐青花压手杯,不光动手修复,还有古代制瓷工艺复原的实践,从压手杯的配胎、配釉、配青花料开始,了解它的成型、彩绘,并且去参观考古现场,还学习器物的分型和修复的翻模、打磨细节,以更好地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这个项目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合作,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究生,刚完成的一届有60多个人参加。





永乐压手杯




你如何定义现在御窑博物院的理念和使命?



我们提出“四个御窑”的发展方向。第一个是考古御窑。我们的基础是考古遗址,不仅对挖出来的瓷片进行研究、修复,还有对御窑厂小社会和景德镇城市文化的研究,景德镇的整个地域,从原料运进来到把成品运出去,还有配套的船柴、槎柴的贸易产业链,与瓷器生产有关的宗教和信仰,关帝庙、火神庙、师祖庙、泗王庙等。这些都构成了景德镇整体的社会文化和精神体系。这是御窑博物院里跟瓷器有关,但又不限于瓷器而要做的事。





御窑厂博物院日常修复工作





第二个是数字御窑。用数字技术进行考古、文保、展示,做好陶瓷基因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就能系统地采集信息,提供给社会所用。通过数据库也能带来新的发现,比如我们现在做的项目“考古一张图”,就是把景德镇历年的考古成果都在一张三维投影图上标注出来,包括出土的遗迹和器物、出土的位置、器物构成的比例。当这个图够翔实后,就能看出很多规律,看出历史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御窑博物院古陶瓷基因库宣传视频截帧





第三个是国际御窑。陶瓷在历史上曾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当下西方世界对中国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有这个通道与很多国家交流。用国际化的语言讲好御窑故事,也从国际标准方面去争取话语权,这是一种担当。去年10月我们发起成立了国际瓷器研究联盟,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89家机构的近200名学者一起,光研讨会就持续了两天两夜,很多老外自己买票来参加,可见以陶瓷为载体的国际御窑大有可为。





博物院日常研讨活动交流现场





第四个是文旅御窑。关键是怎么界定好自己的价值输出。我们御窑博物院是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做好内容、提供接口给广泛的社会第三方去使用去转化就挺好。


御窑博物院的使命,可以说是以今汲古、以古烁今。汲古是汲取营养,怎么用当今的手段和科技去提炼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对文化进行深挖掘,各种检测设备、基因库、数据库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博物院日常研讨活动交流现场





以古烁今,就是古为今用,一方面用挖掘出来的古代素材对古代社会进行复原,对古代工艺获得深入的认知;另一方面看怎么对当今的社会教育、日常生活、文化交流起作用。如果能够把汲古烁今这个基础做好,就能以更加开放的、世界性的眼光,和大家共同去唤醒共有的历史和记忆。


如果再说大点儿,就是我们的理念也跟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文化方面的思想是符合的,公报提倡用信息技术去对文化进一步挖掘和传播,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对我们是很舒服很自然的事情。











年轻团队正在成为御窑博物院的骨干力量,他们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在让文物凭实力出圈、传播经典文化上贡献了不少妙招。


博物院拍摄的《听御窑讲景德镇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御窑考古》等,开发的以考古修复盲盒体验的博物院IP岁岁鸭,还有针对展览开发的角色扮演线上游戏,各种新鲜创意让博物院的流量变成价值,把大批Z世代粉丝转化为经典文化爱好者。




博物院拍摄的《听御窑讲景德镇故事》“陶歌10”




翁彦俊说,景德镇是一个实验城市,有机会做更多的文博考古和传统更新的实验。只有经典以更亲近的方式传播出去,“以瓷为媒”就不只是一句口号。




你怎么定位今天的景德镇在中国的位置?



景德镇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城市,现在它已经成为全国文旅的范本,有机会做更多的文博、考古的实验。它有文化底蕴也有产业支撑,有独特的底气,不是一个空心的旅游城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




说到文化底蕴,总有人会感叹传统陶瓷审美难以再现。你怎么看待经典陶瓷和当代的创作?



