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马修:让绘画“死去”又让它“不死”

文化   2024-10-08 18:02   北京  



“如何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听闻显得宏大的议题,但如果把这个问题变成:“如何奔向人生的旷野?”“如何承受时代赋予我们的自由?”,却是每个人接受“不确定性”后,必然面临的人生课题。


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艺术家Georges Mathieu(乔治·马修),是“新巴黎画派”“抒情抽象主义画派”的开创者、关键人物与倡导者,这位伟大的艺术生命用他持续数十年的实践,不仅构建了二战后的艺术世界,也在用他的一生展现人生之自由的可能性。


Georges Mathieu这颗艺术之星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纽约的抽象表现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预示了此后行为艺术与涂鸦艺术的兴起,他充满冒险的、真挚的、简练的艺术,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新的启发与力量。尤其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他的画作犹如反抗困境的角斗场,Georges Mathieu是否能让我们重获对抗世界的勇气与获得精神鼓舞,这一场“重读”变得充满意义。





艺术家Georges Mathieu同名展览“乔治·马修 Georges Mathieu”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揭幕的艺术家Georges Mathieu同名展览,是艺术家近80件作品在亚洲的首次亮相,它们来自全球不同组织机构与个人的收藏,涵盖了艺术家半生的创作——这场规模空前的展览在Georges Mathieu委员会总监Édouard Lombard(爱德华·隆巴德)看来,本身即“一件壮举”。


作为一位在现代艺术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这场展览就如同一部展开的立体书,让观众仿佛能够穿越时间,与来自数十年前的艺术观念与行动留下的痕迹“对峙”,成为这些今天看来依然鲜活的色彩的见证者。



Georges Mathieu《基利波山之战》, 1962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如果试图为观众将这场占据美术馆一层展厅的展览进行拆分,并单拎出几件作品“提纲挈领”,在Lombard看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展览的起始处,也就是中庭两侧的墙壁上,长度从4m到9m不等的巨幅绘画,一定会首先抓住观者的眼球,甚至影响了人对美术馆空间尺度的感知。在《希望的必要性》这件宽6m的作品上,红与黄的视觉冲击,画布上用笔触建立起来的视觉中心,在色彩与线条的指引下,向画面的四周延展、升腾,气势如虹,仿佛能把观者带入漩涡的中心,静候关键时刻的来临。


步入展厅,这些巨幅绘画从左右两侧绽出鲜明的色块,弧形的线条在画面上跃动旋转,沿着这些痕迹,内心会不由得被激起澎湃的情绪,它们大多是艺术家Georges Mathieu在公开场合、在人群的热烈注视中现场创作完成的,既是绘画也是关于绘画的行动和演绎,对Lombard来说,这些作品也揭示了艺术家创作的真正意图。



Georges Mathieu《希望的必要性》, 1971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如果试图为观众将这场占据美术馆一层展厅的展览进行拆分,并单拎出几件作品“提纲挈领”,在Lombard看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展览的起始处,也就是中庭两侧的墙壁上,长度从4m到9m不等的巨幅绘画,一定会首先抓住观者的眼球,甚至影响了人对美术馆空间尺度的感知。在《希望的必要性》这件宽6m的作品上,红与黄的视觉冲击,画布上用笔触建立起来的视觉中心,在色彩与线条的指引下,向画面的四周延展、升腾,气势如虹,仿佛能把观者带入漩涡的中心,静候关键时刻的来临。



1959年10月31日,Georges Mathieu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开创作《马库姆巴》,伴随着非裔巴西音乐和坎东布雷仪式的舞蹈。©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1960年5月22日,Georges Mathieu在法国巴黎的库朗斯城堡中庭为作品《路易十三和安妮·德·奥地利从波尔多返回巴黎,1616年5月14日》做画布准备工作。©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步入展厅,这些巨幅绘画从左右两侧绽出鲜明的色块,弧形的线条在画面上跃动旋转,沿着这些痕迹,内心会不由得被激起澎湃的情绪,它们大多是艺术家Georges Mathieu在公开场合、在人群的热烈注视中现场创作完成的,既是绘画也是关于绘画的行动和演绎,对Lombard来说,这些作品也揭示了艺术家创作的真正意图。


在欣赏Georges Mathieu的作品时,容易被他的画作营造的戏剧性牵引,不论是从作品标题的命名,还是画面构成的场景感。当观者面对巨型画作上喷溅的油墨,如同一个直面命运的渺小个体,不羁的反抗精神、对胜利与自由的渴望与希冀,在这一刻冲出画布。







作为Georges Mathieu首场在亚洲全面展示的作品展览,艺术家创作中的“东方美学”也得以被挖掘和展示。Mathieu的一部分绘画让人联想到中国禅宗的思想,他直觉的、书写性的笔触,既会让人想到原始艺术中的抽象符号,也能窥见一斑来自中国书法中的运笔走势与抽象的审美倾向。


Mathieu自1952年起便开始创作尺幅巨大的绘画,这些作品虽凭借自发性以惊人的速度创作而成,但每一笔实则都蕴含着明确的目的。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就频繁往返于欧洲与美国大陆之间,这样的经历对于当时的艺术家来说已属罕见,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了自己在亚洲地区的探访。



Georges Mathieu以不同城市为灵感绘制的海报,这些丰富的城市也回应着他的游历经历。



在此之后,他绘画中的书写性被凸显出来,并被融入他的艺术语言之中,进一步完整了Mathieu的“艺术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他甚至为中国的机场绘制了海报,并从事了许多在今天看来或许可以被归为设计或应用艺术方面的工作。


