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CHIO | 傅德良教授:胰腺癌的诊疗现状与未来突破

学术   健康   2024-12-02 17:30   上海  



医会医言-对话傅德良教授
2024年11月14-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古城西安盛大召开。

会议期间,【医会宝】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傅德良教授分享了胰腺癌的诊疗现状与未来突破。









 本 期 特 邀 嘉 宾 

⬇点击下方视频⬇

一键解锁傅德良教授的完整采访内容

Q1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生存率极低的恶性肿瘤。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我国胰腺癌的诊疗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生存率极低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呈现上升趋势。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已接近全球第十位,而死亡率则位列第六,反映出这一疾病的严重性。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胰腺癌新发病例约占全球的约25%,这使得国内从事胰腺疾病的医疗专家面临巨大的诊治压力。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通常较为困难,主要因为其早期症状隐匿,且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约40%至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这使得胰腺癌的治疗更具挑战性。同时,胰腺癌的治疗效果较差,与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相比,治疗效果更为有限。


因此,当前胰腺癌的主要挑战在于早期诊断的困难以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希望未来能通过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和新型药物的研发,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改善其预后,为其长期生存带来新的希望。



Q2

手术治疗是胰腺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案。在您的临床经验中,是如何根据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生物特性,来制定个性化和全程化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

总体来说该研究应该说是国际上第一项随机临床实验,填补了空白。我相信未来的指南也会引用,也希望这个研究能够改变中国当前普遍还在使用延长抗凝的现状,能规范参照指南,目前在欧美国家延长抗凝治疗的比例非常低,更符合指南。希望RIGHT研究能起到推动作用,规范国内延长抗凝,避免常规尤其是大范围应用。


手术治疗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手段,尤其对于那些早期发现、没有转移的患者,根治性手术仍然是首选治疗方式。然而,由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难度大,大约7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局部晚期或存在远程转移,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仅占25%-30%。因此,基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来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胰腺癌的不同生物学特性,我们通常将患者的肿瘤分为四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可切除型胰腺癌:这类患者的肿瘤局限且未侵及血管,早期发现且未发生远处转移。对于这类患者,采取积极的根治性手术,除了切除肿瘤外,还需进行淋巴结清扫,通常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期(OS)。

(2)交界可切除型胰腺癌:这类患者的肿瘤可能已经侵犯到周围的血管,尤其是门静脉系统。对于门静脉有累及的患者,现代外科手术可以通过联合切除受侵血管并重建,来实现根治性手术治疗。这类手术的成功率较高,通过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且可达到与无血管累及患者相似的生存效果。

(3)局部晚期胰腺癌:对于那些肿瘤已经侵犯到周围主要大血管(如肝动脉、腹腔干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患者,目前的手术治疗仍然存在争议。通常,针对这类患者,会采取新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再评估是否能够进行手术治疗。新辅助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或控制肿瘤生长,为手术创造条件。新辅助治疗的方案的制定,常常基于胰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基因的突变和肿瘤的微环境改变。

(4)晚期胰腺癌:对于已经处于晚期的患者,手术治疗基本不再适用。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化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以及综合治疗方案。尽管当前药物治疗的效果仍不理想,但近年来有许多新药的研发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希望。对于一些患者,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基因突变、免疫状态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来个性化调整,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总结来说,胰腺癌的治疗策略应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并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Q3

胰腺癌作为难诊难治的恶性肿瘤,您认为未来的诊疗趋势是什么?有哪些前沿研究方向或突破性技术,有可能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胰腺癌作为一种诊断困难且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当前的治疗方法和生存期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胰腺癌的诊疗趋势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结合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或许能够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1)高危人群筛查与早期诊断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当前五年的生存率大约为8%-10%,但其差异性较大。提高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史的患者、曾患有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囊性肿瘤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尤其是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这部分人群的胰腺癌发病率也高于正常人群。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医学科普、以及定期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胰腺癌,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筛查时建议做腹部的增强CT或者磁共振MR检查。

(2)多学科合作与个性化治疗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依然以手术为核心,但手术的适用范围有限,因此多学科合作(MDT)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围绕着手术治疗展开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此外,个性化治疗是未来治疗胰腺癌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肿瘤的分子特征、基因突变、免疫状态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

(3)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

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胰腺癌的基因突变、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机制等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例如,胰腺癌中的基因突变和特定的分子标志物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方向。未来,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肿瘤特性进行精准治疗将成为可能

(4)免疫治疗的突破

胰腺癌被称为“免疫沙漠”,因为其肿瘤微环境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有效反应,使得现有的免疫治疗效果较差。然而,近年来免疫治疗的进展给胰腺癌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研究者正在探索通过联合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化疗等手段,激发患者免疫系统的反应。一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疫苗等新兴治疗方法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5)靶向治疗与新药研发

靶向治疗和新药研发仍是胰腺癌治疗的研究重点。近年来,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显著,许多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正在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联合用药、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结合等新策略,有望突破胰腺癌的治疗瓶颈。与此同时,缓释制剂、靶向药物的个性化剂型等新药物的开发,也将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6)肿瘤疫苗与免疫靶向治疗

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胰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通过开发有效的肿瘤疫苗,可以激发体内的T细胞反应,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力。此外,免疫靶向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的应用也有望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尽管免疫治疗面临不少挑战,但未来这一领域的突破可能改变胰腺癌的治疗格局。

(7)总结

胰腺癌的治疗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未来的治疗将更加依赖于精准医疗、多学科合作以及新技术的创新。加强早期筛查、高危人群的关注、肿瘤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靶向药物的开发,都是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所在。虽然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未来胰腺癌患者有望迎来新的治疗曙光。

本期采访专家详细介绍


傅德良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外科 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胰腺癌诊治中心主任 

复旦大学胰腺病研究所  所长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胰腺疾病专委会 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肿瘤学分会胰腺肿瘤多学科专委会 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胰腺肿瘤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胰腺学组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胰腺疾病分会副主任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快速康复学组 副主委

声明:本文由医会宝编辑部根据傅德良教授采访内容整理仅用于交流学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致:读者朋友

为了不让大家错过医会宝肿瘤视界

每个工作日17:30推送的医学知识和前沿资讯

下面教大家如何第一时间接收到我们的推文:

点击文章开头上方“医会宝肿瘤视界”→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加上星标

这样就不会找不到我们啦!

医会宝肿瘤视界
医会宝旗下肿瘤领域的垂直新媒体,传播分享肿瘤前沿资讯、最新指南、诊疗知识、热门课程及会议,规范肿瘤诊疗,致力成为国内肿瘤领域的专业医学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