这两点不矛盾。其实我很喜欢当代的艺术,但随着考古工作越做越深入,发现传统的东西放到现在也很时尚。不过年轻人看经典还是有一种距离,所以我们的任务也包括怎么让传统审美融合进对路的创造中,让年轻人愿意把传统带进生活里。


这不能仅靠简单的文创。我们多去逛几次周末的集市,会发现货品乍一看很丰富,但创意重复率挺高,主要问题就是不够经典、不够有底蕴。所以我觉得陶瓷基因库能大有作为,这么多好的纹样、好的造型、好的色彩,加上当代创新,可以做得更好。




明永乐釉里红龙纹梅瓶

明永乐甜白釉梅瓶



明永乐黄地绿彩锥云龙纹梨式壶





经典要用一种比较容易亲近的方式去传播。比如说我们的压手杯,3D打印的模型让观众上手拿一下。有了直观感受,再去比较市场上高仿的压手杯,就会感受到差距。市仿的压手杯口沿厚,但永乐的压手杯口沿是尖圆的,手感和唇感特别好。所以说经典在于细节的精妙。如果不是亲身体会,就只会仅仅把它视为老古董。


传统瓷器本身大多是容器,要讲实用,当代陶瓷艺术追求的是“作品感”。两者虽并不矛盾,但需要打通。所以我们的基因库,就是要更好地采集、分类、索引,让大家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历代审美经典的细节,了解传统的精妙。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





明宣德青花鸳鸯形鸟食罐



明成化青花海水龙纹盘



明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




现在博物院里的团队有多少年轻人?他们怎么看待传统?



我们博物院的年轻人正在成长。一批95后的团队熟练使用前沿科技设备,比如RTK测量、三维建模,在田野发掘这一重要技术岗位占据主力。





御窑博物院制样室机器人





他们还善于苦中作乐,比如田野发掘时,只有下雨才能休息一下,所以他们会在草帽上写“求雨”两字;修复部和考古部有两位年轻人是健身爱好者,他们俩参与了一个节目,讲90后一边撸铁一边考古,展示属于年轻一代的生活和工作。在岁岁鸭IP打造、《青花秘境》展览方式等方面,年轻团队靠创意和专业性碰撞出火花,让更多年轻观众愿意为我们打卡和传播。





御窑天下·青花秘境展开幕现场





年轻团队专业性也是一流,我们文保修复团队成员年龄最小的是2002年生人,虽然年纪不大,但不少队员获得过全国修复大赛大奖,甚至全省大赛一、二等奖。他们和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合作,在补配材料的黏合度、抗黄化、抗老化上进行改良,还改良透明树脂材料来补配残缺件,让破碎也很美,同时让观众观赏到器物断面和装烧痕迹,一举两得。





御窑博物院修复部





年轻人的审美角度也不一样。传统考古研究往往更关注器物的历史、文献和断代,而年轻人也关心它的审美,想去挖掘每件器物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比如这两年发现的南海西北陆坡沉船就让他们很来劲,想通过我们明代正德的器物去对比、去讨论,甚至发挥想象力试着去攒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描绘背后的故事。这些都很有意思,可以让学术研究产生不同的视角。




看博物院自制和合作的长短视频在网络上也很受欢迎,这也是年轻团队的贡献吧?



我们放手让年轻人做了一些短视频传播的尝试。比如修复青花绣墩,是年轻团队自己修、自己拍、自己剪,效果不错,甚至成为研究文章的附件,读者读完文章扫个码看视频。《听御窑讲景德镇故事》已经是一个系列。


除了自己拍摄,我们也主动邀请官方媒体和自媒体参与制作内容,最近正在酝酿一个专项赛事,跟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合作,邀约全国1500多所相关院校,以御窑IP和陶阳里历史街区作为对象进行创意设计,也许未来很快就有《岁岁鸭和它的朋友们》系列出品。