寻找并发现一位艺术家与另一片文化地域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让委员会总监Lombard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很好地让更多中国观众认识Mathieu的契机。对于Lombard来说,几十件作品漂洋过海来到上海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呈现,本身就有许多奇妙之处:艺术家的绘画与馆内的中国古代藏品同在柳亦春改造的船舶厂码头的工业遗迹内,这种隐秘的对话一直在持续。



Georges Mathieu《巴黎,艺术之都》, 1965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Georges Mathieu经常在城市公共空间公开创作,这是他用艺术与空间交流的方式,也是用艺术介入城市的手段。



Mathieu从未停止过艺术对于公共空间的介入。1956年,Mathieu在烧毁并重建的巴黎莎拉·伯恩哈特城市剧院现场创作了一幅长12m、宽4m的绘画。在东京与大阪,Mathieu毫无保留的在公共面前创作。黄浦滨江的运煤码头不复存在,而龙美术馆保存着城市遗迹,在这处城市更新与遗迹活化的场所中,Mathieu又一次介入了一场现代回望历史的对话。古今、中西,在这里相融了。


创作于1965年的《巴黎,艺术之都》,Mathieu将巴黎抽象为一串嘹亮的音符,从泛着光芒的蔚蓝底色中涌出,先是发生一声巨响,后向四周延伸扩散。时隔70余年后,这件作品辗转来到黄浦江畔,眺望着碧波荡漾的江水,让“巴黎”这支乐曲得以延续,并与上海这座城市共振,奏出新的交响。



Georges Mathieu《阿德雷》, 1969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Georges Mathieu《索里塔》, 1976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当Lombard看到Mathieu原本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作品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被龙美术馆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与呈现,Mathieu和上海、中国乃至当代艺术世界的对话仍在真实地发生着,这场巡礼又再度丰富了艺术家作品的内涵与外延,和观众们建立了更加广泛而深远的连接。







在Lombard看来,Georges Mathieu的艺术在今天的重大意义,是重新唤起观众的在场与参与。无论是艺术家艺术中的书写性,还是他冒着失败的风险在人群之中创作的勇气,都需要观众用自己的身体感受不同绘画的尺度、颜料的厚度、色彩的动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直接与Georges Mathieu的艺术“面对面”而“读懂”他,甚至不需要额外的解释、不需要关于艺术历史的知识,让艺术回归体验,用体验启发认知。



1959年,乔治·马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前夕,于里约热内卢体育场进行画布准备工作。©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这样的艺术某种程度上就像人类天生共有的语言,能够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种种限制,它不需要被翻译,也不存在标准的口音和习惯用语,它是关于人的感官和心灵的。这也是为什么Georges Mathieu的作品,能够影响了战后欧洲美国的艺术,并进一步开拓了绘画的边界,让绘画不再依赖于其他媒介,找到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位置,让绘画成为一种关于勇气与智慧的活动,直截了当地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最终绘画还原成为一股近乎原始的能量,能够激起人们身体中被压抑的感受与种种珍贵的品质……Georges Mathieu让绘画回归绘画,让绘画“死去”又让它“不死”。



Georges Mathieu《微小的沉默》, 约1990

©Comité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24.



纵观今日的世界,有人认为当下不是一个“好的时代”,但Georges Mathieu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自由,也展现着与不同时代的碰撞,他的艺术因其开放包容而历久弥新,艺术继“走下神坛”“踏平神坛”之后,或许对每一个当代人来说,能够具有新的意义,它抹去了对高与低、雅与俗的界定,化作一道朴素的却真切的目光,当我们看着艺术,艺术也在看着我们,当我们在看一幅画,一幅画也在回看我们,无声的沟通与连结或许能够化解人群竖起的高墙,回归到我们各自生命的投入与热爱中。







01

Georges Mathieu《巴黎,艺术之都》,1965 

这是本次展览中呈现最大画幅的作品,长达9m。巴黎城市景观被艺术家抽象为奔涌而出的黄色与红色,在如天空、海洋般的蓝上涌动。


02

Georges Mathieu《希望的必要性》,1971

红与黄的视觉斡旋在长达6m的画布上上演,在色彩与线条的指引下,向四周延展、升腾,气势如虹。



03

Georges Mathieu《对刺杀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刺客

弗朗索瓦·拉瓦莱克处以极刑,1610年5月27日,

巴黎格列夫广场》,1960 

艺术家将一个事件抽象为一种视觉语言,飞溅的血色与残暴的黑,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流淌与喷溅的颜料刻画了这一历史时刻。



04

Georges Mathieu《于格·德·帕扬创立

圣殿骑士团,1118年》,1958 

鲜艳的红色底色如同于格·德·帕扬冲锋陷阵中英勇的决心。黑色纠缠的线条与白色色块成为两种冲突的代表。



05

Georges Mathieu《向塞巴斯蒂亚诺·维尼埃致敬》,1959

画面大面积的留白如同平静的汪洋,而集中在左上角的复杂笔触交织暗示着冲突,艺术家以此向这位威尼斯海军上将致敬。




乔治·马修

Georges Mathieu


2024.8.29 - 10.27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出品

芭莎文化艺术部

Green BAZAAR Lab



总编辑:沙小荔

出品人:董云燕|监制:徐宁

编辑:杜涵茜|撰文:殷雅迪

设计:张晓晨



合作

greenbazaar@trends.com.cn





时尚芭莎艺术
《时尚芭莎》旗下艺术时尚IP “BAZAAR ART时尚芭莎艺术”,始创于2011年的国际艺术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