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据统计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2.3%~98.2%,病灶局限于甲状腺内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99.90%,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为54.70%。
其主要病理类型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甲状腺嗜酸细胞癌和低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95%以上。
大多数DTC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进展缓慢、预后较好,约90%的DTC处于低风险状态,而这些低风险DTC患者10年的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高达95-100%。对于复发风险而言,低风险DTC患者的复发率为1%-5%。
图1. 图源:摄图网
哪些是低风险的甲状腺癌?
根据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WHO)甲状腺肿瘤分类,低风险肿瘤包括: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NIFTP)、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FT-UMP)和透明变梁状肿瘤(HTT)、包括直径≤1cm的低风险PTC,以及非浸润性包裹性乳头状RAS样甲状腺肿瘤。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对甲状腺癌的 TNM 分期标准,所有I期和II期的 DTC均属于低风险,主要包括无远处转移、也无甲状腺外侵犯或仅侵犯带状肌的患者。
图2. 图源:摄图网
主动监测or手术切除?
对于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传统治疗方法即全部或部分切除甲状腺,包括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直径<1cm)或者更大的乳头状癌。手术切除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移除肿瘤组织,达到根治的目的。
然而,手术也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且术后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进行内分泌抑制治疗和替代治疗。
为避免过度诊断,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指出:
对于最大直径≤1cm 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对于PTMC,若无远处转移、无甲状腺外侵犯、无家族史和颈部放射史,积极监测是可行的;若选择手术,则行甲状腺叶切除术。
对于直径>1cm的 DTC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日本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年龄<40岁是PTMC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年龄>60岁的患者比年龄<60岁的患者进展更缓慢,更适合进行主动监测而非手术治疗,而所有年龄的患者在进行主动监测后,都有机会进行挽救手术,且不会影响长期预后。
总之,目前没有针对低风险DTC的主动监测与甲状腺手术进行比较的随机头对头试验,并且与甲状腺手术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评估低风险DTC手术的获益与风险。
当前,对于不愿进行手术,但又担心主动监测可能进展的患者,若直径<1.0cm、无隐匿淋巴结转移、无贴近包膜(距离>2mm)、细针穿刺活检(FNA)证实为乳头状癌、单发结节、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肺疾病的微小低危型甲状腺癌,也可以采用微创消融进行治疗。
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是否需要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碘131)治疗已在甲状腺癌治疗中使用了数十年。以往的研究显示,在甲状腺癌患者中,放射性碘能够改善无复发生存和总体生存期。然而,对于大多数处于I期、风险低于2%的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碘131治疗仍存在争议。
近日,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IF:44)上发表了Sophie Leboulleux博士领导的ESTIMABL2试验的最新5年随访结果。这项前瞻性随机III期试验比较了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甲状腺切除术后不进行碘131治疗与进行碘131治疗的疗效。
研究从2013年5月至2017年3月共纳入776名患者,82.7%为女性患者,17.3%为男性患者,中位年龄为52.9岁。
患者主要为PTC(n=744,95.9%),pTNM分期为pT1bN0和Nx(n=629,81.1%)。这些患者均接受了全甲状腺切除术,且术后颈部超声检查未发现可疑。
患者随机分配到无放射性碘组或放射性碘组(术后给予1.1 GBq-30 mCi碘131)。随访包括在甲状腺素治疗期间,每年测定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以及在奇数年份进行颈部超声检查。
研究定义的“事件”包括碘131全身扫描显示异常摄取、颈部超声检查异常、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升高、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滴度增加或出现,或这些定义的组合。如果两组中无事件患者的比例差异不超过5%,则认为非劣效性成立。
经过5年的随访,在698名可评估的患者中,两组无事件发生率都非常高。未接受放射性碘组的无事件发生率为93.2%,放射性碘组为94.8%,差异为-1.6%,显示出非劣效性。事件包括结构或功能异常(11例)和生物异常(31例)。
图3. 随机化后5年内未发生事件的患者比例;图源:文献[3]
在随机化和初始治疗后,每组有11名患者接受了后续治疗(手术伴碘131治疗)。研究还发现,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1ng/mL、年龄在55至60岁之间、滤泡性组织学类型和较大的肿瘤是事件的预后因素。
图4. 随机化后5年内发生的事件数量和类型;图源:文献[3]
研究表明,在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中,未接受术后碘131治疗与术后碘131治疗相比,在5年内的事件率(包括功能性、结构性和生物性事件)为6.0%。如果仅考虑结构性事件,这一比率甚至更低,为1.1%。
另外,即使在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中,也可能发生事件,这强调了在没有碘131的情况下,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可以可靠地解释,并且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升高频率低于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升高。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术后不进行放射性碘131治疗的情况下,低风险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并不高。因此对于低风险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无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志艳, 觉道健一. 第五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中低风险肿瘤的解读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48) : 3806-3810.
[2]杨洋,时立新. 对低风险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管理的思考[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4):265-268.
[3]Leboulleux S, Bournaud C, et al. Thyroidectomy without radioiodine in patients with low-risk thyroid cancer: 5 years of follow-up of the prospective randomised ESTIMABL2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4 Nov 22:S2213-8587(24)00276-6.