修复中的岁岁鸭




御窑博物院的建筑很有特色,在这里能看到不少人来拍照打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御窑博物院建筑的造型和质感很为我们拉人气、拉流量。但坦率地说,博物院的整体设计对文物类展品的展示也提出了挑战。既然是既成事实,我们就要想怎么去接受它,并把它变为优势。现在的观众喜欢打卡,我们就要让打卡打得更有意义,更有文化传播的价值。让他们来了不仅跟建筑合张影,更要勾起他们的兴趣去了解文物的故事。





御窑博物院外景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建筑主体由8个多曲面拱体结构构成,设计灵感来自景德镇的传统窑炉,并汲取了瓷器圆润、简约的曲线造型。博物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朱培设计,2021年被建筑界的奥斯卡——美国Architizer A+Awards授予文化-博物院类别的评委会大奖。





像《青花秘境》展,我们不仅在室内展区设计了打卡空间,在户外也设置金、木、水、火、土五行点位,特别出圈的是“召唤神龙”的“御窑厂图瓷板”三重门装置,能够感受从古代到当代的穿越,2D和3D的组合,每天从早到晚,排队打卡的观众络绎不绝。




《青花秘境》展览中的“御窑厂图瓷板”三重门装置

御窑天下·青花秘境特展现场




你认为你的理想、理念和跨界的背景,给御窑博物院带来了什么?



能被分配到这个岗位上是我的荣幸。当然早年跨界的经历背景,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接受这个岗位时,我首先想的不是什么跨界,而是做一份自己感觉到比较充实的事情。


最初是奔着学术来这里工作,考古发掘让我感觉很美好,那种古瓷片握在手上,擦掉泥土时的穿越感,还有跟不同历史时期考古同行的交流碰撞,都让人心生喜悦。所以这几年,我们提出的考古、数字、文旅和国际御窑,是把考古御窑放在第一位,这也是我的初心。


御窑博物院首先是一个学术单位,学术根基在考古,是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要去发掘新资料。而数字御窑是指必要的数字技术和数据库,是支撑手段;文旅御窑是价值输出,国际御窑是文化担当。四个御窑是我们的基石,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跨学科和跨领域,我和团队也需要具备这样的素养。


这个世界的变化纷繁复杂,起伏不断的社会风潮会对人们产生认知上的冲击。有这四个基石,我们就不至于迷失方向,想清楚我们的愿景,想清楚我们的实现路径和方式,就不会随风摇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图片来源:

除特殊标注外,由被采访者提供







影响中国审美的人和他们推动的事业



美学专栏




王雁南

嘉德

汪筱林

考古

刘子力

陶溪川


徐华翎

艺术

李向东

天文

王光乐

艺术


宋冬

艺术

沈志军

红山动物园

秦艾

艺术


宋琨

艺术

石大宇

设计

张颂仁

收藏家


万捷

印刷与艺术

乔志兵

收藏家

朱赢椿

设计与艺术


翁菱

文化推手

丁乙

艺术

邬建安

艺术


张恩利

艺术

翁狄森

珠宝设计

滕菲

珠宝设计


周春芽

艺术

刘杏林

舞台美术

江宏伟

艺术


向京

艺术

何炬星

星美术馆

金宇澄

繁花


尚扬

艺术

程京

科学




特别出品




白玛多吉

松赞创始人

仁青茨姆

民宿主理人

瓦依那

乐队


陈翠梅

马来西亚导演

安达组合·乌尼

呼麦传承人

朱婧汐

赛博歌姬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编辑:沙小荔

出品人:董云燕 | 监制:徐宁 

艺术顾问、采访:顾维洁

 编辑:毛阿达 | 撰文:赵舆(壹佰工作室)

设计:张晓晨 | 编辑助理:雷鑫冉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




时尚芭莎艺术
《时尚芭莎》旗下艺术时尚IP “BAZAAR ART时尚芭莎艺术”,始创于2011年的国际艺术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